寫在前面
前幾天看新聞,說2024全國婚姻登記610.6萬對,比上年減少157.4萬對,創下了1980年以來的新低。看到這樣的新聞難免要嘆一口氣,這也是我決定發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結婚看上去是嚇人的,實際也確實蠻嚇人的——但婚姻也有實實在在的美好的那一面的。
熟悉我的讀者朋友都知道,本號寫了10年+,不太放照片的。一下發這麼多,真是內心掙扎了好久

。
……就希望我們走過的這十幾年,能對年輕人有一些些鼓勵吧。
我和楊先生都是1985年生。
我們有好些共同的同學朋友,但我們倆直到2007年經同學介紹才認識。

(2007網上加好友的時候交換了照片,彼此都覺得對方不是自己的菜)

(照片是2008年在八佰伴樓上拍的,滿滿的年代感)
2009年我從律所辭職,因為加班太多,天天心累得不行,決定此生不再做商事非訴訟了(哈哈哈)。
老闆很震驚:“你要去哪裡?”
我和老闆說:“我要去結婚了。”
就這樣,也沒有什麼深思熟慮,2009年,辭職一個月,我們領證了。那時候上海已經很少有人這麼早結婚了。

(領證前一天很隨意地跑去王開照相館拍的結婚照)
我不是那種脾氣很好的小姑娘,我們的生活和“歲月靜好”、“相敬如賓”這些詞也沒有什麼關係。
領證以後,從拍婚紗,準備婚禮,裝修房子,蜜月旅行,一路都在吵吵鬧鬧。


(婚紗照在上海音樂廳拍的)
2011年生了老大。

(照片攝於老大的雙滿月宴)
2014年生了二胎,換了新房子。

(我們在這套房子裡住了整整8年)
這段時間裡,其實我們還算是一個畫風很正常的二胎小家庭,有兒有女,也都很滿足了——當然,大家對畫風正常的理解可以不一樣。哈哈哈。


(照片攝於2016年,感慨這個地方已經拆掉了)

(2017年生完老三在產房)
那時候事業還是很順。2018年我升了合夥人。
2018-2019那兩年,我們也常常帶娃出去旅行。

(2018年重遊京都)
2020年,一下子世界都變了。
2020-2021兩年,雖然也在努力工作,但總感覺時間好像被偷走了。
2021年我生了老四(見《記孕期的一件小事》、《有四個孩子是什麼感受呢》等文)。

(2021年我生日,合影留念)

(2022年照片是一點看不出來抑鬱)
2023年發現我們原來的結婚證掉了。然後我們又重新去拍了照片,補領了結婚證,四捨五入感覺重新結了一次婚一樣。


(選照片的時候選了一張不笑的,攝影師差點昏過去。但我覺得結婚就是很嚴肅的事情,幹嘛要笑得張牙裂嘴的。哈哈哈哈。)

(老五一下子就長大了)
看到這裡,楊先生忍不住了。他質疑:“為什麼你選的照片裡,我都這麼醜的。”
這個我們有一說一,主要怪攝影師。另外本人作為外貌協會會長,也要客觀替他說一句,楊先生長得是帥的,顏值肯定是比我高的。
發一個楊先生和我解釋本地話裡“鯽魚湯”和“甲魚湯”的區別的影片,證明一下他仍然顏值線上,高度能打。
一晃就來到了2025年。
想想,我們已經結婚多少年了?但我們真的還是在吵架,前幾天還吵了一場大的。
然而這麼多年下來,不能否認的是,楊先生對我確實是很好的,每天晚上還會給我做夜宵吃——所以也請不要問我為什麼瘦不下來了,哈哈哈。

(昨天楊先生做的愛心夜宵)
我們都在吵什麼呢?一兩句好像也說不清楚,因為真的是各種事情都可以吵,哈哈哈。剛剛結婚那幾年,半夜裡吵到打電話給人家評理的事情都有好幾遭。想想這個公眾號也開了10年,辛苦讀者朋友也被迫看我們吵了10年。
所以啊,看人家照片都是很美好的,但是大家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
我知道會有人說,“你們還在一起是因為你運氣好”。emmm,這要看你怎麼來理解了,如果說婚姻的經營不單單是倚靠自己的能力,我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我們吵成這樣,至今還在一起,是因為👆祂真的幫我們好多,讓我們在婚姻裡彼此磨練,也都成長成了更好的人。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說,不是說兩個人要100%契合,關係要100%完美,從來不吵架,挑不出毛病,才可以結婚的——吵吵鬧鬧的情侶,也是可以下定決心牽手走到最後的。
所以,回到開頭。
英年早婚吵吵鬧鬧的我們後來怎麼樣了?
還在吵

。
還挺好

。
最後,放一張我和楊先生的第一張合影,只記得是我們一起坐地鐵的時候拍的。

(過去的手機照片畫質也就這樣了)
願我們都好好的。
願大家也都好好的。
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