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北大林小英,“卷”真的是教育出了問題麼?

王叔前天寫的文章《聊點與北大林小英教授相反的觀點》的閱讀量還在上漲。
其中有一條評論,我想拿出來聊一聊。
這位朋友說,我們教育歸根結底的問題,是沒有給孩子們更多的道路可以選擇。
這一點我個人覺得既對,又不對!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教育有三種:

1學校教育

2家庭教育

3社會教育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前兩個:學校和家庭!
所以,當我們說教育出了問題時,還需要思考一下,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是,學校教育肯定有問題!

但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會在不同的階段遇到不同的問題。
一個問題解決了,還有新的問題產生。
孩子多了,就要面臨資源不夠,卷的問題;

孩子少了呢?一樣還會有新的問題產生。

這些是外因,是大環境,我們個體很難改變!
那麼,家庭教育就沒有問題麼?

當我們說,“沒有告訴孩子除了學習,還有很多別的道路可以實現自我價值”時,

我們家長做了什麼呢?

我說兩個小栗子,供大家參考一下。
第一個!
王叔最早做公眾號,做了很多科學小實驗,關注的我爸爸媽媽們,也都是看我的小實驗關注的。
那時候,大家的孩子還都在上幼兒園,家長願意高質量陪伴,看著王叔的影片陪孩子做了很多小實驗。
但5、6年後呢?
每當我發科學的內容,幾乎沒人看了,閱讀量低的可憐!
有媽媽是這樣告訴我的:
所以,你怎麼看?
家長卷文化課無可厚非,因為大環境就這樣!
但在這之外,我們還做了什麼讓孩子“有很多別的道路可以實現自我價值”的事麼?
在這,我想說,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他的興趣才是未來的天花板。

付航、李子柒、手工耿都是如此!

第二個!
有多少人是牴觸學校留的手抄報的?
我們天天說學校有問題,淨給孩子留點沒用的作業。
但,手抄報真的沒用嗎?
恰恰相反,王叔是非常贊同孩子做手抄報的。

因為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人懂得知識可比任何一個人多!

孩子靠刷題沒辦法和機器人競爭了。
而讓孩子做手抄報,是提高孩子綜合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就拿小小喵和同學們剛做的一個手抄報為例,
他們要把上課學到的科學知識,用手抄報的形式呈現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它鍛鍊孩子的是:
1設計與動手能力。因為孩子需要構圖、動手製作。
2資訊檢索的能力。孩子需要從繁雜的資訊中整理出自己需要的內容,有些不會的,還要去查閱資料。
3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孩子要根據主題構思和知識點,來呈現自己的想法。
學校針對孩子教育問題,在教法上做出了改變。
但又有多少家長懂得這個道理,都認為與成績無關的,就是沒用!
學校的改變,被我們吐槽無用!
現在想一想?
我們家長在教育上就沒有問題麼?

最後,總結一下吧!

林小英教授作為頂級學府的專家教授,她的職責就是研究教育問題,給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可行性建議。

所以林小英教授可以說學校教育有問題。

但這話不是說給我們聽的,不適合我們單個個體。
我們更應該聽的,是林教授說的脫嵌
就是在面對外因時,我們家長從內應該如何改變,從而不過度嵌入!

推薦一套李永樂老師的書
《跟著實驗學物理》
他用一個個簡單的小實驗,帶孩子認識初中物理必學的聲、光、電、熱、力、磁六大板塊。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讓孩子在小學提前學物理,那麼這套書正適合你。


因為這套書把初中物理的核心考點,用孩子容易理解的實驗方式呈現出來,能讓孩子很好的打基礎。


這是李老師的新書,王叔昨天剛拿到,今早就讓小小喵揹著去上學了。

你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