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本文字數:1711,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王媛麗
因參股子公司一條公眾號訊息,主營業務為農副產品交易的浙江東日(600113.SH),借“腦機介面”概念被市場熱炒,一個月不到股價累計漲幅超120%。
7月14日起,浙江東日被上交所重點監控,股價上漲背後有怎樣的資金博弈?浙江東日又是如何透過一家年營收不足3萬元的子公司實現從“賣菜”華麗轉身“腦機介面”概念的?

概念炒作,股價一個月飆升超120%
根據公開資訊,浙江東日7月14日起被上交所列入重點監控證券名單,將對該證券上的異常交易行為進行從嚴認定,為期10個交易日。
因“腦機介面”概念,浙江東日遭市場熱炒。截至7月11日收盤,浙江東日股價自6月16日以來累計漲幅超過120%,股價已嚴重偏離基本面。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東日主營業務為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運營管理、生鮮食材配送業務和豆製品生產加工領域的相關業務。公司主營業務與腦機介面毫無關係,而被市場認定為是“腦機介面”概念則源於一條公眾號訊息。
培安美(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培安美”)6月16日在微信公眾號官微釋出一則訊息,稱6月10日與首都醫科大學達成意向合作,攜手推進腦機介面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根據公開資訊,浙江東日持有培安美40%股份。
上述訊息釋出的時間節點恰逢中概股腦再生科技(RGC.US)暴漲,6月16日,在美上市的腦再生科技股價暴漲283%,創出歷史新高,盤中多次觸發熔斷。
6月17日,A股“腦機介面”概念掀起漲停潮,浙江東日封板漲停,並在隨後的6個交易日錄得5個漲停板。期間浙江東日連發2則股價異動公告,但均未對“腦機介面”概念作出相關回應或澄清。
直至6月24日晚間,已經錄得5個漲停板的浙江東日公告稱,培安美與首都醫科大學並沒有形成書面合作協議。而距離6月16日培安美髮布訊息,浙江東日累計漲幅已達79.4%。
釋出澄清公告後,浙江東日6月25日盤中跌停隨後回撤,盤面顯示資金博弈激烈。儘管浙江東日之後多次發公告提示風險,但仍有資金反覆進場,7月10日錄得31.68元/股的新高,截至7月14日早盤收盤,浙江東日股價仍維持高位,報29.5元/股,較行情啟動前,漲超111.3%。
根據龍虎榜資料,浙江東日6月16日至7月11日的上漲行情中,遊資參與較少,僅6月30日有遊資席位參與博弈,而中小投資者參與度較高,累計買入賣出金額超25億元,異動淨買入6611萬元,反映出中小投資者參與熱情高漲,是推動股價波動的重要力量,市場存在明顯的跟風炒作現象。機構在這段時間內異動淨買入2.18億元,整體呈現淨買入趨勢,而其他自然人異動淨賣出3.1億元。
從融資融券資料看,槓桿資金的湧入也進一步推升了浙江東日股價。該公司融資餘額從6月16日的5.65億元飆升至7月11日的9.45億元,佔該股流通市值的7.41%。

從“賣菜”炒到“腦機介面”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東日主營業務為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生鮮配送和豆製品加工,2024年實現營收7.23億元,同比下滑18.44%,歸母淨利潤1.35億元,同比下滑34.94%。近幾年公司業績出現較大波動。
此次涉及“腦機介面”業務的培安美是浙江東日2024年9月成立的子公司,至今成立不到1年,且成立目的是在食品領域展開合作。根據2024年報,浙江東日聯合醫科大等高校團隊成立培安美(浙江)特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特醫食品與營養治療領域展開合作。
根據工商資訊,培安美在今年3月14日更名為培安美(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把經營範圍從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銷售變更為智慧機器人研發銷售、軟體開發和銷售等。
培安美註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浙江東日出資400萬持股40%。根據浙江東日最新公告,截至2025年5月底,培安美本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87萬元,淨利潤-66.14萬元。
這家成立不足一年經營範圍就發生變更的公司,在當年前5月營收不足3萬元的情況下,透過微信公眾號官微釋出一則推進腦機介面研發的訊息,就讓浙江東日打上了“腦機介面”概念,市值從60億飆升至120億。市場人士提醒,該公司近期股價炒作嚴重背離基本面,須警惕盲目追高的風險。
截至7月14日,浙江東日的動態市盈率高達88倍,遠遠超出其所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8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