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充電寶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存在,相關事件就像連續劇一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月10日左右,北京多所高校釋出通知,建議師生暫勿使用羅馬仕20000毫安充電寶,因其更容易發生爆炸現象[1]。
6月14日,羅馬仕釋出公告,稱“相關資訊在傳播過程中存在偏差,導致公眾產生誤解”[2],緊接著在6月16日,羅馬仕又宣佈召回三款共計約49臺充電寶[3],另一家充電寶廠商安可創新也於6月20日釋出公告召回約71萬臺充電寶[4]。
6月26日,中國民用航空局釋出緊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5]。
一連串事件徹底引起了大家對充電寶的關注。為什麼要召回,是充電寶突然不安全了嗎?
充電寶的風險,不止電芯
兩家提到充電寶產品召回的企業,羅馬仕和安克創新,都在本次召回公告中提到召回原因是電芯問題。
安克的說法更為詳細,指出“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存在未經批准的原材料變更,這可能導致極少數產品在長期迴圈使用後隔膜絕緣失效,進而引發過熱甚至燃燒的安全隱患”[4]。
電芯,其實就是電池,具體到充電寶上就是鋰離子電池,是充電寶的能量轉化及儲存單元,主要組成部分為正負極、隔膜、電解液和外殼[6]。在充電時電芯會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而放電時化學能又轉化為電能。
電芯內部由外界熱擾動引起的能量異常轉化,是移動電源火災事故的根本原因。溫度升高時,電芯內部會發生一系列反應,使得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引起溫度進一步升高併產生可燃性氣體,進而引發自燃甚至爆炸[6]。


充電寶最初的產品概念就是將控制電路與AA電池拼湊在一起,後續產品形態越發成熟,但工作原理並無本質變化[7] / Medium
什麼情況下會更容易使得這種異常轉化發生?研究者總結了六方面的原因:熱穩定性、負極析鋰、正極金屬異物、隔膜瑕疵、設計/製造缺陷和極片變形等[8]。安克創新的公告中提到的隔膜絕緣失效,就屬於隔膜瑕疵。
有些風險點是鋰電池的性質導致的,無法百分百排除風險。例如電池在經歷過充等情況後,鋰離子可能在負極表面還原成鋰金屬,形成枝晶刺穿隔膜,進而誘發電池內短路導致危險事故[9]。
即使如此,廠商也有儘可能降低風險、減少損害的措施,例如用導熱膜對電芯進行導熱,延緩電芯溫度上升;或是電芯間加隔熱膜,在異常情況發生時儘可能延緩電芯之間的熱失控蔓延等等[8]。
另外一些風險點則可以在生產過程中做出最佳化以儘量避免,例如透過改進電池材料以提高充電寶的熱穩定性,加強過程檢測以發現切片毛刺、塗布誤差、金屬異物等問題並及時排查等等[8]。
可是,以上種種最佳化措施,都需要金錢和人力成本的投入。當電芯廠家為了壓縮成本,佔領市場,就容易出現安全問題頻發的劣質電芯。


大街上觸手可及的共享充電寶雖能在緊急時刻為人們解燃眉之急,但背後潛藏的劣質電芯隱患卻不可忽視 / 圖蟲創意
當然,想要壓縮成本的可不只是電芯廠家,充電寶生產商同樣有機可趁。
現有文獻表明,即使鋰離子電池符合安全標準,依然可能出現隨機小機率的自引發熱失控,例如電池老化引起的內短路[8]。
充電寶由電芯、印刷電路板(PCB) 和外殼三部分構成,當電芯出現起火風險時,印刷電路板和外殼就將成為抵禦風險的防線。
印刷電路板一般由充電管理模組、升壓模組、保護模組以及電量指示模組組成,可以規範充放電過程中的電壓及電流,並針對過充、過放、過流及短路起到保護作用。外殼則有著保護內部元件及散熱的功能,並且在出現意外時起到阻止火災發展及爆炸的作用[6]。
同時,印刷電路板工作時本身就會釋放大量熱量,是引發電芯事故的不穩定因素,所以它需要廠商針對其上的電子元件做出合理佈局,才能儘可能減少充電寶自燃風險。


