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24日,在哈爾濱兆麟公園,十幾只鴛鴦在人工湖內遊弋、追逐,怡然自得。(來源:視覺中國)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24日,在2025年“中國航天日”科普展示活動上,我國新一代太空“快遞員”——輕舟貨運飛船正式亮相,其初樣試飛船計劃今年首飛,正樣首飛船計劃於明年具備出廠條件,可執行空間站貨物運輸任務。>>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攝
2025年一季度,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合計新增裝機7433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4.82億千瓦,合計首次超過火電裝機。隨著新增裝機持續快速增長,未來風電光伏裝機超過火電或將成為常態。(來源:科技日報)
25日,我國在建海拔最高雙曲拱壩電站、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裝機規模最大水電站——華電金上葉巴灘水電站首臺機組轉輪成功吊裝,標誌著機組全面進入水輪機正式安裝階段。(來源:新華社)
24日,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宋逸團隊在《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發表一項研究稱,21世紀以來,我國大學生群體呈現出體質持續下降與超重肥胖、血壓偏高及其共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的多重惡化趨勢。(來源:科學網)
美國學術雜誌《老齡化與疾病》近日釋出的一項研究顯示,國外研究團隊應用人工智慧(AI)模型並結合中藥靶點資料庫,從傳統中藥材識別出具備抗衰老潛力的藥物成分。研究人員還設計出可提供中藥處方的AI智慧體工作流程系統,從而展示了從中草藥篩選到應用的AI驅動流程框架。(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4日,漳州核電4號機組反應堆廠房堆芯牆體鋼筋籠模組一吊裝順利完成,為後續堆芯牆體模組化施工及內部結構0米板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華龍一號”批次化建設的始發地,漳州核電基地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批准釋出《時間頻率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國家計量技術規範,首次將“中國標準時間”納入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還增加了光纖時間頻率傳遞、晶片原子鐘等詞條。(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廣東清遠長隆森林王國傳來喜訊——國內最大的白頰長臂猿遷地保育種群裡,一隻新生寶寶迎來滿月。寶寶出生後半小時便成功吮吸母乳,標誌著白頰長臂猿保育取得關鍵存活難關的突破。(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廣東清遠長隆森林王國
雖然日本政府近日向市場投放了儲備米,但仍難以迅速抑制高企的米價。日本總務省25日釋出的資料顯示,東京都區4月大米價格同比上漲逾90%,創1971年有可比資料以來最高紀錄。(來源:新華社)
近日,“羽衣甘藍”相關話題頻繁登上熱搜。以前不怎麼受關注的它,現在成了諸多茶飲品牌熱捧的“減脂纖體”秘方。羽衣甘藍真的能減肥嗎?是否人人都適合食用?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劉義陽
稽核:朱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