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說話

我說演講能力是領導力的體現之一,我介紹瞭如何做脫稿演講的方法,有讀者回復我說:我這輩子都不可能做任何公開演講,不知道看這種文章幹什麼?我想,支援這個觀點的讀者應該不在少數,也許還有更多人在腹誹卻沒有明言:我可以一輩子遠端辦公,靠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工具和別人打交道的,並不需要什麼演講。

有這些想法很正常,因為這些人都缺席了一門課程:《殘酷社會真相》。如果上過這門課,就知道一個人在這個社會里存在的方式,主要是靠他人打交道,從來就沒有什麼獨立存活的概念。寫《瓦爾登湖》的那個索羅,在書裡描述了讓無數人豔羨不已的森林隱士生活。而事實上,他的母親家距離他的隱居小屋只有2、3英里,每週末都開車給他送去一籃子食物。即便如此,梭羅也時常夜半穿過森林,回到母親家,“像一頭餓狼”一樣翻出家裡的曲奇餅乾罐大嚼。
我們要和他人打交道,最主要的方式還是面對面說話。而且,真相是我們自己的90%是靠言辭塑造出來的,行動只佔10%。中國古話說:聽其言,觀其言。西方諺語說:事實勝於雄辯。這些話都沒錯,但是《殘酷社會真相》這門課程裡曾經詳細講解說:在大多數情況下,你沒有重要到值得讓別人仔細觀察你行動的程度,你沒有重要到值得讓別人分析你身上的事實是什麼,他們只是隨便聽聽你在說什麼,給你打個分就走了。

所以,一切都是演講。區別在於,大多數時候你可能是對有限的幾個人演講,你認為那不是演講。極少數時候你可能需要對幾十上百人演講,你認為那才是演講。不是這樣的,你和商販砍價的時候,你陳述對方必須降價的理由,那就是一篇小型演講。你和傾慕物件開始約會的時候,對方要求你講一講“你喜歡我的理由”,那也是一篇小型而重要的演講。你和三五同事就如何進行一項任務發生爭執時,你想勸說他們接受你的看法,你想拉攏其中幾個加入支援你的陣營,那還是一篇現場演講。你和一群朋友聚會時,你想要分享自己最近的一次獨特經歷,或者是一點個人感悟,你希望他們安靜下來,願意耐心聽你說完,你希望他們全程跟著你的講述走,在結尾爆發出笑聲和掌聲—你需要的是全套的演講技巧。

這和一次百人、千人、萬人集會演講沒有任何不同。你都需要在一開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你都需要丟擲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你都需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地闡述,你都需要用到大量比喻、故事、例證作為證據,你都需要注意控制節奏,給聽眾留下思考時間的“氣口”,你都需要用笑話不時調節一下氣氛。

我個人很希望那些說演講無用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擁有足夠多的權威,支援和信任度,只要開口人們就會扭頭側耳傾聽。但是以我的生活經驗,像這麼想的人,往往開口說出第一句話,要麼人們根本聽不見,要麼聽完毫無興趣轉身就走了。所以,這些人的下一句話就是:我只要有這身本事,一句話不說又怎麼了?不怎麼,《殘酷社會真相》裡說:空無一人的山谷裡,花默默開放了就等於是沒開放。你的本事只要不是強到非你不可,你不說,那麼你等於沒這個本事,甚至等於你根本不存在,遇見問題的時候沒人會想起你來。

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上,註定要和他人打交道,我們要相互理解,我們要合作,我們要協同一致,我們要相互支援,然後才能把事情辦了,辦了事情才能把錢分了。對他人演講,無論物件是一兩個人,還是十幾人幾十人,我們都是透過言辭作為探針,利用聽眾的反饋,去探測、分辨、判斷對方的真實意圖,真實態度,真實利益訴求。於是,才會有後面成功的合作、協同、支援。沒有這個判斷分析作為前提,無論你個人智商有多高,能力有多強,你都很難和他人建立共識,認同合作的必要性。

當你存了每一次和人談話都是一次演講的念頭,那麼你就會留心每一次自己不同的說法,引起了怎樣不同的反饋。你就會留心每一次為什麼能夠說服別人,為什麼得到了反對。你也會留言別人是怎麼說,別人的言說方式得到了什麼反饋。你還會透過針對同一個人的各種反饋,認識到這個人是誰,什麼言說方式對方最容易接受,什麼樣的反饋才是他的真實想法。

當你存了自己一身本事橫行天下,一輩子不演講也能活,演講就是對幾千幾萬人說話自己不需要的念頭,那麼你在人群中什麼都學不會,什麼都瞭解不到。別人讚美你說情商極低,人極固執,口齒不清。你得意地回答說:我這人就是直。你他媽都被人群放逐了,還得意個啥啊?你都不能從事需要複雜合作的精細操作,變成了solo手藝人,還得意個啥啊?
《殘酷社會真相》裡說過:你可以有能力而不用,但不可以沒有卻說自己不需要。內向安靜的人不需要社交生活,但並不是說他不能社交,不能表現得體,不能讓人覺得如沐春風,他能做很好只是不願意去做罷了,這叫天性內向安靜。宅男宅女不需要和他人打交道,但並不是說他們不能出門,不能穿上西裝打上領導,去合作方的會議室做報告籤協議,然後回家換上睡衣睡褲繼續宅著。只能在家宅著,根本沒有能力出門和人打交道,那叫廢物,和宅男宅女又有什麼關係呢?
不會和人說話,那就是不會說話,和個人特質沒有一毛錢關係。看到面對千人演講,不能推論出二人面談三人聊天也是同一回事,服從相同的原理,這說明個人特質只是蠢而已。
標題:《火浣衣》
創作者:和菜頭的小肉手
AI演算法提供:Midjourney V6
Prompt:under exposure portrait, a Chinese young girl walking along the river, luminous, –ar 16:–v 6.0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訊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愁眉妹—又上眉頭》
和菜頭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6
 南派三叔專區
南派,這張《真的漢子》送給你。
 《槽邊往事》專營店營業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