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新初二的暑假收到一大堆作業。我沒想到的是,其中語文、歷史、地理等科目都佈置了手抄報作業。
通常手抄報被認為是給小學生的作業。但是朵拉的初中老師依然青睞手抄報這種形式,甚至歷史課要求手抄報必須是手寫而不能有電子版。
更讓我吃驚的是,手抄報變成朵拉最喜歡的作業。她在制定和調整暑假計劃的時候,反覆強調要每天做一個手抄報或者手工作業。說是做了手抄報,才有力氣去做別的作業。
這種態度,誇張一點形容的話,就是手抄報是對她的救贖。
這和網上家長們鋪天蓋地的吐槽手抄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和她小時候做手抄報痛苦的回憶形成了巨大的差異。
說實話,手抄報作為家長吐槽焦點已經很多年了。但這麼多年,手抄報依然是老師的心頭愛。為什麼老師和家長的態度差距如此之大?怎樣才能讓孩子高效地完成手抄報呢?
從老師的角度而言,手抄報作業有三個優點。
首先,它的確對學習很有幫助,可以鍛鍊學生的資訊整合能力、培養跨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及表達能力。其次,手抄報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能夠體現對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視。第三,手抄報圖文並茂,可以拿出來展示。尤其是重大節日的時候,宣傳效果特別好。
總之,對老師而言,手抄報既有用又好看,為什麼不佈置呢?
但是這樣的好東西,卻是家長的噩夢。
最大的原因就是麻煩。看似只是一張小小的手抄報,要做的事情很多。又是畫又是寫還要到處找材料。
這麼麻煩的作業,效果卻不明顯。它不像考試有分數,也不想抄寫等重複性訓練可以看到數量的增長。它可能給愛畫畫的孩子帶來愉快的體驗。但是對於追求價效比的家長來,手抄報只意味著巨大的時間投入、複雜的家長體驗以及無法衡量的效果。
兩方的理由聽上去都好像挺有道理的。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在我看來,老師過低估計了手抄報的難度;家長過高估計了手抄報的重要程度。
老師可能覺得手抄報是比較輕鬆的。不會寫的可以畫,不會畫的可以寫。而且主題可能是孩子感興趣的,不像做題那麼枯燥乏味。
其實,手抄報作業要做好是很難的。為了完成手抄報,學生需要做大量的思考,還要去繪畫,還要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去了解多個學科的知識。
根據皮亞傑的認真發展理論,孩子在7歲以前的認知能力有限,7歲以後才逐漸開始發展邏輯思維。所以,對於小學低齡段的孩子,抽象思維能力都還比較弱,構圖能力也不強,這個時候要求他們做好整合資訊、設計繪畫、語言表達等多項任務是很困難的。
隔行如隔山。更何況是三件事一起幹呢?
如果是相對鬆弛的狀態做這件事還可以。但是,手抄報作業的時間通常不會比平時作業要長多少,而且還可能有評選和展出帶來的壓力。
要輕鬆做手抄報,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手抄報作業不構成競爭,給予很多時間,以及老師給予很詳細的指導。
這三個條件,大多數老師沒有給到。
這時候,低齡孩子的家長通常會出手相助。相對於中學家長而言,小學家長總體對自己的輔導能力更自信,也更願意插手孩子的課後作業。再加上評選和展出這種壓力,更加劇了家長的重視。於是他們勇敢地跳進這個泥坑,越陷越深。。。。。。
總之,小小一張手抄報,費腦子、費時間、費力,更費媽。
既然我們到初中都擺脫不了手抄報,就不得不正視它的存在。理解了手抄報的好處和痛點,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讓手抄報真正發揮其效用呢?
就是降低門檻、降低期待。
從老師的角度,我有四個建議:給孩子更寬鬆的時間來完成作業;教孩子怎麼做手抄報或者給一些指導意見;允許孩子用模版或者工具來支援;並且對手抄報的評價以鼓勵為主,而不是以能展出作為評判標準。
當然,老師怎麼做其實家長無從置喙。我也只是建議一下罷了。
作為家長,我們重點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短期如何混過去,長期如何利用它。
混過去,就是以及時完成為目標。這也是孩子小學一二年級時我主要做的事情。
做法就是儘量降低門檻。比如我們可以用手抄報模版,直接貼上圖片,或者用彩紙而非白紙作為手抄報的紙,來降低設計和美術的難度。文字也儘量簡單。
到了小學高齡段,手抄報的玩法就多了。
我主要是利用手抄報的作業讓孩子開始學習使用電腦工具,比如用PPT和word來設計手抄報。 因為到了初中,不少學校會佈置分享和演講作業,都要用到這兩個工具。
到了初中,我會建議朵拉利用手抄報作業做兩件事。
一是在做手抄報的時候學習新的設計工具,比如canva或者midjournal。用canva設計的手抄報電子版,還可以拓展成為PPT,方便以後的課堂分享作業。
第二個是用手抄報來做思維導圖,鍛鍊自己的資訊蒐集和整合能力,並且順便預習或者複習課程的相關知識點。
那麼朵拉會不會聽從我的建議呢?主要看其他作業是什麼樣的。
如果其他作業是手工之類她更感興趣的,她會更關注怎樣把思維導圖做好,而且必須是自己整理的思維導圖。這樣才能加深理解。在排版設計方面,為了節約時間,她就會用設計軟體來做,或者用剪貼圖片來代替繪畫。
如果其他作業都是抄抄寫寫等重複性訓練,她就會把手抄報當作調節心情的工具,自己上手畫畫。至於文字嘛,就沒有那麼重視了。
這樣,手抄報就從“被迫作業”變成了“為我所用”。
人生我們可能遇到很多你一邊吐槽一邊還要做的事情。如果都能如此轉換,多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