由於鋰離子電芯較強的熱不穩定性,其高危險性仍然是世界性難題[6],這也是充電寶生產商本該預料到的產品安全性的問題 / 圖源博主@大寶貝(已取得授權)
但實際上,部分廠商在非電芯部分上依然有偷工減料。例如今年針對某品牌召回批次的充電寶的拆解影片就發現,該充電寶不存在電池溫度保護(NTC熱敏電阻),電芯與外殼間沒有緩衝材料、減震緩衝措施較差,且外殼並沒有使用阻燃材料,會持續燃燒[10]。
所以,充電寶的安全隱患並不完全是電芯供應商的鍋,並不是“你一說,我驚訝”的偶發情況,充電寶行業存在長期的、系統性的產品風險。
3C認證,到底是什麼
2021年電子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顯示,移動電源在2019-2021年三年間抽查不合格發現率為39.7%、19.8%、25.0%[11]。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又抽查了88批次移動電源產品,其中33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率達到了37.5%[12]。
可以說,充電寶行業一直埋著隱形炸彈,直到最近的風波引來了官方的強制措施。
2023年8月1日起,指定認證機構開始受理充電寶CCC認證委託,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註認證標誌的充電寶,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13]。
這個3C認證,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英文縮寫,也就是“中國強制性認證”的意思。其基本規範、認證規則由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併發布,針對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的產品,廠家需委託指定認證機構進行認證,認證透過並標註認證標誌後,方可流入市場[14]。


若懷疑3C標識造假,可以在國家監督管理總局全國認證認可資訊公共服務平臺輸入認證編號查詢真偽 / 浪潮工作室
充電寶是如何獲得3C認證的呢?
2015年,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就釋出了《行動式移動電源產品安全認證規則》,針對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產品,其認證模式為“產品檢驗+初次工廠檢查+獲證後監督”,產品檢驗的樣本採用送樣原則,由申請人負責將樣品送到指定檢測機構[15]。
或許是因為這種送樣方式廠家可以鑽的空子比較大,存在認證樣品是一套,實際生產產品是另一套的可能,所以今年的5月6日,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又釋出了新通知,將充電寶3C認證過程中的實驗樣品由原來“企業送樣”調整為“生產現場抽樣”[16]。
可以說,關於充電寶的3C認證越來越嚴格,也凸顯了官方對充電寶行業安全性的重視。
在這次風波中,還有網友提到,充電寶上的3C認證是24年8月才要求強制新增的,很多之前生產的充電寶也是品牌充電寶,上面還有CE等認證標誌,能不能也將這種列入可允許的範圍內。
答案是理論上來說CE等國外地區標誌有一定參考意義,但現實操作上將這些標誌納入考量很困難。
以CE認證為例,它表明製造商已評估該產品並確認其符合歐盟的安全、健康及環保要求,但屬於企業自我宣告,在產品上加貼CE標誌無需取得許可證[17]。


充電寶包裝或機身上的複雜圖示容易讓消費者感到困惑 / 圖源博主@被快樂星球開除了(已取得授權)
歐盟並不存在專門針對充電寶(移動電源)的檢測標準,在產品在加貼CE標誌於歐盟銷售前,一般要由第三方機構進行RoHS(重金屬是否超過最大允許量)、LVD(是否存在漏電、絕緣等安全性問題)、EMC(對其他電子裝置是否有干擾)等測試並出具檢測書[18]。
而我國對充電寶的3C認證則由指定檢測結構針對充電寶的各類性質,尤其是安全性進行認證,實際認證包括容量試驗、短路試驗、熱濫用試驗、過充電試驗等二十餘個檢測專案[15],可以說和CE標誌的標準不同,但並無高下之分。
並且從法律適用角度來說,CE標誌只有當產品在歐盟地區銷售時才有效力,才存在追責,如果一個廠家印了CE標但卻只在中國地區銷售,那這個標誌就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任何機構會去查廠家是否真的按照歐盟標準制造了相關產品。
而民航的特殊性,又使得航司對充電寶的使用特別敏感,這才有了民航對充電寶3C認證的強制通知。
充電寶,不應該成為艙室中的炸彈
在本次的3C認證之前,充電寶在民航中其實就有所限制,例如2014年就有公告提到充電寶不能託運、飛行過程中不能充電或開啟、嚴禁攜帶額定能量超過160Wh或額定能量未知的充電寶等[19]。
為什麼航司對充電寶要求如此之多?這和鋰電池的特殊性質以及飛機升降過程中的環境變化有關。
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且熱失控時內部會引發一系列放熱的化學反應,加劇溫度上升形成惡性迴圈,且這些化學反應還可能產生易燃有毒氣體,高溫下電池閥門產生的間歇性電火花放電可能點燃這些氣體,進而引發爆炸[20]。
所以鋰電池易燃且燃燒速度很快,從徵兆到爆炸留給人反應的時間很短,偏偏烈度又相對較高,所以一旦引發事故,情況往往比較危險。


