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彬彬離世,是一個時代的謝幕?還是一個時代的反思和懺悔?!

點選上面的藍字“生命樹觀點”

就可以關注我們!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有這麼一句話:其實人與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人如果想要達到生命極致的光與亮的美好,就必須先要看到並承認人性暗與黑的真相。
但就像耶利米說的: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人性的本能都是逃避承認自己的黑暗,活在一種平庸之惡裡。
但那鑑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卻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
01
一個時代的結束
在歷史的長河中,某些名字如蜻蜓點水,輕輕一觸便消逝於風中,而有些名字卻如雷貫耳,映射出人性的悲劇與複雜。

9月16日,宋彬彬走完了她77年的人生,黯然離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作為那個特殊時代的一個標誌性符號,她的名字、她的故事都引發了無數人的唏噓和反思。
1947年,宋彬彬出生於一個紅色家庭,父親宋任窮是中國共產黨的開國元老。
這樣的背景註定了她的命運與眾不同,卻也讓她在後來的歷史洪流中,成為了極具爭議的人物。
她的青春是在紅色與蹉跎中度過的,這段歷史無疑是中國社會的一場浩劫,個人與集體故事的交錯,深深影響著整整一代人的命運。
1966年那場運動的號角吹響,彼時,宋彬彬青春正盛,她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正是最好的溫床。
她的名字因為在天安門廣場給毛澤東佩戴袖章而響徹全國,這一幕如同標誌,成為了時代的象徵。
她被稱為“毛澤東身邊的紅衛兵”,一度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物件,而因為一句“要武嘛”,她改名為宋要武。
結果要武的激進和武鬥,導致了無數無辜者的犧牲,而宋彬彬作為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歷史對她的評價依舊各有爭論。
有人視她為盲目跟隨的狂熱者,也有人認為她只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
她參與的暴力與打鬥,是集體狂熱的結果,還是她個人道德的缺失,至今都無法簡單定論。
02
激化的情緒
1966年8月,卞仲耘之死成為了這場悲劇的標誌性事件,宋彬彬作為學校紅衛兵的領袖之一,無疑深陷在這場漩渦的中心。

在歷史的審視中,個體責任與時代背景交織,形成了極其複雜的道德拷問:究竟宋彬彬在其中扮演了多大的角色,又有誰能承擔起這個悲劇的重責?
在極端化的集體狂熱推動中,個體就像大潮中的小波浪,還是大潮根本就是由小波浪組成的,一直都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迷思。
1980年,她選擇留學美國,並在1983年獲得碩士學位,步入科學研究的職業生涯。
她在海外生活的低調,似乎也在不言中反映出她對這段過往的逃避,或者根本就是說不清楚的驚惶。
但人性中那雖然被烙鐵烙壞卻還殘存著的良心,還是讓她在2014年回到中國,試圖與往事和解。
她在北師大附中向因文革遭受苦難的師生道歉,然而這道歉卻並未得到所有人認同。
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垚對她的道歉表示不接受,認為她的行為缺乏真誠。
而這一幕卻再一次將歷史的傷口撕開,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和天問,並對那個時代和人性的真相深刻的檢討和反思。
相信此時置身於道德反思迷霧中的宋彬彬,她的內心無疑在與痛苦與責任博弈。
沒有人知道越過了歲月的河流,她是否能真正面對那段沉重的歷史?
的確歷史如同迴旋鏢,不容忽視;每一個參與者的行為,都可能成為支撐整體的那根“稻草”。
所以,面對極端環境下的集體行動,理智、自省與道德的考量,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責任。
我們應該如何在原則與狂熱之間,保持人性的溫暖與理性的思考?
03
狂熱分子
其實,歷史早就將真實的答案呈現出來,我們只要看看歷史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運動,就會總結出大致相同的規律和原則。

