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裡只有俄美,歐洲是開胃小菜,而主菜是烏克蘭”

民智評論
作者:劉佳音,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
(正文約4500字,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當地時間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通話,談話內容圍繞烏克蘭戰爭中實現和平與停火的必要性,並就俄烏雙方將互換175名被俘人員、執行黑海的海上及全面停火以及永久和平展開即將在中東進行的技術性談判。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這場衝突必須以“持久和平”而終結。他們還強調了改善美國與俄羅斯的雙邊關係的必要性。雙方認為,這場衝突根本就不應該發生,而且早就應該透過真誠及善意的和平努力得到終結。俄總統新聞秘書表示,普京與特朗普“彼此瞭解且相互信任”。隨後,坐立難安的澤連斯基在多次喊話請求特朗普通話之後,終於不再被“佔線”,在當地時間19日與特朗普進行了約1小時“積極坦誠”的通話。
為何從“能源”與“基礎設施”先入手?
美俄兩位領導人一致認為,美國與俄羅斯之間未來改善雙邊關係“擁有巨大潛力”,這包括實現和平之後的鉅額經濟交易和地緣政治穩定。邁向和平的程序將從能源與基礎設施領域的停火開始,普京同意停止對烏克蘭能源和基礎設施的攻擊。之所以將這二者作為平衡點,“以能源換基礎設施”的停火實則為一種對等交換,雙方放棄攻擊對方的核心命脈,形成一種脆弱但當下可行的平衡。以能源和基礎設施為切入點深諳談判策略優勢,能避開領土敏感問題,降低政治風險,且該領域相互依存、便於技術驗證執行,為後續和談奠定基礎。
俄烏衝突爆發後,倚重能源經濟的俄羅斯在煤炭、天然氣等石油產品的對歐出口量大跌,如俄氣公司2023年股東應占淨利虧損6290.85億盧布,公司銷售收入從2022年的11.67萬億盧布降至8.54萬億盧布,降幅近三成。儘管俄羅斯將部分亞洲國家作為銷售新客戶,但西方制裁阻礙了俄羅斯能源企業獲得渦輪機等重要技術以及關鍵部件和專業工程師,持續影響著多個行業,這使俄羅斯政府可用於各項建設和社會福利的資金減少,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俄羅斯經濟倚重能源出口,俄羅斯的能源佔財政收入的40%。
烏克蘭基礎設施則關乎國家運轉、民生與軍事抵抗。據烏克蘭官方資料,戰爭期間約有六千多座民用建築被完全摧毀,超過三百萬座包括住宅樓、學校、醫院、商店等的建築受到損害。戰爭也導致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無家可歸。此外,俄方對烏克蘭交通網路的攻擊導致多個關鍵公路、橋樑和鐵路設施大面積癱瘓,尤其是連線主要城市的橋樑,如基輔附近的霍爾基夫大橋,限制了貨物運輸。因此,若是烏克蘭停止攻擊俄方的能源設施,俄羅斯將獲得經濟的喘息空間,避免能源出口進一步受損;如果俄羅斯停止打擊烏方的基礎設施,烏克蘭則保留基本的國家功能,為戰後重建保留希望。
這二者同時還符合美俄利益的考量。俄羅斯停攻可緩解輿論壓力、鞏固其佔領區並爭取談判優勢。毫無疑問,普京還希望能夠緩解美國及西方社會對俄羅斯的制裁;而特朗普想借此減少軍援負擔、穩定全球能源市場、壓低油價提升國內支援率。迅速降低戰爭烈度,為全面和平鋪路,這無疑十分符合特朗普希望作為“交易大師”在“24小時結束戰爭”從而名垂青史的迫切心情。這位美國領導人在談到烏克蘭衝突時十分自信:“我們希望看到這一結束……而且我認為我們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普京18日在與特朗普通話後宣佈停止襲擊烏能源設施,澤連斯基隨後也表示,俄烏可以在美國調解下達成互不攻擊能源基礎設施的協議。
但不出所料,俄烏雙方很快在轉一天(19日)都指責對方襲擊了自己的能源設施。俄國防部稱,接到普京暫停襲擊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命令後,俄軍自行摧毀了已出動執行任務的7架無人機。然而,在俄美元首通話後,烏軍仍出動3架無人機襲擊了俄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一處能源基礎設施。俄國防部認為,此次襲擊是烏方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和平倡議的“蓄意挑釁”。對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在普京與特朗普通話之後,俄軍仍出動近150架無人機攻擊烏能源設施、交通設施、醫療機構。烏方稱,普京的表態與事實不符,因此需要繼續對俄羅斯施壓。