充電寶出現鼓包、發熱、異味、漏液或斷電等異常情況,需要立即停止使用,遠離易燃物 / 圖源博主@momo(已取得授權)
而飛機的升降過程,又偏偏導致充電寶更容易發生事故。
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過程中,機艙外的氣壓和氣溫會經歷逐漸降低、復又回升兩個階段,為了保證艙內乘客不至於窒息冰凍,飛機的加壓器和空調就要隨時做出調整[21],這種變化對乘客而言可能只是體感上的不舒服,但持續變化的氣壓和溫度對充電寶裡的鋰電池來說可是敏感因素。
一旦在這種不穩定的環境中使用充電寶,又真的不小心引發爆炸,這在飛機狹小的機艙中無疑是極大的安全隱患。想象一下,你在11000米的高空中,機艙外是隻有海平面1/5的大氣壓強和-40°C的空氣溫度[22][23],機艙內是冒煙自燃產生可燃氣體即將爆炸的充電寶,真真算得上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所以,為了安全,民航頒佈這樣的措施也能夠理解。目前的強制措施也只侷限在充電寶無3C不可上航班,範圍並未擴大化。
例如,有博主27日提到虹橋機場安檢人員告知他影視裝置的原廠電池無3C不能上飛機,後續機場稱系基層安檢員錯誤理解條規,備用電池依然能帶上飛機[24]。
7月1日12306客服對北京青年報的回覆也表示,無需3C認證也不看品牌,只要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的充電寶都可以帶上鐵路[25]。


在交通樞紐(如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的候車區、餐飲區等公共區域,通常部署有移動裝置充電服務 / 圖蟲創意
而相對的,官方也在繼續跟進對充電寶產品的整頓。
工信部今年6月提出擬製定移動電源強制性國家標準,其中就既包括電池安全的關鍵材料要求、移動電源老化後的安全性,也包括對充電寶關鍵生產過程工藝的要求和智慧監測的要求[26],從全鏈條上加強了對充電寶產品安全的監管。
對於手機不離身且電量總告急的普通消費者而言,下次買充電寶前,不妨多花兩分鐘做做功課,看看有沒有CCC標誌。畢竟,安全感不應該只來自於“電量滿格”,更應該來自於“用得放心”。
圖片編輯 / 章魚
稽核編輯 / 三二
內容編輯 / 懶羊羊

[1]微博財經.(2025).北京多所高校停用羅馬仕充電寶 校方回應:為了安全考慮
[2]ROMOSS羅馬仕.(2025).公開宣告
[3]羅馬仕.(2025).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分羅馬仕牌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型號移動電源
[4]安克創新.(2025).「產品召回公告」安克創新主動召回部分批次基礎款移動電源
[5]中國民用航空局.(2025).民航局:禁止旅客攜帶無3C標識及被召回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6]黃國忠, 丁潔, 謝志利, 謝婷, & 楊曉. (2016). 基於模糊綜合評判的移動電源火災風險分析. 工程科學學報, 38(10), 1482-1488.
[7]Medium.(2018).History of the Power Bank
[8]王莉, 謝樂瓊, 田光宇, & 何嚮明. (2021). 鋰離子電池安全事故: 安全性問題, 還是可靠性問題. 儲能科學與技術, 10(1), 1-6.
[9]張劍波, 蘇來鎖, 李新宇, 葛昊, 張雅琨, & 李哲. (2016). 基於鋰離子電池老化行為的析鋰檢測. 電化學, 22(6), 607.
[10]Bilibili@究物研社. (2025). 【全網獨家】羅馬仕充電寶 所有召回型號評測拆解,過於離譜!
[11]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2). 2021年電子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
[12]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4). 2023年電線電纜、水泥等31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
[1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3).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對鋰離子電池等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的公告
[14]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022). 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
[15]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2015). 行動式移動電源產品安全認證規則
[16]中國新聞週刊. (2025). 充電寶“召回潮”,國家出手了
[17]Europa. (2025). CE marking
[18]Compliance Gate. (2025). Power Bank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in the EU: An Overview
[19]中國民用航空局.(2014).關於民航旅客攜帶“充電寶”乘機規定的公告
[20]中國應急管理.(2024).易燃難撲救!鋰電池起火防範小貼士.湖北應急管理,(10),70-71.
[21]中國民用航空局.(2015).適宜的客艙壓力和溫度
[2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2). The airliner cabin environment and the health of passengers and crew.
[23]ASHRA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1999). Aircraft. Chapter 9 in 1999 ASHRAE Handbook: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Atlanta, GA.
[24]澎湃新聞.(2025).無3C標識的相機電池能否上飛機?上海機場回應
[25]北京青年報.(2025).充電寶上高鐵要符合哪些條件?國鐵集團回應
[26]工信部鋰離子電池及類似產品標準工作組.(2025).工信部:擬製定移動電源強制性國家標準


推薦閱讀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餘梓涵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後臺回覆“招聘”即可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