當數萬甚至數十萬、數百萬的人聚集在一起,將某個人當成神一樣頂禮膜拜,超出想象的可怕事件就會隨之而來。
《狂熱分子》是埃裡克·霍弗(EricHoffer, 1902-1983)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他在本書中極其深刻和尖銳地,分析了群眾運動的形成、條件、特點、程序,該書一經問世便引起巨大反響。
數萬甚至更多人聚集被稱為群體運動,而熱衷於發動群體運動和參與運動的人,都是失意感非常強烈的人。
而這種失意感的來源,就是人類理想與現實巨大落差的崩潰反應,這是隱藏在所有人類內心深處的無法被根治的病毒。
而所有發起運動者的聰明之處,就是他們發現了這個人性的真相,並清楚了人性內心深處的需要。
只要鼓動人們參與到他所設計出來的某種運動中,就會讓人們如同蜂群和蟻群一樣陷入“有序”的瘋狂。
因此霍弗非常敏銳的指出:“將自己裝飾成一個有意義的人,這是每一個無能的人給自己的掩飾。”
說實話,這句話會扎破很多人的小心臟,因為人性最大的悲劇,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不明白活著的意義和價值。
這也就是阿倫特對此提出的先知性啟示,第一次振聾發聵指出“平庸之惡的概念:
個體在機械體制下無思想、無責任的犯罪;一種對自己思想的消除,對下達命令的無條件服從,對個人判斷權利放棄的惡。
04
平庸之惡
所以,“平庸之惡”這個概念,徹底幫助人們去除對“惡”的神秘感,讓人們看到,這樣的惡可以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

就像最近在深圳殺害孩子的那個惡人,就像當年殺害卞仲耘的兇手一樣。
他們在看起來截然不同的時代中,實質上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有意義的人,為的是掩飾自己毫無意義的人生。
而彼時宋彬彬們的冷漠,與今天鼓吹民族主義者的激動,其實都不過是一群沒有價值的失意者。
而所有“善良”的人,也僅僅是因為環境和不同的條件才沒有變異,而一旦環境變化和條件成熟,都會原形畢露。
這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置信的事實,最讓人匪夷所思的真相,最讓人痛苦和崩潰的本質。
所以,寫到這裡內心深處是極其抗拒甚至是恐懼的,因為,當我義正辭言去批判的時候相當心虛。
在批判這些惡人的時候,暫時也得到了某種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權力,但瞬間內心的惡就洶湧澎湃一瀉千里。
幸虧,靈魂深處那微小的聲音在這個時候溫柔地提醒,當你想殺死惡龍的時候,你就已經成為了惡龍,這就是人的罪惡。
極其慶幸的是,敢直面深淵的時候,在深淵的極致之處有光芒;極其感恩的是,願承認自己邪惡的時候,在人性的盡頭有拯救!
所以,當我們真正敢於反思的時候,不僅僅是對宋彬彬的追憶,更是一個跨越時代直麵人性本質的機會。
一個時代的烙印或許可以淡去,但在靈魂深處的印記卻永遠無法抹去。
怎樣防止歷史重演?答案就在於我們每個人的選擇,是承認並悔改,還是自義而放肆,每個人都可以改變歷史!
PS:做公號多年,所接觸的案例、來信、諮詢,粗略估計已經有幾萬例,在這期間也逐漸瞭解到了大家的眾多需求。
為此特意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婚姻關係和諧秘籍》,一共10本精品電子書,來幫助大家提升婚姻關係。
接下來也會給朋友們做關於婚姻、親子、個人成長的直播,關注我的朋友們可以免費觀看!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為了與朋友們不失聯,請大家掃描圖片二維碼,新增生命樹小助手微信,即可免費領取秘籍和獲取直播通知!

歡迎加入生命樹觀點公號
一起來思考生命的真諦
想看更多文章,請關注我們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有問題請聯絡

微信ID:

tianluke_251869594

點選文末右下角的 “在看” 給別人更多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