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年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開,如果那時中美競爭更加激烈,也許會有各種么蛾子事件,希望中國能做好準備吧。
1
巴黎奧運會結束。中國大陸代表隊和美國各獲得了40枚金牌,但因為美國銀牌數更多,中國大陸在獎牌榜屈居第二。沒能超越美國。中國唯一一次金牌榜超過美國,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一次。
巴黎奧運會,中國隊跳水獲得8金,排第一,舉重、射擊和乒乓球各5塊金牌,排名並列第二。舉重在東京奧運會中國獲得7枚金牌,少了2枚。少了兩枚不是因為舉重成績差了,而是巴黎奧運會舉重只給了中國6個名額,除了石智勇受傷外,剩餘5人均獲得金牌。
美國舉重也得了一塊金牌,是女子71公斤級。這個專案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是中國運動員廖桂芳在2023年9月創造的,總成績273公斤。美國運動員獲得金牌的成績是262公斤。但這位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卻沒有參加奧運會的機會,因為中國一共只有6個參賽名額。舉重10個專案,10枚金牌,卻只讓一個國家參賽6人。東京奧運會一個國家可以8人參賽,中國獲得7金。巴黎就只允許6人參賽了。
為什麼舉重10個專案只能讓一個國家最多6人參賽,為什麼游泳三十多個專案美國和澳大利亞都可以有將近50人參加,一個專案可以多人參加。這就是規則。
2023年12月10日凌晨,國際奧委會公佈了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初步設項,拳擊、舉重、現代五項均不在28個專案之列。
巴黎奧運會,中國舉重獲得5金,拳擊3金2銀。美國舉重1金,拳擊1銅。如果這兩個專案被取消,中國就損失8枚金牌。這個還不是最終結果,但這兩個專案確實存在很大的被淘汰的風險。
加上洛杉磯奧運會增加的棒壘球、板球、腰旗橄欖球、棍網球和壁球。憑藉專案的增刪和東道主優勢。洛杉磯奧運會中國想超越美國,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次巴黎沒能實現超越,實在是非常遺憾。中國在奧運金牌榜上有可能超越美國,可能得等到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會了。
2
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有一位作者,在《社會科學茶座》一刊中撰文《Fair Play, 英國人的遊戲規則》:
奧運結束,中國人在敞開胸懷迎接世界各地的運動健兒之時,也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體育競技精神。無論是在為勝利者歡呼,還是為失利者鼓勁,億萬觀眾首次感受到了在一種緊張、激烈而又和諧的氛圍中滲透出來的高尚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fair play精神。可惜的是,我們目前似乎只是在奧運期間才能感受到這種氛圍。何時在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這種精神,就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
讀書時學經濟學,也講fair play。市場競爭,就是有人制定了遊戲規則後,在規則裡面自由競爭。
很多人都說中國人不“fair play”。近百年前,周作人、林語堂和魯迅為了費厄潑賴’(fair play)大打筆仗。
周作人早在《語絲》第54期上發表《答伏園論“語絲的文體”》一文,提出應該講究“費厄潑賴”精神:“大家要說什麼都是隨意,唯一的條件是大膽與誠意,或如洋紳士所高唱的所謂‘費厄潑賴’(fair play)。” 這種說法為林語堂所服膺不已,他在《插論〈語絲〉的文體—穩健,罵人,及費厄潑賴》一文中這樣寫到:“此種‘費厄潑賴’精神在中國最不易得,我們也只好努力鼓勵,中國‘潑賴’的精神就很少,更談不到‘費厄’,惟有時所謂不肯‘下井投石’即帶有此意。”
魯迅則反對林語堂的觀點,寫了著名的《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仁人們或者要問:那麼,我們竟不要“費厄潑賴”麼?我可以立刻回答:當然是要的,然而尚早…… 他對你不“費厄”,你卻對他去“費厄”,結果總是自己吃虧,不但要“費厄”而不可得,並且連要不“費厄”而亦不可得。所以要“費厄”,最好是首先看清對手,倘是些不配承受“費厄”的,大可以老實不客氣;待到它也“費厄”了,然後再與它講“費厄”不遲。
1980年王蒙,也湊熱鬧,寫了一篇《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
“費厄潑賴”還是應該實行的。在規則框架下fair play,確實是人類社會中有效的組織形式,用規則約束,大家公平競爭。
問題是,誰制定規則?誰裁定是否遵守規則?在規則下“費厄潑賴”,但如果規則本身就不“費厄”呢?
