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材料升級浪潮中,中國矽基新材料一體化龍頭合盛矽業正以全產業鏈優勢引領行業新週期。經歷產能過剩陣痛後,2025年有機矽行業迎來結構性復甦,光伏、新能源車、AI終端等新興需求驅動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未來有望貢獻重要增量。

合盛矽業依託新疆“煤-電-矽”一體化基地構建成本護城河,在工業矽、有機矽產能領先、成本領先的基礎上,公司還透過碳化矽襯底晶體良率突破90%、8英寸樣品驗證等技術創新,實現從原料自給到高階製造的閉環。
在擁抱新質生產力,邁入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這家兼具週期韌性與成長動能的企業,正以全產業鏈壁壘、技術研發實力與產融結合,開啟從傳統龍頭向全球矽基材料領軍者的進化之路。

行業復甦
有機矽迎來結構性增長機遇
經歷2023-2024年的產能過剩與價格低迷後,2025年有機矽行業迎來關鍵轉折點。全球經濟的復甦疊加光伏、新能源車、AI終端等新興需求的爆發,推動有機矽市場價格自2024年年底起有所改善。資料顯示,2025年初有機矽DMC行業報價上調500元-1000元/噸不等,行業供需關係從過剩轉向緊平衡。
傳統建築與電子領域需求企穩的同時,新能源賽道成為核心增長引擎。光伏產業對密封膠的需求激增,電動汽車對耐高溫矽膠的依賴加深,AI終端裝置(如柔性可穿戴裝置、人形機器人電子皮膚等)對高附加值有機矽材料的應用拓展,有機構預測稱,2025年,全球AI終端矽膠市場規模將突破18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5%。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材料在車載、能源、電力供應、工業等領域加速滲透,進一步拓寬了矽基材料的應用邊界。
百川盈孚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國內有機矽中間體總產能達到344萬噸(折DMC),較2020年年均複合增速達到19.71%;同時,國內有機矽中間體產能集中度較高,CR5佔比超過60%,其中合盛矽業產能佔比約為26%。2024年四季度以來,庫存並未受到新增產能和高開工率的衝擊,保持了相對平穩。
展望未來,新興行業預期維持中高速發展,傳統行業對有機矽的需求有望探底回升,國內有機矽行業新增產能十分有限,未來供給格局有望逐步改善。另外,目前國內有機矽行業在建/規劃新增產能有限,且部分產能投產程序仍有較大不確定性。因此往後看,需求穩定疊加行業自律,有機矽行業市場價格及企業毛利有望進一步修復。

核心競爭力
全產業鏈協同及科技創新下的“護城河”
合盛矽業是我國矽基新材料行業中業務鏈完整、生產規模領先的企業,公司的工業矽依託於新疆佈局的“煤-電-矽”一體化生產基地,具有原材料、能源等資源豐富,價格較低的優勢,將能源成本壓縮至行業極低水平。自供石英石礦、自備電廠與石墨電極產線使其每噸工業矽的生產成本低於同行,構建了難以複製的成本壁壘。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工業矽產量141萬噸,有機矽單體產量135萬噸。
在科技創新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取得授權專利632項,其中發明專利79項,主導或參與各類標準的制定或修改50項。其中,在第三代矽基半導體材料領域,公司實現重大突破:6英寸襯底晶體良率達90%以上,外延良率95%以上,8英寸樣品已進入驗證階段,技術指標比肩國際巨頭。作為公司新的技術突破點和業務增長點,公司未來將持續推動碳化矽工藝技術進步,打破歐美壟斷,實現進口替代,保障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可持續發展。
公司透過自主研發與引入智慧化裝置先進技術,構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智慧製造系統。依託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公司實現了從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到產品檢測和交付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同時成功打造了數字化工廠,透過採用PMS、DCS、APC等系統進行自動化控制,智慧監測系統即時跟蹤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及時調整生產引數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與資源利用率。
同時,公司還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投資建設多條低能耗、高環保標準生產線,在節能減排領域發揮了示範作用。公司始終認為科技創新是企業實現綠色能源發展的核心動力,合盛矽業在新疆烏魯木齊、石河子、鄯善均有設立綠色迴圈經濟產業園,園區透過“煤-電-矽”一體化模式,將煤炭、電力與矽材料生產整合,同時佈局光伏發電,顯著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從能源和原料的垂直供應,到自產自足相互賦能,生產過程中所有副產均能得到迴圈利用,真正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雙重價值。

產融結合
雙輪驅動,開啟成長新空間
根據2025年2月25日釋出的《2024胡潤中國500強》,合盛矽業排名第153,較上年排名提高11位。而根據《2024胡潤中國新材料企業百強榜》,公司位居第4位,牢牢站穩關鍵戰略材料、矽材料板塊領先地位。在新材料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前沿陣地的地位不斷凸顯的背景下,公司的獨特價值正在被市場聚焦。
國家持續出臺政策吸引優秀民營企業藉助資本市場發展壯大,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近日在會議中指出,要做好民營企業股債融資支援。深刻認識民營經濟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與做好資本市場工作貫通起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平臺作用,為民營企業做優做強提供更有力的資本市場支援。
在政策鼓勵下,公司啟動規模40億元的資產支援證券(ABS)專案,透過盤活存量資產,最佳化資產負債結構,為矽基新材料專案提供資金保障,進一步強化長期競爭力。
作為國內矽基新材料一體化龍頭的合盛矽業,本次採用ABS融資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矽基新材料與國民經濟多個領域息息相關,例如晶矽光伏是全球綠色能源革命的關鍵組成部分,碳化矽則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電氣化、智慧化程序中被廣泛應用,有機矽則滲透在基礎設施、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中國經濟穩步發展,矽基新材料仍處於較好的上升空間。
在有機矽行業結構性復甦的浪潮中,合盛矽業憑藉全產業鏈壁壘、技術研發實力與產融結合,正從“週期龍頭”向“成長標杆”蛻變。面對新能源革命與材料升級的歷史性機遇,合盛矽業將以“再出發、再奮進、再超越”姿態,持續引領行業變革,為中國新材料產業的崛起提供範本。未來,隨著碳化矽、晶矽光伏等專案的產能釋放,其成長空間或將進一步開啟,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林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