從俄烏雙方而言,30天的能源與基礎設施停火可謂隔靴搔癢。即便和談範圍外擴,如特朗普並未同意的黑海停火復航問題將持續困擾俄依賴的對東方經波羅的海貿易,在觸及根本利益以外,都只是削弱戰爭持續能力的一種手段。這一脆弱的利益妥協與交換極易被打破,“一拍即合”的精誠合作似乎並不牢靠,嘴皮子上的熱情可能就在同一時刻與戰場上的硝煙紛飛。
“佔線中乾著急”的澤連斯基終於排上隊
回溯至2月28日白宮上演的一場激烈交鋒。當日,特朗普與到訪白宮的澤連斯基在媒體前毫無保留地爆發了激烈爭吵。彼時,聯合記者會被迫取消,原本計劃簽署的協議也暫時擱置。特朗普直言,澤連斯基對普京懷有巨大仇恨,在這種情緒下,他很難促成俄烏雙方達成協議。特朗普當時強調,自己並非與普京“結盟”,而是為了“世界利益”,試圖結束俄烏衝突。澤連斯基則針鋒相對,歷數自2013年以來,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一系列違約、暴力行動。
爭吵風波尚未平息,烏克蘭便陷入更為艱難的困境美方宣佈斷絕全部軍事援助,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透露,澤連斯基私下給特朗普寄了一封信,為白宮發生的事情致歉。儘管澤連斯基此舉意在爭取美國諒解,但在這之後,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援力度依舊持續降低,馬斯克甚至計劃立刻停掉 “星鏈” 工程,烏克蘭在軍事、科技等多方面陷入孤立無援的尷尬處境。烏克蘭遠端打擊依賴西方、外交軍事受美國約束,難以反抗美俄協議。
俄美元首18日通話後,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表態稱,“餐廳裡只有俄美,歐洲和烏克蘭都在選單上,歐洲是開胃小菜,而主菜是烏克蘭。”顯然,這一說法讓澤連斯基十分“破防”。據烏克蘭媒體19日報道,澤連斯基在18日的一場線上記者會上說,“我不想冒犯任何人,但我們不想出現在普京的選單上”,“我們不是沙拉……我們是一個獨立國家,沒有我們(參加)談判是錯誤的”,這明確表示了“沒有烏參與的談判不會取得成果”,不滿美俄主導談判。
在如此窘迫局勢下,當地時間3月18日晚,澤連斯基公開表示期待與特朗普通話。他迫切希望從特朗普那裡瞭解其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的細節。澤連斯基在影片中喊話:“特朗普應該分享與普京通話的細節,這樣我們才知道如何去做,特朗普是個大忙人,當他有時間的時候,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 話語間,盡顯澤連斯基的焦急與無奈。他深知,美國在俄烏衝突中的態度和行動對烏克蘭至關重要,而此次美俄元首通話,極有可能影響俄烏衝突走向,關乎烏克蘭未來命運,他急需從中獲取關鍵資訊,以便為烏克蘭制定下一步戰略。
▲ 澤連斯基似乎後悔了與特朗普及萬斯在白宮爭吵,儘管吵架“並非”由自己挑起。
通話中,澤連斯基表示,烏方接受美方提出的停止對能源和民用基礎設施襲擊的提議,接受美方關於前線無條件停火的提議。烏方認為,這些步驟為在停火期間準備“全面和平協議”創造可能性是必須的。烏克蘭人希望和平,這是烏克蘭願意接受無條件停火提議的原因。美國國務卿盧比奧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共同簽署的宣告說,美烏技術團隊未來幾天將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討論將停火範圍擴大到黑海,以實現全面停火。美烏元首一致認為,實現針對能源設施的停火併將停火範圍擴大到黑海,可望成為邁向全面結束烏克蘭衝突和確保烏克蘭安全的第一步。宣告說,澤連斯基在通話中重申願意接受全面停火。
美方宣告稱,美烏元首同意隨著戰場形勢的發展,兩國國防人員之間密切分享資訊。澤連斯基在通話中要求美向烏額外提供防空系統,尤其是“愛國者”導彈系統,特朗普同意與其合作“尋找可用資源,特別是在歐洲”。這一軍事承諾無疑為剛剛達成的脆弱和平籠罩上一層微妙的陰霾,與克里姆林宮強調解決衝突的一個關鍵條件應該是“完全停止外國軍事援助和向基輔提供情報資訊”相矛盾。這一系統會是向著火油鍋噴灑的滅火器還是幫倒忙的清水,仍需看澤連斯基和烏克蘭的選擇。
