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把成功歸於運氣好,但是實際上是有實力且很低調,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直通矽谷的學員是如何一步步拿到大廠實習,並在畢業季順利拿到知名金融科技公司的DS OFFER的吧!(因為比較低調,所以入職公司不便透露哦

~)
我是DS相關專業,以前以為我們這個專業畢業後一定很好找工作,但是沒想到卻經歷了科技求職的寒冬。招人的公司不多,招New Grad的更少,這就讓很多有實力的人也很難拿到面試的機會。

我之前有過一段國內中廠的實習經歷,但是這在如今的北美科技求職市場裡是遠遠不夠的,而且我也缺少一些北美大廠求職的經驗。為了提高找工的效率,我瞭解到了直通矽谷,報名了資料科學優培20計劃!
在直通矽谷,我可以丟擲所有的求職問題,關於職業發展就業前景等,關於簡歷修改等,經過和老師的溝通我發現,求職規劃並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很多資訊是我們在校期間無法獲取的。

求職方向不明確,不知道如何規劃上岸之路,掃碼諮詢1V1求職計劃,從實習到全職全程陪跑,加贈優培20課程!


報名之後,我開始了課程的學習,因為我是DS專業的,感覺DS相關的知識掌握的還可以,然後我們課程里老師講的也非常的全面,對我來說就是再複習一下。
因為當時還沒有拿到實習的OFFER,比較著急,就想讓老師先幫忙修改一下簡歷,這樣可以先投遞一下看看。

老師們從面試官的角度對我的簡歷進行了大改,格式什麼的也是按照老師給的模板進行調整的。在這期間我拿到了Amazon的面試。

其實,我覺得和修改簡歷同樣重要的,還有求職資訊的分享和指導。比如拿到面試後如何向HR獲取面試的考核資訊,如何保證面試的對話性質,BQ如何回答等,這些對於我拿到實習以及全職OFFER都有很大的效果加成。

像Amazon這些北美科技大廠的面試流程還是比較規範的,一般都是1-3輪面試,也有是一輪VO。整體來說,Amazon的面試體驗還不錯,更加看重BQ相關的問題,技術相關的問得不是特別深,也比較關注簡歷上專案,不會問太多簡歷上技能之外的問題。

Amazon的面試很順利,我成功的拿到了實習OFFER,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幫助。然後老師們又分享我一些入職工作的注意事項和方法,比如大灰狼工作法之類的,這些資訊的補充,可以讓我們更好的適應工作,也有爭取return OFFER的機會。

什麼是大灰狼工作法
掃碼回覆【大灰狼】
即可免費獲取

前面說到現在大廠招人都更加看重崗位的匹配度,我覺得我能拿到現在這個公司的面試和OFFER,也跟我有金融相關的中廠經歷以及Amazon的實習經歷有很大關係。
但是,在拿到這家金融公司的面試之前,我也經歷一段求職的黑暗期,投遞了幾百家都沒有拿到面試。

還好有直通矽谷的老師仗義出手,又一次幫我修改了簡歷,雖然還是同樣的實習經歷,但是經過老師的修改之後,拿到面試的機率提高了不少。

對於面試的準備,有任何問題和不確定的資訊我都會及時和老師們溝通下,每一輪面試的側重點是什麼,如何準備能夠進入下一輪。




面試輔導,左右滑動檢視
4月中旬的時候,我投遞了拿OFFER的這家公司,然後5月初的時候接到了HR的電話面試,主要是介紹一下自己和最近的經歷,會問一些why……這些典型的問題,然後會說一下薪資、sponsor等一些問題。
兩天之後就約了技術面,技術面是問了一道SQL的題,還有一道python的題,難度的話大概是LeetCode easy中相對難一點的那種,沒有到medium,而且python問的原題。
這一輪結束之後就進入了最終面了,終面還是比較累的,是一個super day,一天是4輪面試。一輪case study,一輪ML,一輪BQ,每輪大概45分鐘,還有一輪是所在組的senior manager進行的BQ,是25分鐘,這一輪BQ問的更多的是考察你的溝通能力,遇到問題如何解決之類的問題。


(大廠同方嚮導師MOCK)
因為面試之前收集了很多資料,也和老師約了mock,雖然面試一天挺累的,但感覺還好,沒有太大的壓力。

5月底,我順利拿到了這家金融公司的OFFER,已經確定了入職時間,真的感謝各位老師們的幫助,還有不斷努力的自己。

別人口中的運氣好或許只是低調的表達!未雨綢繆讓他們有了更強的實力!
掃碼匹配導師,定製專屬計劃,提升上岸實力!
直通矽谷1V1求職計劃,800+導師助力,從實習到全職為同學做求職規劃,報名1V1求職計劃,享受簡歷無限次精修,全真模擬面試,專屬專案定製等多種求職服務,並加贈優培20課程!
秋招已經開始了,上岸的競爭依然十分激烈,掃碼諮詢1V1求職計劃,匹配專屬導師,為你做定製化的上岸規劃,爭取更多上岸機會!

本文原創於直通矽谷【https://www.zhitongguigu.com】,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一般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或結尾正確註明以下資訊:作者:直通矽谷 公眾號:直通矽谷訂閱號直通矽谷,北美最專業的IT求職培訓機構,留學生科技求職最佳選擇。
封面: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oogle_homepage.jpg Author:Eylon Israely aka eylon on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