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金的價格一飛沖天,頻頻衝上熱搜。
4月22日,受中美關稅戰影響,避險資金持續湧入黃金市場,國際金價一度飆升至每盎司(約28.35克)3500美元(約合2.7萬港元),刷新歷史新高。

圖源:星島頭條
這樣的金價水平,讓許多早年購入黃金的持有者蠢蠢欲動,紛紛趁高位出手套現,場面相當熱鬧。
港人排隊賣金
4月22日至23日,以高價回收聞名的中環忠記金行出現排隊盛況。
高峰時約有超過20人等候交易,並且人群從排隊到完成交易至少要花費一個小時。

圖源:香港01
據悉,該店當天的黃金買入價為每兩3.04萬港元至3.06萬港元(在香港,1兩約37.5克),較市面某些連鎖金店還要高出約1%,因此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賣金。

圖源:香港01
老闆表示,金行近日來人流不斷,每天回收的黃金價值動輒幾千萬元,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
隔壁金店也因交易太火爆而一度“彈盡糧絕”,店內現金盡數耗盡。

圖源:星島頭條
賺麻了
不少市民趁這次金價暴漲,紛紛將自己手裡的黃金置換成現金。
一位港女拿著自己在1970年代購入的黃金去金店回收,直言購買當年每兩才800港元,如今每兩已漲至3萬港元,價格翻了整整37倍!
真的是賺麻了!

圖源:香港01
還有市民早年以不到1萬元的價格購入黃金,現在以高價售出,每兩淨賺逾2萬元。
他們普遍認為,此番金價暴漲十分罕見,並且不知道這波漲勢會持續多久,所以現在賣出之前低價購入的黃金十分划算。

圖源:星島頭條
其中最貴的一宗交易,是一位市民帶來一隻重達3公斤的“金兔”,價值超過200萬港元,讓老闆印象深刻。

圖源:香港01
可以說,黃金的保值能力在這波行情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說到買金,圈妹給大家科普一下。
在香港,黃金交易一般以“兩”為單位,一兩約為37.5克(與內地1兩50克不同)。

圖源:香港文匯網
買金時,金價的計算通常為:重量×當日金價+2%佣金+手工費。如果是定製的金飾做工太複雜(比如上面那隻金兔),手工費就會貴一點。
而在賣金或以舊換新時,香港的金店每天都會公佈回購價格,按重量×當日金價來計算,同時要扣除部分佣金和手工費。(相比之下,內地的大部分金店在回購時則不會額外收佣金)

圖源:網路
所以有一種說法就是,如果以投資為目標,購買金條或金粒則比花紋複雜的首飾更划算(首飾更多是兼具佩戴與收藏功能)。
這類投資型黃金通常加工費用低,轉手變現也更為便捷。

圖源:網路
內地客來港買金
而這股黃金熱潮,也吸引了不少內地遊客專程來港淘金。
對他們來說,在香港買金不僅是一次“避險投資”,也是旅遊中不可缺少的“傳統專案”。

圖源:網路
資料顯示,以人民幣計價的現貨黃金自年初以來已經累計上漲近三成,接近去年的全年漲幅。
在價格方面,目前內地金價普遍為每克1055元人民幣左右,而香港則約為每克980港元,同時多家店鋪還推出95折優惠。
按此折算,內地遊客來港買金每克可節省約130元人民幣。

圖源:星島頭條
有男士帶著女朋友來港挑選結婚“五金”,他們認為,相比之下香港比內地划算許多。
並且他們直言,與其買動輒上萬元的奢侈品牌,不如投資黃金飾品更有價效比。

圖源:香港新聞網
也有遊客表示,普通人難以參與大額金融投資,而黃金飾品既可保值,又可日常佩戴,是非常實用的理財方式。

圖源:香港01
對於這波金價的飛漲,
摩根大通甚至大膽預測,2025年的金價可能會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

黃金的價格持續走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全球市場對經濟和地緣局勢的不安情緒。
當避險情緒升溫,黃金作為“硬通貨”的吸引力自然水漲船高。

圖源:橙新聞
並且,因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之後的一系列政策動搖了美元資產作為傳統避險資產的地位,黃金作為“硬通貨”的價值正被重新評估。
眼下假期將至,預計又將迎來新一輪“黃金潮”。
那麼這個五一,你會來香港買金嗎?


本文作者

*影像影音及新聞資料來自網路,本文由港漂圈原創,本文圖片影音及文字僅作分享,不作為商用,轉載請聯絡港漂圈公眾號(ID:gangpiaoquan)
參考資料:
1.《特稿:金價衝高 五一來香港還買金嗎?》,香港新聞網,2025-4-23
2.《金價飆升│ 市民搶放金套現 金行大排長龍:日收幾千萬金 飯都唔得閒食》,星島頭條,2025-4-23
把港漂圈設為星標,就不會錯過推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