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家企業擁抱DeepSeek,AI六小龍慌不慌?

 AI好好用報道
編輯:楊文
一場以DeepSeek為名的狂歡。
現在是家公司,就在跟 DeepSeek 攀關係。
不管是造車的、做手機的,還是幹教育、搞醫療的,都一股腦兒地官宣:接入 DeepSeek!
就連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這「三桶油」,也沒抵擋住 DeepSeek 的魅力。

今天一大早,騰訊文件也宣佈接入 DeepSeek-R1 滿血版。

接入後,使用者在 AI 文件助手中,選擇 DeepSeek-R1 模型即可直接使用,騰訊文件小程式、網頁版 AI 全屏頁、移動端、桌面端均可體驗。
而就在前天,微信剛宣佈接入 DeepSeek,並開啟灰度測試。
被灰度測試到的使用者可以在微信對話方塊頂部搜尋入口看到「AI 搜尋」字樣,點選進入後可以選擇「快速問答」或「深度思考」兩個選項。

實際上,截至目前騰訊旗下已有多個產品接入 DeepSeek。
2 月 16 日,QQ 瀏覽器宣佈接入 DeepSeek-R1 滿血版;
2 月 13 日,騰訊元寶宣佈接入 DeepSeek-R1 滿血版;
2 月 11 日,騰訊 AI 工作臺 ima 正式接入 DeepSeek-R1 模型;
2 月 10 日,QQ 音樂官宣接入 DeepSeek-R1,成為國內首家整合 DeepSeek 的音樂平臺;
2 月 2 日,騰訊雲宣佈接入 DeepSeek-R1,強調一鍵部署,3 分鐘呼叫;
隨著騰訊全方位與 DeepSeek「牽手」,其股價也隨之起飛。
2 月 17 日早盤,騰訊股價一度上漲至 512 港元,創下了自 2021 年 10 月 21 日以來的最佳表現。
截至上午 10 點左右,騰訊控股漲超 7.5%,市值暴增約 3200 億港元(約合人民幣 2981 億元)。

DeepSeek 的影響力還不止於此。
它更是憑一己之力,讓之前聲稱「開源是智商稅」的李廠長調轉了方向。
先是宣佈自家文心大模型開源免費:

再是百度搜索全面接入 DeepSeek。

-1-
各行各業擁抱 DeepSeek
國內正掀起一股 DeepSeek 接入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 200 家公司宣佈採用或接入 DeepSeek,涵蓋智慧硬體、汽車、傳媒、網際網路、半導體、教育、文旅、生物醫療等各個行業。

就拿雲廠商來說,早在 1 月底,微軟、英偉達和亞馬遜等海外頭部雲廠商就率先擁抱 DeepSeek,隨後,華為雲、騰訊雲、百度智慧雲和阿里雲等國內雲廠商緊急跟進。
國內一眾手機廠商同樣反應積極。
2 月 5 日,華為在純血鴻蒙系統中的小藝 App 率先上架了 DeepSeek-R1 智慧體測試版,短短 5 天后測試版升級為正式版,新增了「聯網搜尋」功能。
2 月 8 日上午,榮耀宣佈正式接入 DeepSeek。榮耀手機系統版本 MagicOS 8.0 以上使用者,只需將 YOYO 助理升級到最新版本,即可與 DeepSeek-R1 進行流暢對話。
同日下午,OPPO 也宣佈將在其即將釋出的新款旗艦機型 Find N5 上接入 DeepSeek,使用者可透過語音喚醒使用。
緊接著,星際魅族、努比亞、vivo 等多家手機廠商也相繼宣佈接入 DeepSeek。
此外,國內車企也紛紛與 DeepSeek 合作。
自 2 月 6 日起,已有近 20 家車企及品牌宣佈在智慧座艙或 AI 運營領域與 DeepSeek 完成深度融合,包括吉利、奇瑞、東風、長城等自主車企,一汽大眾、smart 等合資企業,以及零跑、智己、極狐等造車新勢力。
不過有網友質疑,當前車企與 DeepSeek 的合作多是為了蹭波流量。
-2-
AI 六小龍作何反應?
DeepSeek 的熱度持續上升,這讓外界也更加關心 AI 六小龍的反應。
截至目前,已有三家將自家產品接入 DeepSeek,分別是零一萬物、階躍星辰和 MiniMax。
2 月 11 日,零一萬物宣佈其海外 AI 應用 PopAi 接入 DeepSeek-R1 模型,提供深度思考和聯網功能,網頁版和 App 均已上線。

PopAi 連結直達:popai.pro
2 月 16 日,MiniMax 海外網頁版 MiniMax Chat 也已接入 DeepSeek R1,限時免費體驗,不過暫不支援聯網搜尋,只有 MiniMax-Text-01 支援聯網搜尋。

MiniMax Chat 連結直達:chat.minimax.io
同日,階躍星辰旗下的「躍問」網頁版也悄咪咪地接入 DeepSeek,可免費體驗,支援深度思考、搜尋、上傳檔案。

躍問連結直達:yuewen.cn/chats/
此前,階躍星辰就在一個勁地更新。

1 月 20 日釋出了極速響應、高性價比的 Step-2 mini,以及 Step-2 文學大師版。Step-2 文學大師版已上線躍問 App,網頁端也在官宣當週全量上線。
1 月 21 日又上線了多模態理解大模型 Step-1o Vision,並升級了語音模型 Step-1o Audio 能力。兩款模型均在躍問網頁版和 App 全量開放。
1 月 22 日釋出了影片生成模型 Step-Video V2 版本,支援在躍問網頁端申請試用。
1 月 24 日宣佈推出「躍問 AI 創意板」,在躍問最新版本上線,支援 0 程式碼基礎、3 步開發應用。
百川智慧、智譜華章、月之暗面雖尚未接入 DeepSeek,但他們也各有各的路要走。
百川依舊在醫療領域深耕。
1 月 24 日,百川釋出全場景深度推理模型 Baichuan-M1-preview 和醫療增強開源模型 Baichuan-M1-14B。
1 月 26 日,宣佈開源全模態理解生成統一模型 Baichuan-Omni-1.5 上線,並開源兩個評測集 OpenMM-Medical、OpenAudioBench。
2 月 14 日,宣佈首個 AI 兒科醫生正式「上崗」。

智譜華章則在智慧體上做文章。
1 月 23 日,智譜宣佈全球首個面向公眾、回車即用的電腦智慧體 GLM-PC 開放體驗,最新推出了「深度思考」模式,並增加了專用來做邏輯推理和程式碼生成的功能。

2 月 11 日,智譜和三星基於 Agentic GLM 展開合作,將 Agent 體驗帶到三星最新手機 Galaxy S25 系列上。
而圈內人更為關注的月之暗面,近來稍顯低調。
1 月 20 日,月之暗面釋出全新 SOTA 模型 k1.5 多模態思考模型,並首次公開模型訓練技術報告。
至於接下來是否接入 DeepSeek、是否開源,月之暗面並未回應,但據媒體報道,月之暗面內部已經將「持續拿到 SOTA 結果」確定為當下最重要的工作目標。
以後我們會帶來更多好玩的AI話題,也歡迎大家進群交流。
© THE END 
轉載請聯絡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道:[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