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高開瘋走”,爆火背後的三重秘密

(中美大洗牌,DeepSeek與馬斯克變革,樓、股、匯率、黃jin未來走勢如何?普通人如何規避風險、抓住時代紅利?點選上方預約S博士週三晚直播間,一起互動答疑~
作者|嵐煙
編輯|暴雨
“給——我——破!”
一部《哪吒2》到底打破了多少歷史紀錄?包括並不限於:
全球單一市場票房最高的電影
國內影史票房第一名
內地影史觀影人次冠軍
內地影史動畫片票房冠軍
……
據上游新聞統計,截至2月10日中午,《哪吒2》已打破96項影史紀錄,指數級的“高開瘋走”也讓人好奇它還有多少潛力,畢竟還有10幾億國人還未看過(觀影人次近1.7億),還有一堆準備二刷、三刷的人,還有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而在最新預測中,《哪吒2》的票房將達到142.5億,登頂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哪吒2》現象級爆款背後,隱藏著三個轉變,那才是它真正的“魔力”所在。

電影院不講“潛規則”了

造就“哪吒現象熱”的第一道“魔力”,是史無前例的院線超高排片率。
大年初七,《哪吒 2》排片佔比直接飆升到了47.5%,其他影片則大跳水,票房表現最差的《蛟龍行動》僅剩 5.2%。
河南鶴壁,一電影院一天排了88場《哪吒2》,平均10分鐘一場,高峰期更是5分鐘一場。
安徽安慶,一縣城影院《哪吒2》的排片率達到70%,黃金時段每個小時有兩場,一天31場,哪吒排片就有18場左右,高峰期6個影廳中有一半都在放映該片。
縣城影院更是為了接住《哪吒2》的潑天富貴“各顯神通”。辦公椅、板凳被臨時搬出來做“座位”,有影院甚至推出了“無座票”,部分影城經理租了當地的大會堂,請工人連夜加班,臨時改裝成電影院對外售票,可謂“毛坯的商場,精裝的電影院”。
據媒體報道,河南周口一家原本冷清到瀕臨倒閉的電影院,因為《哪吒2》開始人聲鼎沸,影院通道被擠得水洩不通,排隊人群從3樓蜿蜒到1樓停車場。商場老闆含淚拍下影片:“哪吒讓我少虧200萬!”
即便如此,《哪吒2》排片依舊緊張,想要搶到黃金視野的位置,得提前幾小時開始搶票。
如此誇張的“哪吒熱”,已經讓一些人開始發出“不一樣”的聲音,是的,竟有人呼籲《哪吒2》下線,給其他電影排片上桌分蛋糕。
說這話的人可能沒有意識到,中國各大電影院排期的遊戲規則變了。
過去,電影排片率影響因素除開核心排映產出比外,還受排片費用、官方因素、片方資源等影響。
尤其是排片費用,是決定排片率一個關鍵因素。
為了使影片能夠取得更好的票房成績,不少片方會加大在發行環節的投入。據相關人士爆料,像博納自家的影院,首日安排 1 場排片的費用大約是 1000 元,投入約 7 萬元,能獲得 4 – 5% 的排片比例(2021 年)。而國內規模最大的院線萬達,排片費用的起談價至少為 50 萬元。像春節檔這樣的重要檔期,對於那些製作規模大的影片,排片費甚至可能高達數千萬元。
像萬達這樣的“巨無霸”,本身就掌握著全國最大的院線,同時又有像五洲這樣傳統強勢的發行公司協助,再加上可以利用旗下製片公司未來其他電影專案的合作作為籌碼,同電影院協商排片率時自然會擁有更多的空間,比如《唐人街探案3》和《唐探1900》背後都有萬達的身影。
因而,今年春節檔初始,大年初一,《哪吒 2》《唐探 1900》《封神第二部》霸榜排片前三,每部都還拿到近 20% 的排片場次 。而河南、安徽等地出現了“偷票房”的情況,比如連續兩天沒有排片《哪吒2》,而是《唐探1900》。
可是,《哪吒2》真的太火了,電影院一算賬,集體掉頭向“錢”看齊,不再顧及排片潛規則,也不管行業內的人情世故,把更多的熒幕給了《哪吒2》。
在影院一邊倒的支援下,才有了《哪吒2》像燎原之火越燒越旺。燈塔研究院《2025年春節檔電影市場洞察報告》顯示,《哪吒2》的票房貢獻率達到了51%,是近十年首次有影片在春節檔的票房貢獻突破一半。
某種程度上,哪吒拯救的是陳塘關老百姓,《哪吒2》救活的是小城影院,以及中國電影。
畢竟剛剛過去的2024年,中國電影票房遭遇“滑鐵盧”。年度票房以425億元收官,比2015年的440億還低,票房同比下降22.66%,觀影人次從13億人次降到10億人次。
導演陳思誠對此曾評價:“中國電影有一條票房紅線,如果年產票房達不到480億,70%的影院就有可能要倒閉。”
難怪知名策劃人譚飛大聲呼號:守住春節檔事關中國電影存亡!
而此次春節不僅守住了,還造就了“歷史最強”春節檔。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2月4日)總票房達95.10億元,觀影總人次1.87億,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次雙破紀錄。

