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大定的智界R7,貼臉競爭特斯拉

站在華為的肩膀上。
DeepSeek、宇樹科技等硬核公司快速崛起,華為等科技公司不斷突進,新能源車產業輻射全球,中國的科技公司正在釋放出強大的號召力。
在這個新興技術浪潮風起雲湧的產業時代,科技豪華才是真豪華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而浸潤在這個產業環境中的中國汽車品牌也在摧城拔寨,斬獲市場。華為鴻蒙智行旗下的智界汽車就是典型例證。
據官方傳息,智界R7已經收穫7萬個大定訂單,這是上市不到半年後實現的成績,也同時開始撼動特斯拉Model Y盤踞的電動轎跑SUV市場。
智界是鴻蒙智行推出的第二個汽車品牌,由華為和奇瑞強強聯合打造。智界R7是智界品牌的首款SUV車型,目前已經推出純電版和增程版兩種動力形式的車型。
作為一款售價在25-30萬價格區間的智慧電動車,智界R7的成績,足夠震撼。因為在鴻蒙智行的體系裡,這樣的成績已經多次發生。例如,問界M9已經奪得50萬元以上的車型銷售冠軍,取代了常年霸榜的寶馬X5。
而智界R7則攻向了智慧電動車先鋒特斯拉的腹地,迫使後者的銷量主力車型Model Y進入守擂境地。
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後,特斯拉在國內的銷量就呈現勢如破竹的增長態勢。中國是汽車大國,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陣地。歷年來,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老牌造車公司,都輪番向特斯拉的市場地位發起衝鋒。
但挑戰者眾,獲利者少。所謂的“特斯拉殺手”大都淪為一句空洞的釋出會口號,難以在銷量上,撬動對方地位。
智界R7則顯然不同,其是一個集科技、產品和品牌全方位能力的強勢挑戰者,7萬個大定單,對應月銷量衝向2萬輛。而這已經是特斯拉同定位SUV車型Model Y的近一半資料。
眼下,智界R7已經成為25萬元以上中國品牌純電SUV銷量冠軍,引領鴻蒙智行第二界強勢崛起,超強純電+雪鴞增程打造雙料爆款,成為2025開年最大黑馬。
如今智界R7還在快速迭代、升級,以及用銷量積累口碑,擴大影響力。可以預見,智界R7在摘取25萬元以上中國品牌純電SUV銷量冠軍後,還將向特斯拉發起更猛烈衝鋒。
站在華為的肩膀上
作為智慧電動車的拓荒者,特斯拉的品牌認知地位已經形成。
細數過往向特斯拉發起挑戰的品牌或者產品,大都囿於智慧化技術不足和品牌羸弱。相比於智慧電動車先鋒特斯拉來說,大多數國產汽車品牌,難以創造科技嚮往感。
但這些對於華為來說,皆是強項。例如,2023年開始,華為率先在國內發起“全國都能開”的高階智慧駕駛普及。憑藉過硬的技術積累和執行力,華為將可以比肩特斯拉FSD的高階智慧駕駛技術,落地在路況更為魔鬼的中國城區道路上。
而在品牌力上,華為作為ICT技術巨擘,中國科技的領頭羊地位不言而喻。
科技力全面拉滿的前提下,在產品體驗上,華為則尤為擅長。華為終端事業群,歷經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的歷年血戰洗禮,已經沉澱出IPD等成熟的產品體系方法論。
有華為科技、產品和品牌的全面加持,在奇瑞等製造和工業體系的賦能下,智界R7已經天然擁有了向特斯拉發起挑戰的底氣。再借助華為擅長的產品塑造和使用者體驗捕捉能力,智界R7將對特斯拉Model Y,形成不留餘地的攻勢。
   “六邊形戰士“的產品力,
貼臉競爭特斯拉
科技和品牌只是智界衝進高階新能源車市場的敲門磚,而作為汽車消費品,紮實的產品力和體驗,才是智界R7的最大底牌。這也是智界R7持續獲得認可,正向滾動銷量,從而快速積累7萬個大定的長久底氣。
首先在設計上,智界R7採用溜背式設計,跳出了傳統SUV產品框架,選擇用科技、運動和年輕化風格,吸引了大量的差異化汽車消費群體。
與設計風格主打的個性化相匹配,操控和效能,也成為智界R7的產品名片。智界R7純電版搭載HUAWEI DriveONE 800V高壓碳化矽平臺,最快零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100km/h-0制動距離僅為34.7米。
同時,其搭載的華為“滿血”途靈平臺配備前雙叉臂及後五連桿獨立懸架,而且全系標配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和空氣懸架,並基於HUAWEI iDVP智慧汽車數字平臺,用AI與軟體能力將硬核機械素質發揮到了極致。
智慧技術則同樣是華為的傳統強項,智界R7配置了HUAWEI ADS 3.0高階智慧駕駛系統,首次使用基於端到端網路架構,實現更擬人化的全國道路領航駕駛。
