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開始官宣:結婚要發錢了,生孩子發更多

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哈哈哈。
週末一個大家比較關注的事:
各地開始發放婚育補貼
其實還是生育補貼的一部分:
結婚當然就是瞄準了頭胎生育率。
看看補貼政策:
最高4萬
廣州市某街道,雙方初婚維持一年,獎勵2萬,如果雙方都是當地戶籍,獎勵4萬。
同時還有生育補貼:
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分別可獲得1萬元、2萬元、3萬元的獎勵。
也就是說:
如果當地兩個年輕人初婚生了三個孩子,可以獎勵10萬。
哈,這個獎勵也有點,不太多吧。
現在的婚育成本遠不止這些,不過呢,比起其他地方,4萬的結婚補貼還是多的。
我們看其他地方:
紹興每對在當地登記結婚的夫婦提供價值1000元的禮包。
衢州,對在當地初次登記結婚且女方年齡在25週歲及以下(至少一方為常山戶籍)的夫婦,給予1000元獎勵。
呂梁,對在當地初次登記結婚且女方年齡在35週歲及以下的夫婦,發放1500元獎勵金。
這獎勵不多,限制條件還挺多。
其實呢:
想結婚的不給錢也會結,不想結或者結不起的這點錢沒啥意義
當然可以理解有關部門的心情,比較著急,看下歷年結婚人數:

一直在下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人口趨勢
我們看結婚登記開始快速增長開始於2004年,在2014年達到巔峰,為什麼會出現結婚高峰?
因為1980-1990正好是第三波生育高峰,時間往後撥24年正好對應結婚高峰。
按照這個邏輯:
2024年往後撥24年正好是2000年,90-00後大家都知道的政策,早就沒有人口高峰了。
從人口趨勢來看,下降的現象是正常的。
2、經濟壓力
因為房價飆升,男女比例失調等原因,房子和彩禮的問題,成為年輕人結婚路上最大的兩隻攔路虎。
我們看結婚登記的走勢:
2016年之後迅速下滑比上升趨勢陡峭,而且一路跌破千萬
2016年發生了什麼事情?
大家都知道,房價翻番,很多年輕人全款變首付,首付變廁所,沒辦法只能推遲結婚計劃。
而且農村地區因為重男輕女的原因,導致男多女少,進一步推高了彩禮價格,也讓結婚成本更加難以承受。
3、觀念變化
從發達國家以往的經驗可以得出:
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靠個人就能過上正常生活的話,結婚和生育一定是會下滑的。
以前生產力低,大家都窮,所謂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現在個人只要肯努力,幾乎不存在穿衣吃飯的問題了,當然要找個喜歡的,而不是隨隨便便進入婚姻。
所以,這個事情急不得:
只能慢慢打造婚育友好型社會了
一方面,在經濟上多補貼,在政策上多支援,在就業上多傾斜,減輕年輕人的婚育壓力。
另一方面,在觀念上也要多宣傳,現在年輕男女對立比較厲害,男女之間誰也看不上誰,戀愛都不談了。
其他的,只能交給時間了。
重磅會議的幾個沒想到。
四月重磅會議召開,作為評估外貿形勢並制定對沖政策的重要視窗,這次會議比起預期顯然是保持了定力,沒有大規模刺激,有點讓人想不到。
但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新的提法和亮點:
我們整理出10個,大概能看出未來的政策脈絡。
可以繼續閱讀:會議的幾個想不到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憋了三個大招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情況比較罕見

500個點贊局勢
接下來最關鍵

閱讀10萬+   深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