3
奧運會期間,全球反興奮劑組織WADA和美國反興奮劑組織USADA也在打筆仗。
不能吃興奮劑是大家都接受的規則。但規則是有例外,WADA和USADA打得筆仗就是關於這樣的例外。中國游泳隊員,被檢查有極微量的禁藥成份,中國方面認為是食物汙染,並提供了證據,WADA認可了中國的陳述。而美國媒體和USADA不依不饒,認為WADA偏袒中國。
WADA發表宣告反擊,稱美國至少三起嚴重興奮劑違規事件裡,運動員以做內應為條件沒有受到禁賽處罰,USADA也並未通知WADA。其中一名運動員承認使用了類固醇和EPO(促紅細胞生成素),但仍被允許參賽直到退役。美國短跑運動員埃裡揚·奈頓明明今年藥檢查出“強勃龍”禁藥陽性,卻被以“食品汙染”的理由由USADA赦免。
按目前規則,如果運動員患有疾病,吃藥治病就可以豁免禁藥限制。治療哮喘,治療多動症的藥都可以豁免。美國體操名將拜爾斯就公開承認,自己患有“注意力不足多動症( ADHD)”,從小服用藥物,也申請了藥物豁免。拜爾斯服用的禁藥是右旋安非他命和鹽酸哌甲酯。這兩類藥都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可以讓人專注集中精神。右旋安非他命是一種比冰毒(甲基安非他命)藥效更強的中樞神經興奮劑。拜爾斯以ADHD的名義吃藥,既不算吃禁藥,也不算吸毒。這些也是規則之內的。
當然,藥物豁免各個國家的運動員都可以申請,這是一個平等的規則。但是,申請是否批准,就是規則內可以權衡的。根據WADA和各國反興奮劑組織的報告,2015年,WADA在全球一共錄入了1330件治療用藥豁免,其中839件來自三個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和法國,佔比63%。美國一家就佔了30%。

每年給幾百個藥物豁免,可以嗑藥,這是“費厄潑賴”嗎?
4
奧運會是典型的“費厄潑賴”,制定遊戲規則,在規則裡面競爭。但規則可以修改,可以透過修改規則來增加自己的優勢。在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舉重就和田徑、游泳、體操等專案一樣,成為少數的正式比賽專案之一。但最近幾屆被持續削弱,2028年很可能被趕出奧運會。中國在舉重專案的絕對優勢,也許正是這個專案被削弱的原因之一。
市場經濟也是“費厄潑賴”,以WTO為代表的全球貿易組織和貿易規則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定的,WTO有完善的爭端解決和協調機制,根據貿易規則來解決國家之間的貿易爭端。中國加入了WTO,接受了西方制定的全球貿易規則,在規則框架內努力競爭。
然而,當中國的經濟力越來越強時,當年制定規則的美國,卻不再遵守規則。為了解決成員國的經濟糾紛,WTO設定了爭端解決機構(DSB),成員國申訴後,派出爭端處理小組,調查後給出裁定。而美國透過否決法官任命,導致上訴機構自2019年12月開始,停擺至今。
在國際社會,中國其實一直屬於比較老實的那種。奧運會被砍優勢專案,基本上也不會拍桌子去爭,砍就砍了,加了新專案我就找人針對性練。中國優勢專案金牌反而增加的,好像也就是跳水一個,2000年增加了一個雙人跳水,多了四塊金牌。WTO方面,中國也是老實孩子,別人起訴中國的案子是中國起訴別人的好幾倍。DSB的裁決,中國是執行的最好的,敗訴,基本都會執行。
中國比較擅長的,是在規則允許的框架內追求極致,踩著規則的邊但不越界,做到極限。就和乒乓球一樣,不管怎麼改規則,也沒法限制中國隊奪冠。美國喜歡給中國扣修正主義的帽子,但實際上中國更喜歡在現有規則框架下獲利,並沒有什麼改變規則的動力,也沒啥自己另搞一套規則的想法。國際貿易領域,中國也一再強調需要在WTO的規則框架下談判和仲裁。就算規則是對手製定的,對自己不利,中國企業也能在規則框架下把競爭對手打得滿地找牙。
今天的國際舞臺上,真正不講規則的是美國。美國政府搞華為的那些行為,屬於完全不講規則了。然而,這樣都沒搞死華為。
今天的中國,還不適應站在舞臺中央制定規則。這也無所謂,1840年以後,中國一直在適應西方的規則,目前適應的還很好,中國也不打算改變現在的規則。
我更擔心的是,未來的世界,會越來越沒有規則。對一個完全沒有規則的環境,中國、中國企業和中國人都沒有準備好。過去幾十年中國人心目中的西方,是“rule of law”和“fair play”的。西方在處於明顯優勢,而且規則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確實比較講規則,但如果規則對自己不利,西方會毫不猶豫的拋棄規則,追求利益。如果中國沒有預判到西方的“狠”和“不講規則”,有可能會吃不少虧。孟晚舟事件就是一個例子,任總和華為的高管都沒預料到美國會做的這麼狠,這麼不講規矩。
2028年奧運會在美國開,如果那時中美競爭更加激烈,也許會有各種么蛾子事件,希望中國能做好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