贏者通吃的利益格局

第二道“魔力”,是《哪吒2》電影本身的高質量輸出。必須清醒意識到,不是中國電影又行了,也不意味著電影危機過去了,因為行的只是《哪吒2》。
首先,《哪吒2》自身質量過硬,特效製作、角色塑造精良。
此次春節檔是難得一見的IP大戰,原創缺席,五部續作,一部魔改,但從結果看,卻並未呈現出“群雄爭霸”的局面。
《哪吒2》“一枝獨秀”的背後,是長達5年的製作耗時,背後4000多名動畫從業者與138家國內團隊提供技術支援。集行業之力託舉下,《哪吒2》較第一部就有了“質”的飛躍,《哪吒2》的角色數量是《哪吒1》的三倍,僅特效鏡頭就超過上一部全片的鏡頭量。
據貓眼釋出的《2025 春節檔資料洞察》,《哪吒2》在製作和劇作各項指標所獲得的評分同樣超過前作。在劇作方面,劇情被提及的頻率相比前作增長了一倍。
《哪吒2》更可貴的,或許就是因為它足夠簡單、足夠炫,老少皆宜,讓所有人都能在“戲臺”下享受一段表演。有網友說:“進到放映廳坐下那一刻,再起身,彷彿只是過了5分鐘。這部電影是140多分鐘,完全沒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已經沉浸到那個世界裡了”。
同時,《哪吒2》精準擊中了中國人最深層的情感密碼:
叛逆的哪吒從一開始不好意思擁抱母親,到後來母親即使在他渾身是刺時仍盡力擁抱他,申公豹為維護家族榮譽暗中庇護弟弟,李靖的沉默守護暗含父愛如山,東海龍王對敖丙從掌控到放手的轉變……
在“斷親潮” “原生家庭創傷”等社會議題發酵的當下,“閤家歡”性質的《哪吒2》提供了溫和的治癒方案。
根據貓眼研究院釋出的《2025年春節檔電影資料洞察報告》,3人以上觀影比例今年春節檔達到了31%,遠高於往年,而《哪吒2》單片達到了33%。
最後,也離不開同行襯托。
《哪吒2》在豆瓣的初始評分就超過了 8 分,而且後續評分還實現了上漲,而其餘影片從一開始評分就基本都在 7 分及以下,在口碑評價上存在斷層級別的差距。
口碑過早地分出勝負,也進一步導致了檔期中後段《哪吒2》票房的 “虹吸效應”。
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整個春節檔內,《哪吒2》35.4%的排片佔比貢獻了50.8%的票房佔比,其他五部影片均出現票房佔比與排片佔比“倒掛”的情況,即票房佔比低於排片佔比,其中《蛟龍行動》排片佔比最低僅6.2%,票房佔比更低僅2.8%。
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朋友圈
未來,這種贏者通吃的利益格局將進一步強化,“好片”與“爛片”將更涇渭分明。

爽片的勝利

《哪吒2》成功背後隱藏的另一條暗線,是公眾情緒對於集體主義敘事的脫敏。
此前票房之王,常常是軍事戰爭題材:
2017 年《戰狼 2》拿下 56 億票房,
2021 年《長津湖》以 57 億登頂(這一年也是國內股市樓市的最高點),
2022 年 2 月《水門橋》獲得 40 億票房。
但高歌猛進的軍事戰爭片在2023年後逐漸顯露疲態。2023年國慶檔上映的《志願軍:雄兵出擊》獲得8.63億元票房,2024年國慶檔上映的《志願軍:存亡之戰》獲得12.06億元票房,票房增速明顯放緩,也未能複製《長津湖》的社會效應。
而一直宣發強調臺詞保密、不讓外籍演員看到的《蛟龍行動》,在一開始的預售競爭中,就被其他對手甩在身後。觀眾也都非常貼心,不去看替劇組“保密”,截至2月10日11點,其票房只有3.52億元。
與之相對,是爽片越來越炙手可熱。《2024中國電影觀眾變化趨勢報告》顯示,觀眾需要足夠吸引眼球的故事、極致的情緒釋放、強話題共鳴的電影。其中,題材與故事的吸引力、視效特效的衝擊感、精彩刺激及爽感均為觀眾觀影的主要動機。
2024年,票房表現出色的《默殺》、《周處除三害》等也都是大尺度暴力爽片,其中,《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和《周處除三害》都出自3月冷檔期。
而《哪吒2》無論從特效還是劇情,都給觀眾帶來了極致的爽感。從《哪吒1》到《哪吒2》誕生的金句就可見一斑: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轉這乾坤!
我乃吒三太子,能降妖來會作詩。今日到此除奸惡,爾等妖孽快受死。
為什麼“爽片”總能勝利?
對“逆襲”、“勝利”、“狠狠贏一場”的情節渴望背後,呼應的是某種龐大又模糊的集體情緒,是個體苦苦奮鬥而無所獲、階層躍升通道越來越收窄,大家渴望重新洗牌的心理慾望。
為什麼《哪吒2》讓人熱血沸騰,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對不公平規則的“憤怒”,更有心中不甘平凡的“吶喊”。每一張《哪吒2》的電影票,都是觀影人向現實世界發出的“檄文”。

參考資料:

1.vista 看天下:哪吒讓全國電影院忙成牛了,“加座位破得像上世紀、票敢賣80一張”
2.鳳凰WEEKLY:哪吒票房「影史第一」,誰是最大贏家?
3.極目新聞:《哪吒2》爆火下的縣城影院:排片率超70%仍一票難求,有觀眾建議賣站票。
4.毒眸:95億春節檔的“虹吸效應”:《哪吒》如何改寫中國影史天花板?
5.不散:影院怎麼排片?它們說了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