尤其PDP決策神經網路實現了預決策和規劃一張網,實現類人化的決策和規劃。例如,變道時機的選擇和執行上,可以像類人司機一樣,靈活控制車速和轉向角度,讓換道更舒適,橫縱向加減速更加平滑。
同樣,匯入匯出高速或者城市快速路時,也能更靈活把握時機,決策更優,通行效率更高。不再像過往的技術框架下,智駕系統普遍固定提前2公里開始變道,造成長距離跟隨右側大車行駛等不佳體驗。
安全和便捷缺一不可,華為ADS 3.0還新增了全新本能安全網路,保障智駕系統的安全下限。
在動力上,智界R7的純電車型,給出了800V平臺和800公里續航的配置,不僅跑得遠,藉助800v平臺架構,還能充得快,15分鐘可以補能400公里。而超快充恰恰是被特斯拉過去多年所忽略的核心用車痛點之一。
此外,智界R7也已經推出了增程版,應對中國地域廣闊環境下的消費者需求。
從體驗上看,智界R7的增程系統,同樣在行業中給出了差異化亮點,其提供了251公里的純電續航,綜合續航達到1570km,實現了超長續航里程無憂。同時,也解決了大電池增程車的充電慢問題,配置了快充電池技術,20%-80%快充補能僅需15分鐘,續航里程可增加150公里。
而考慮到產品的能耗經濟性,智界R7還配置了可加92號汽油的增程器,結合智慧演算法最佳化,油電轉化率3.7kWh/L,WLTC工況油耗5.68L/100km,實現了低用車成本。
此外,在傳統轎跑SUV普遍存在短板的空間體驗上,
智界R7同樣進行了針對性最佳化。其沿用One-Box設計理念,長寬高分別為4956mm×1981mm×1634mm,軸距2950mm。二排腿空近一米、頭空超一米,空間體驗甚至超越特斯拉的旗艦SUV Model X。
儲物空間同樣得到兼顧,智界R7擁有837L(純電版)/796L(增程版)超大三層後備箱。純電版車型還擁有業界首發電吸電彈前備箱、創新的後排雙抽屜儲物空間,讓出行儲物更添樂趣。
也就是說,智界R7擁有轎跑車的造型,也同樣擁有傳統SUV的空間利用率。
“既要又要”,是好產品的標準素養。兼具操控和效能的同時,智界R7還實現了豪華舒適“大滿配”,給到了副駕零重力座椅、冷暖箱Minibar、電動遮陽簾等越級舒適配置。
後來者挑戰先行者,路徑選擇從來不多,唯有在技術、產品和體驗上實現全面趕超。智界R7正是這樣的“天選之子”,在華為和奇瑞的雙重加持下,在中國的產業土壤中,呼之而出。
  死磕與挑戰,
將“賽馬”進行到底
特斯拉Model Y所在的20萬-30元市場區間,有每月至少5萬輛的智慧電動車銷量規模,但在過往,少有優質的智慧電動車供給。
而智界R7顯然憑藉不留死角的產品理念,成為那個強力挑戰者,開始攻入特斯拉的核心陣地。
從路徑來看,智界R7採用了經典的“賽馬”策略。即在品牌和科技力不輸的情況下,給出更高的配置,更豐富的能源形式選擇,如“雙800”平臺,高達1570公里續航的智慧靜音增程系統,豪華舒適滿配的座艙體驗,以及已經全面交付、快速迭代的高階智駕系統。
特斯拉也在迭代,但從改款Model Y的配置來看,已經陷入“守成者”的典型境地。受限於過往的平臺架構,電池電量、續航等核心配置,只能做小幅升級。
中國無疑擁有全球頗為豐富的智慧電動車產業沃土,電池技術在實現快速更新,800V架構,5C快充,低溫域的適應性等能力,都在逐年迭代和上車。
而智慧化,更是日新月異,“全國都能開”的智駕開城戰剛告一段落,就進入“端到端”智慧技術比拼。
乃至今年,華為已經率先發起“L3自動駕駛”的技術衝鋒。尊界車型上,華為已經展示了多重冗餘的智慧駕駛硬體配置,為L3自動駕駛埋下基礎。
這些技術,也都將在智界、問界等品牌上覆用。
同時,DeepSeek等AI公司的湧現,也將從人工智慧源頭技術上,持續給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輸入養料。
在這些技術產業催動下,智界R7乃至中國汽車品牌正在快速迭代。
就在剛剛公佈的工信部新車公告顯示,智界R7又將迎來產品升級,其增程系統將搭載電量更高的增程系統,可支援純電續航里程突破300公里。這將會進一步吸引更多的電動車消費群體。
同時也可以預見,華為高階智慧駕駛、鴻蒙座艙在今年的升級,也都將同步落地在智界的車型上。
在華為的科技力和產品力護航下,智界只要沿著“賽馬策略”,持續出牌和進行產品迭代,超越特斯拉,收穫銷量碩果,將不再有懸念。
智界是華為鴻蒙智行的第二品牌,其面向年輕化市場的定位,註定其將成為鴻蒙智行體系裡的銷量主力,也是鴻蒙智行衝擊高階汽車市場的規模化基石。
如今,智界R7斬獲超7萬個大定,無疑證明了自身的產品力和市場定位。
中國的新能源車產業浩浩蕩蕩,中低價位已經迅速完成普及,但是高階車市場,則未有明顯突破。
華為鴻蒙智行顯然是一個強勢入局者,智界的快速崛起,勢必將進一步助力鴻蒙智行,從BBA、特斯拉等統治的豪華車市場快速攫取份額。
只要中國智慧電動車產業滾滾向前,這場勝利或將以不可逆的趨勢快速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