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興華
· · ·
利息又又又又降了,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10個基點,另外6家國有大行以及招行等股份行宣佈下調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下降至0.95%。這樣一來,銀行的淨息差收窄趨勢稍稍緩和,可以喘口氣了。
而最近的銀行圈,在集中甩賣不良資產包,已經單單五月份(截至5月17日),已有超15家機構掛牌超50筆不良資產轉讓專案。
在今年上市銀行的一季報中,城商行和農商行淨利潤增長較多,而股份行和國有大行的淨利潤甚至過半都是下滑的,看來還是船小好調頭。
其實,銀行們在去年開始就有了危機感,高層頻繁換人,洗牌後到底能不能穩住,用不了多久就能驗證。
1.
/ 淨息差收窄+不良資產包,
銀行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
昨天,銀行的又又又宣佈利息降了。
首先,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降息如期到來。
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10個基點,分別為3.0%、3.5%。這是自2024年10月以來,時隔7個月LPR再度降息。LPR下降後,不僅企業的貸款利率會同步下降,個人的房貸利率、信用貸款等利率或將同步下降。
同時,6家國有大行以及招行等股份行宣佈下調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下降至0.95%。
六大行不約而同地,在5月20日更新了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表,三個月、半年、一年、兩年整存整取掛牌利率分別為0.65%、0.85%、0.95%、1.05%,均下調15個基點。三年、五年整存整取掛牌利率分別降至1.25%、1.30%,均下調25基點。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1%下降至0.05%,下調5個基點。

此前,銀行的淨息差已經在持續收窄。
5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的2025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商業銀行淨息差進一步收窄至1.43%,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9個基點。
這次透過存款降息對沖LPR下調對銀行的影響,也是為了讓銀行們能緩口氣。
中金公司的研報表示,靜態測算顯示,本次 LPR 下調及存款利率調降對銀行息差、營收、利潤的影響分別為上升7個BP、3個 BP、6個BP,綜合來看對銀行的影響偏正面。
另一方面,銀行們都在急著甩賣不良資產包。
4月28日,建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行掛牌轉讓2期個人不良貸款,第1期主要為個人經營性貸款,涉及未償本息總額3927.92萬元,第2期則為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涉及未償本息總額7682.86萬元,均將於5月15日開啟競價,起始價分別為494.82萬元、844.74萬元;同日,建設銀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分行掛牌轉讓2期個人經營性不良貸款,涉及未償本息總額3716.28萬元,起始價為363.32萬元。

另外,平安銀行武漢分行於5月12日開啟個人消費貸批次轉讓競價,掛牌起始價為180萬元,加價幅度10萬元,涉及借款人507戶,未償本息總額1.77億元。要知道,平安銀行在2025年已經發布了5批轉讓公告,轉讓價格最低居然打到了0.2 折。
中信銀行石家莊分行將於5月7日掛牌轉讓未償本息總額7526.99萬元的個人消費貸,起始價為484萬元。
還有北京銀行,在4月末出讓的個貸不良資產包主要以個人消費貸款為主,資產包規模相對較小,未償本息總額在1-2億元左右。
除了上面這四家之外,興業銀行、中原銀行、河北銀行、蘭州農商行、深圳南山寶生村鎮銀行等多家銀行總行或分行,都在四月和五月陸續掛牌轉讓不良貸款。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單單五月份(截至5月17日),已有超15家機構掛牌超50筆不良資產轉讓專案。
不過,總的來說,風險還是在可控範圍內。
截至2025年一季末,在42家上市公司中,有16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維持在1%以下,其中,成都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最低,為0.66%,其次是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和常熟銀行,不良貸款率均為0.76%。而不良率最高的前三名,蘭州銀行、鄭州銀行和青農商行,也分別只有1.81%、1.79%和1.77%。
2.
/ 一季度財報交作業:
城農商行增長,大行穩健 /
根據上市公司財報資料顯示,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營收1.45萬億元,同比下降1.72%;實現歸母淨利潤5639.79億元,同比下降1.2%。
其中,從淨利潤來看,城商行和農商行增長最高。
在城商行中,杭州銀行、青島銀行、齊魯銀行分別增長17.3%、16.28%和15.69%。

