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年入十五萬的我在灣區竟然是個“窮人”?

朋友們,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現在在灣區不少地方,
年收入10萬+美元
還不一定能擺脫“低收入”的標籤!
加州政府最新發布的這份住房報告,
徹底撕開了灣區中產最後的體面…
根據加州住房和社群發展部(HCD)4月釋出的《2025各縣收入標準》,灣區四大縣(馬林縣、聖馬特奧縣、舊金山縣、聖克拉拉縣單人“低收入”線全部突破六位數大關。
最誇張的就是聖克拉拉縣,其低收入門檻5年暴漲$33,150,現在要賺到$111,700才能勉強擺脫“特困戶”的標籤。
馬林縣、聖馬特奧縣和舊金山三縣也不遑多讓,標準線都定在了$109,700
更扎心的是,其他地區的低收入門檻也直線上升:
納帕縣低收入線$89,750,5年跳漲$29,650;
索拉諾縣低收入線$76,950,5年漲了$25,150;
索諾瑪縣低收入線$84,650,5年漲了$21,000。
咱就是說,這數字放在全美其他地區,怎麼都算得上中產了吧…
據專業人士分析,灣區的經濟不平等問題似乎不會很快消失。
有研究表明,灣區最大的城市聖何塞已經是美國居住環境最不舒適的地方。
再加上多年來住房建設不足等問題,情況還可能進一步惡化。
租房平臺Apartment List高階研究員Rob Warnock透露:
“疫情期間灣區租金沒暴漲,根本不是因為蓋了更多房子,純粹是因為人都跑光了!”
最明顯的就是舊金山。據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報道,2024年加州人口增加,然而舊金山人口數卻不升反降,和2020年初相比跑了3萬多人!
現在隨著AI浪潮席捲而來,科技新貴們又殺了回來。但過去五年,灣區的新房建設量還不到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房價越來越高,卷又卷不動、躺又躺不平,越來越多的人只能被迫劃入“低收入”群體,除了跑路別無選擇…
對此,你怎麼看?一起來聊聊~
文字 排版 | 小學燊
圖片 | 部分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小學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