對於發電廠的接管,特朗普在電話中建議美國接管烏克蘭發電廠,以確保關鍵設施的安全。與特朗普的討論特別集中在烏克蘭南部俄羅斯佔領的扎波羅熱核電站ZNPP上。雖然該設施仍然與烏克蘭的能源電網相連(儘管沒有發電),但自戰爭初期以來,它一直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作為世界十大核電站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核電站之一,儘管澤明確表示“所有核電站都屬於烏克蘭人民”,但美國接管這一關鍵能源製造機器顯然有其長期考量,其後續將在烏克蘭戰後建設與歐洲能源界引發的風起雲湧仍需世界“拭目以待”。
不知為何,他還向特朗普強調了“以實力求和平”理念的重要性,不禁讓人思考,已經到了疲軟後期,戰爭顯然沒有僵持不下的必要,顯而易見的是正在“以利益換和平”。這實力的持有者究竟是在說他自身,還是其他歐洲盟友抑或者是美國,有人心知肚明,有人裝傻充愣。
▲ 儘管澤連斯基一再表示自己不是美俄的“主菜”,但現實政治的發展顯然不以他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達成一致並不難,停火之前皆空談?
各方似乎對於衝突的結束都十分自信,似乎“達成一致沒什麼難度”,但“各方達成一致”並不意味著在執行層面不會有敗筆。雙方往往表現出與實際行動不同過分誇大的“和談熱情”。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汗·哈克(Farhan Haq) 21日在回答塔斯社的問題時告訴記者,如果有必要,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準備調解關於烏克蘭的潛在會談,但他最近沒有與各方交談。“最近沒有電話可以提及,但我可以說,秘書長已經向他的各種對話者明確表示,如果各方接受,聯合國願意進行斡旋。就俄羅斯和烏克蘭而言,他過去曾這樣做過,包括通過幾年前的黑海谷物倡議,如果條件允許他願意再次這樣做,”副發言人說。
▲ 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法爾汗·哈克。
長期來看,俄烏逐步停火是既定事實,但從美俄、美烏元首通話情況與實際實施來看,結束烏克蘭衝突仍然“道阻且長”。歐洲國家當然會堅持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立場和態度,但也僅限於外交場合,戰場上面的局勢他們是無力改變的。就像28日吵崩後馬克龍等歐洲國家領導人隨後蒼白無力的“轉發”,與即將於3月27日在巴黎舉行的烏克蘭峰會,除卻在推特上對烏克蘭振臂高呼的支援,現實中並不會引起太大波瀾。對俄羅斯而言,俄烏停戰目前還沒有基礎,拖下去不利於俄羅斯,普京應該要下決心在今年取得有意義的戰果,否則明年歐盟戰爭動員完成,俄羅斯會面臨更大壓力。澤連斯基面臨同樣處境,額外承擔著選舉壓力,失去“金主”的“無謂的堅持”似乎並不明智。
烏克蘭可能牴觸協議,俄羅斯可能軍事試探,美國盟友態度分歧可能引發美國國內政治分歧,阻礙協議推進。協議一旦破裂,會導致能源市場波動、地緣政治危機加劇、人道主義災難擴大等等多重嚴重衍生後果。但當下的既定事實只有一個——不到真正停火,一切都是空談。

參考資料

[1] https://ru.usembassy.gov/president-donald-j-trumps-call-with-president-vladimir-putin/
[2] https://edition.cnn.com/2025/03/18/europe/analysis-putin-trump-phone-call-ukraine-intl-latam/index.html?iid=cnn_buildContentRecirc_end_recirc
[3] https://www.usnews.com/news/world/articles/2025-03-19/trump-to-speak-with-ukraines-zelenskiy-at-10-a-m-et
作者簡介:劉佳音,民智國際研究院研究助理,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生,研習興趣為美國政黨政治、國際組織與公共事務。
編務:劉怡德
責編:王加特
圖片來源:網   絡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