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娃,問我要給零花錢,給了三個月,發現大問題……

今年三月的時候,牛牛申請要零花錢了。我和老周拿不定主意,小學三年級的娃每週給多少零花錢才合適,發了微博和朋友圈問大家,收到幾百條回覆,老母親們很熱心給我分享孩子的零花錢金額和使用情況。
我認真看完每一條留言,結合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情況和深圳消費水平,最後決定,每週給牛牛20元零花錢。零花錢完全由他自己支配,我和老周很少過問,只提了一條,不要買垃圾食品
到目前,牛牛已經領了三個多月的零花錢,和大家嘮嘮,他使用零花錢的情況,給娃零花錢會不會養成亂花錢的毛病,零花錢怎麼給才對?
小學生有必要給零花錢嗎?
有一條這樣的評論,家裡啥都不缺,需要什麼跟家裡說就行了,給孩子錢幹嘛?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養成亂花錢的毛病,從來不給零花錢。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事實上,父母如果一直不願意跟孩子談錢,不利於孩子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小學生有自己的社交,孩子們會結伴玩耍,買點小零食、玩具、卡片、互送禮物等,如果孩子沒有零花錢,很難融入社交圈子,自尊心受創,在小夥伴們面前表現自卑,還可能會受到排擠。
如果孩子沒有可支配的錢,就會想方設法弄錢,比如偷偷拿父母的,拿同學的,還看過很多這樣的帖子,小學生偷偷繫結父母的銀行卡,刷幾千上萬塊買遊戲裝備;小學生重金給主播打賞XX萬的~
童年時期金錢方面匱乏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安全感和正確的消費觀,對金錢患得患失,看得太重,容易走向極端,要麼過分節省要麼花錢如流水。
零花錢要怎麼給才對?
大家的給法多種多樣,主要有三種形式:
有固定時間給的,比如每天5元、每週20元、每月100元,直接給孩子現金或者在孩子電話手錶設定金額支付限制;
不固定時間給的,給一筆固定金額的零花錢,現金或轉賬到孩子的電話手錶,等孩子花完再給;
③不直接給,而是讓孩子透過做家務、考試獎勵來賺取零花錢
我每週給牛牛固定20元零花錢,給的現金,人生第一次擁有自主支配的零花錢,小子興奮得很,每週都會把錢花光光,一分錢不剩
導致偶爾買點什麼大件東西,比如送同學生日禮物,錢不夠,就從過年紅包裡掏一點出來,這兩年他的壓歲錢加起來有9000多元,分了一部分出來做日常零花。
畢竟是小孩子,牛牛也會經常買些不實用的小東西,有一段時間他迷戀盲盒、卡片,每週花光零花錢買一堆卡片,後面他看著積攢的一堆卡片,覺得也就那樣。
我也會跟他分享購物經驗和建議,哪些錢白花了,怎麼合理規劃使用零用錢,零花錢是自己的,花得冤枉了,他也很心疼,在失誤中總結,慢慢變得精明瞭。
我不贊成家長在金錢上給孩子使絆子,要求孩子達成什麼目標,或者每做一樣家務才能換取多少報酬。把親密的親子關係變成利益交換關係,一方面孩子會變得唯利是圖,價值觀扭曲;另一方面家務是全家的,孩子作為家庭成員,有義務分攤家務,而不是給錢才做家務。
在參與家庭勞動中,孩子做知道家務事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培養付出和感恩的品質,自己也能體會到勞動帶來的快樂。
用錢刺激孩子學習,考好了獎勵,雖然有短期效果,但不能真正內化為孩子自己的品質,長期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內驅力,覺得自己是為了錢才學習、幹家務的。
實在想讓孩子體會勞動獲取報酬的,有很多方法,比如幫爸爸洗車、把這筆付給別人的洗車費用,讓孩子賺了;給媽媽拿快遞,或者讓孩子定期把閒置的玩具和繪本,拿出跳蚤市場出售。
但前提是,孩子本身該給的零用錢,要無條件滿足,大大方方地給,再教孩子怎麼樣用勞動換取更多的錢。
零花錢怎麼花?
定時定量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知道零花錢是有限的,花完就沒有,只有精打細算,合理規劃才能買到更多的東西,比如買東西貨比三家,覺得東西貴了要講價;每週或每月領一次零用錢,要合理分配,不然碰到喜歡的東西,一下子把錢花光了,就得要等到下次零花錢發放日了。
牛牛在當了一段時間“月光族”後,也開始慢慢存點錢了,現在每週能存個兩三塊錢。結合我們的經驗,可以分賬戶管理合理規劃零用錢,比例可以和孩子商量,孩子滿意了執行力也會更強:
01
吃喝玩樂40%
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玩具、文具,小零食飲料等,但不能吃垃圾食品;
02
人情往來20%
和朋友分享,互送禮物、禮尚往來,給家人的禮物等;
03
存款金20%
這部分存起來,沒有重要的大事不能動,金額多了,可以教孩子理財,錢生錢,培養孩子儲蓄習慣和理財能力;
04
備用金20%
錢不夠用了,取備用金支撐一下,直到下次發零用錢的時候;
鼓勵孩子記賬,然後每個月覆盤回顧。哪些錢花得值得,哪些錢白花了,存了多少錢,理財收益有多少,有覆盤,孩子才能清楚看到錢去哪裡了,根據覆盤結果,調整下個月的消費和比例,避免花錢無節制、衝動消費
零花錢的額度和發放頻率不是一成不變,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去調整,孩子小的時候,自控能力差,可以每週發放一次。培養管理零花錢的能力,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後,可以增加零花錢,或每月發放一次。
至於有些人擔心給零花錢會養成孩子亂花錢,根本不用有這樣的顧慮,每週二三十零花錢,就是我們吃碗麵、吃個快餐、一杯奶茶的錢而已,又不是幾百上千元。這筆對大人不值得一提的小錢,卻是孩子的底氣,還有培養正確消費觀和理財能力的資本。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一句話:“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教會孩子合理分配金錢,也並不是指望孩子學到什麼高超的財商能力,賺大錢,而是培養ta對生活的掌控感,不容易被金錢裹挾,保持平常心和責任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