淨利潤增速能超過10%,這在銀行中還是相當給力了。
在農商行中,僅有常熟銀行一家淨利潤增長超過一成,達到13.41%。

相比之下,小行業績增長不少,大行反而有所下滑。
9家上市股份行中,有5家淨利潤增速為負數,跌得最厲害的華夏銀行下滑了13.89%。

而六大行雖然相對比較穩健,也有4家錄得下滑,只有農行和交行還是增長的。

但這停滯的增長,並沒有影響銀行板塊的炙手可熱,從去年漲到現在,股價屢創新高。而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銀行股都是橫著波動小,漲也漲不起來。
為什麼現在資本對銀行一下就上頭了?這裡,主要還是因為利率降得太狠,顯得銀行五六個點的股息率相當划算了。
咱就說,以前存三年五年定期,好歹利息還能有小几十個點,九十年代的一年期定存甚至有10%之高,現在呢,放五年也拿不到十個點,落差就太大了。到了前年去年,利率低下來,機構就開始悟了,銀行股不用漲,持有領分紅都能追上那些債券,風險還小,因為近些年銀行股就沒有暴跌過。尤其是險資,一通配置銀行板塊。以前的險資,可是大比例持有不動產的,這幾年都在著急換風險低的,可不就銀行最穩了。
去年年初至今,42家上市銀行,只有2家股價下跌,分別是鄭州銀行和蘭州銀行,剩下的40家上漲的銀行,最低的是西安銀行只漲了12.51%,最高的是上海銀行,漲幅高達103.23%,其他的銀行漲幅集中在40%-60%之間。

今年年初至今,42家上市銀行,有3家股價下跌,分別是鄭州銀行、蘭州銀行和平安銀行,跌幅分別是2.96%、2.32%、0.52%。
看來,鄭州銀行和蘭州銀行這兩家是不在機構連續加倉的池子裡了。
鄭州銀行曾在兩年前經歷了一波大換血。在2023年4月,原行長趙飛昇任了董事長後,行長之位空缺了半年之久,直到11月才由郵儲出來的李紅空降擔任。同時,這期間鄭州銀行的原副董事長兼董秘夏華、原副行長富春喬、孫海剛、郭志彬、原行長助理劉久慶和李磊等高管先後離任。
不過,換了人上,看來是沒能拯救業績和股價的雙疲軟。
3.
/ 整個銀行圈
正在經歷加速換帥潮 /
除開鄭州銀行,整個銀行圈都在經歷一批加速換帥潮。
就拿最近的一個月來說,中行和光大分別換了業務線的總負責人,四川新網銀行和廣發銀行換的是董事長。
近日,中行廣東、福建兩地省分行相繼換帥。
中銀金科黨委書記柯建勳執掌中行第一分行——廣東分行,接棒寧效雲;此外,福建分行行長黃新斌擬任總行巡視組組長;總行方面,財務管理部總經理董宗林退休,由部門副總經理文棟主持財務管理部工作,中行江蘇分行副行長江東擢升為總行渠道與運營管理部總經理,同時,總行行政事業機構部總經理王曉卓補位黃新斌掌管福建分行。
另外,光大也把業務線的老總換人。
5月1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釋出任職資格批覆顯示,北京金融監管局核准了廖偉煜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的任職資格。
在就任新職前,廖偉煜擔任光大銀行總行辦公室總經理。據過往新聞資料,廖偉煜此前於2014年12月任光大銀行南昌分行副行長,2018年10月任光大銀行西安分行行長,2019年末調任總行,後任行總行辦公室總經理。約在今年年初,廖偉煜由光大銀行總行辦公室總經理履新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彼時還待監管核准),此後光大銀行總行辦公室總經理一職由光大銀行呼和浩特分行紀委書記譚振波接任。
遠一點,廣發銀行和四川新網銀行則換了董事長,估計中高層的調整也在路上。
本月初,廣發銀行召開第十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選舉蔡希良為該行董事長;同日召開的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蔡希良、藺雪冰為該行第十屆董事會董事。上述任職資格尚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核准。
同時,四川新網銀行原董事長王航已於去年不再擔任該行董事長等相關職務,大股東新希望集團提名了原上海華瑞銀行行長朱韜為董事、擬任董事長。
從去年開始,銀行已經迎來高層集體大變動,董事長行長換人,接著高管甚至中層幹部都加入調整的行列。
2024年,6家國有大行中,多家銀行董事長、行長以及副行長髮生了變動,一部分人是到齡退休,更多的是工作調動。

在這五家之外,郵儲銀行在2024年沒多少高層變動,就今年1月初,鄭國雨被選舉為郵儲銀行董事長這一個重大變動。
國有大行密集換人,區域性銀行的高層變動就更多了,從董事長到行長,放眼望去盡是新領導班子:

▲圖片來源:金融界
國有大行和城商行主要是換屆,還不算動得太狠的,民營銀行的高管卻也三天兩頭換。據統計,全國已開業的19家民營銀行中,近80%出現過行長變更,部分銀行甚至經歷了三次以上換帥(比如遼寧振興銀行,7年內就換了三個行長),去年至今就有10家銀行更換過高管。

KTV裡的“換一批”,在銀行高管裡也喊起來了。
參考資料:
《低至0.4折!銀行加速出清信用卡不良資產》,國際金融報
《降息來了!你少還多少房貸,又少了多少存款利息》,經濟觀察報
《10家民營銀行高管變更 華瑞銀行董事長目前暫缺》,21世紀經濟報道
爆料請聯絡八妹微訊號:bamei2016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八妹的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及評論哦~
—end—
金八傳媒往期獲得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