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暴漲,這家晶片企業市值達到萬億美元!但更關鍵的是什麼?

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什麼才是泡沫?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最近,一個黑馬晶片企業——博通(Broadcom)異軍突起,其股價在連續兩日的飆升後,市值一舉突破萬億美元大關,成功超越臺積電,成為全球第九大市值的公司。
這一成就主要得益於博通季度財報的亮眼表現,其中AI業務的收入在過去一個季度中增長了220%,達到122億美元。市場普遍認為,這一增長來自於博通的“XPU”晶片以及乙太網網路產品的成功。
博通CEO,霍克·陳(Hock Tan)(居中),在總統活動上進行演講
因此,有不少分析員驚呼,踏破鐵鞋無覓處,原來英偉達的真正挑戰者是博通!於是,有些投資者也就一股腦的跟風衝了進去。
然而,我覺得有必要提醒大家,博通未來業績是會不錯,但還很難威脅到英偉達的領先地位,甚至可以說它們不是在做同一類產品。
博通所謂“XPU”晶片,並不是什麼新產品,而是博通與谷歌、亞馬遜、Meta等科技巨頭合作開發的ASIC晶片。
對於全球風口的讀者以及前哨科技特訓營的學員而言,ASIC晶片早已不是新鮮事了。
ASIC晶片,全稱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即特定用途積體電路,是一種專為特定應用或任務設計的晶片,具有效能高、功耗低、體積小等優勢,但侷限性也很明顯,只能用於處理特定任務。
就像今年7月我們所報道的Sohu晶片,當時一經發布便引起業界的震驚,因為一臺搭載8塊Sohu的伺服器效能可媲美160塊英偉達的H100晶片,相當於速度快了整整20倍!於是,頂著英偉達顛覆者的光環,Sohu晶片的母公司Etched也順利獲得了1.2億美元的融資。
但要知道的是,Sohu晶片的高效能是因為設計者將Transformer架構燒錄到了晶片裡,這意味著Sohu晶片只能用於Transformer推理這一特定任務。就好像一個只會切土豆絲的人,雖然土豆切得很好很快,但是完全切不了別的東西。
同樣的,博通的“XPU”也是如此,只能勝任某一類特定工作,尤其是進行AI大模型的推理。
所以,可以看出,博通很難和英偉達競爭,英偉達的GPU具有更高的相容性,不僅可以用於AI大模型的推理,還能用於AI大模型的訓練,更關鍵的是,還能勝任未來的絕大部分AI計算工作。目前,英偉達的最新晶片B200仍然是各大科技企業眼中的搶手貨,可謂“一卡難求”。
博通“XPU”
但是,我要強調的是,英偉達牢牢佔據主流地位,並不意味著博通的AI業務增長只是個曇花一現的偶然現象。
隨著AI浪潮的興起,全球資料中心的需求激增,而英偉達的晶片供應卻受到了臺積電先進封裝產能的限制。但是,各個科技巨頭在“FOMO”情緒(Fear of Missing Out)的驅使下,仍在爭先恐後的加大資本開支,加快資料中心的建設。
在此背景下,博通採取了更為靈活的策略,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晶片定製。這種定製化的服務尤其受到大企業的青睞,因為它們可以獲得專屬於自己的晶片解決方案。這不僅為博通帶來了可觀的業務來源,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科技公司的燃眉之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博通從網路產品起家,在乙太網交換機和寬頻通訊裝置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例如,博通的最新乙太網交換晶片(StrataXGS Tomahawk 4),擁有高達400Gbps的傳輸速度,可以滿足雲計算、AI和大資料分析等領域對頻寬的高需求。
因此,博通在資料中心市場中早已佔據了重要地位,甚至還與英偉達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許多使用英偉達晶片的資料中心,仍需依賴博通提供的高效能交換機、網路介面卡等關鍵產品,以確保GPU與儲存系統之間高速的資料傳輸。這些產品在AI模型的訓練和執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博通帶來了持續的業績增長。
AI資料中心
當然,今天我們專門對博通進行分析,並不是推薦大家購買其股票,而是希望藉此機會探討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如何判斷什麼是真正的潮流,什麼是短暫的泡沫。
有些浪潮伴隨著巨大的泡沫,產生了響亮的噪音,但很快便煙消雲散;而有些浪潮則不同,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也有可能產生一些泡沫,但在泡沫破滅後,這些浪潮仍然會慢慢地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更為關鍵的是,真正的潮流往往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帶來第二波、第三波乃至更多的後續浪潮,共同推動一個大趨勢的形成。
正如在當前的AI浪潮之中,需要大量的資料中心支援快速增長的計算需求。最初,資料中心主要依賴英偉達的GPU來搭建,形成當前的這一波潮流。但隨著GPU供不應求、以及在未來資料中心足夠多的時候,人們就會考慮採用一些GPU的替代品,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從而產生第二波潮流,讓博通以及各類專注於ASIC晶片的公司受益。
而且,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還有新的潮流不斷催生。
應用的第一波潮流是以OpenAI為代表的大模型平臺,現在各大軟體供應商、SaaS公司以及像甲骨文這樣的IT企業正在積極轉型,將AI融入其服務中,形成了第二波潮流。它們憑藉自身擁有的使用者基礎和資料生態系統,能開發和部署具有更深刻見解和更個性化體驗的AI模型。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還將湧現第三波、第四波乃至更多的AI潮流。
這些潮流不再侷限於硬體企業和大平臺公司,也是創業者以及中小型企業展現自身創新性的機會,甚至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所以,我們越來越堅定地相信,人工智慧是潮流,不是泡沫。如何順應潮流、把握機遇,值得我們每個人持續關注並深入思考。
最後,做個廣告,在昨天的特訓營直播課程中,我還對明年的科技趨勢進行了預測,如果你感興趣,歡迎前來學習探討,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更多詳細的產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訊號,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點選加入學會用AI為你工作(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全球消費電子展,王煜全與你現場看未來(掃碼加入)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全球晶片企業市值TOP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