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36天
CNN審查社交媒體記錄發現,美國國務院代理公共外交副國務卿達倫·貝蒂(Darren Beattie)刪除了多條推文,其中包括針對國務卿魯比奧的侮辱性言論和激烈攻擊。儘管貝蒂仍保留了部分最具煽動性的帖子,但他似乎有意清除了對魯比奧的批評內容。貝蒂此前的推文顯示出對魯比奧的強烈敵意,特別是在魯比奧支援認證2020年大選結果並譴責2021年1月6日國會騷亂後。一條被刪除的推文還指責魯比奧批評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採取的行動。

圖片來源於網路

哈佛大學週一宣佈暫時凍結招聘,理由是面臨“重大財務不確定性”,正值特朗普政府加強對高校聯邦資金的審查。校領導層在發給教職員工的通知中表示,此舉旨在“保持財務靈活性,直到我們更清楚聯邦政策變化的形態,並能評估其影響範圍”。該決定是在特朗普政府上週五撤銷哥倫比亞大學4億美元聯邦撥款和合同之後做出的,理由是該校未能有效應對校園反猶事件。哈佛目前也正接受政府調查,涉及其在2023年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對校園反猶主義問題的處理。兩所學校此前因應對校園內反戰及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受到了國會共和黨人的強烈批評。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股市週一繼續大幅下挫,創下今年最糟糕的一天,投資者對關稅政策及潛在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上週,美股已經歷劇烈震盪,主要股指周跌幅均超2%,標普500指數下跌3.1%,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單週跌幅。儘管特朗普對部分關稅政策進行了調整和推遲,但他在週末接受採訪時並未排除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令市場情緒惡化。週一,道瓊斯指數下跌890點(約2.1%),標普500指數下跌2.7%,納斯達克指數重挫4%。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國際非營利組織Civicus週一將美國列入2025年首份Civicus Monitor觀察名單,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義大利、巴基斯坦和塞爾維亞等國並列。該名單追蹤全球198個國家的公民自由狀況,專注於和平集會、結社和言論自由的惡化趨勢。Civicus表示,此決定源於特朗普政府對民主規範和全球合作的“攻擊”,包括大規模解僱聯邦僱員、在關鍵政府職位上安插忠誠派、退出世衛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凍結國內外援助,並試圖削弱美國國際開發署。此外,政府對親巴勒斯坦抗議的打壓及對媒體訪問的限制也被列為削弱公民自由的關鍵因素。Civicus警告,這些措施可能“逆轉長期以來的人權進展”,並使美國的民主制衡機制受到侵蝕。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正加緊推動對臺軍售和武器運輸,以回應臺北方面對特朗普政府暫停對烏克蘭軍援的擔憂。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盛頓正積極加快交付程序,特別是涉及不對稱作戰的裝備,並預計在烏克蘭戰爭結束後,將重新聚焦臺灣防務需求。

圖片來源於網路

面對因西方制裁導致的汽車進口激增,俄羅斯政府收緊對中國汽車進口的限制,提高“回收費用”至66.7萬盧布(約7500美元),並計劃逐年上漲,以遏制低價中國車衝擊俄羅斯本土市場。2023年,中國對俄汽車出口達2022年的七倍,佔中國燃油車出口總量的30%,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升至63%。此外,俄方調查稱發現部分中國卡車製造商違反安全標準,並可能引入更嚴格的合規檢查。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