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上四休三,股價翻番?

大家好!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人在建議推行四天工作制,我一看這不攜程的嘛?

再一看,這個呼籲四天工作制的,不就是他們老闆梁建章嗎?
呼籲員工多加班的老闆滿地都是,但天天這麼呼籲的,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關鍵是,他這個呼籲還不是光打嘴炮。
我看梁建章介紹到,今年中攜程就開始實行半居家辦公,員工每週有兩天可以申請遠端辦公,不用花大半天在路上,擠那個B地鐵。
尤其是這兩天凍得要鼠,大早上鑽出被窩就像是要被槍斃一樣。
一想到,每週有兩天能夠多睡一小時,晚上也能早點吃上飯,本來已經平靜的死去了,又淺淺詐屍了一小下
況且前兩天,攜程還宣佈了客服提前返鄉政策,所有一線客服,從1月起就能申請提前返鄉了,相當於最多可以在家裡窩兩個月才來上班???
信源:第一財經
???
這種制度最好還是少出點,看多了我心裡不舒服。
作為生娃教教主,梁建章在生娃福利上,更是不遺餘力。
從去年7月起,攜程就給員工開始發育兒補貼,不論男女,每生一個孩子發5萬,每年補貼1萬,發到孩子5歲為止。

信源:證券時報
雖然一年一萬的補貼,對生個娃來說,不說是蘭博基尼五元代金券吧,充其量也就是個滿199-10塊的水平,但畢竟是無條件的補貼,現金。
考慮到還有很多企業對生娃不僅沒補貼,反過來還要想著把你嘎掉。
說到生育補貼,企業也有話說啊,你生個胖寶寶跟我有啥關係?你娃考上斯坦福,又不給企業發獎金,憑啥成本讓企業承擔呢?
只能說梁建章的理念比較超前,一般企業沒這覺悟。
那攜程一天到晚擱這庫庫發福利,待遇呢?怕是不太行吧?
直接的待遇,受職級啥的影響不好直接研究,但考慮到大廠人,很大一部分收入是股票,股價能反映很多事情。
我去查了一下攜程的股價,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今年攜程股價都翻倍了,漲的位元斯拉還多,打工人手上的股票蹭蹭增值。
冷知識1:今年攜程的股價漲幅(111%),在大的網際網路上市公司裡,漲幅僅次於小米(120%)。
信源:Google
小米今年是什麼熱度?什麼關注度?攜程是什麼關注度啊?
中國有句古話,悶聲發大財,說的就是攜程。
冷知識2:攜程市值已經超越百度和快手了。攜程,現在是中國上市網際網路公司裡第六大,僅次於騰訊、拼多多、阿里、美團、網易。
然而,說網際網路大廠,大家似乎都預設忽視攜程,根本不把人家當乾糧。
說起上海的網際網路公司,一開始是餓了麼,拼多多,阿B,後來加上小紅書,一直不把攜程統計進來。
但其實,討論度一直很高的B站,市值不到攜程的六分之一。
財經媒體,也很少去分析攜程,研究他是怎麼賺錢的?
尤其考慮到攜程老闆梁建章,這兩年在媒體的形象,更像一個生娃大使,天天讓大家多生孩子,之前採訪了一次人家,全程都在跟我聊生孩子👉🏻:一個恐婚恐育的年輕人,激辯梁建章
我以為他和企業家都快不沾邊兒了。結果人家不顯山不露水的,還庫庫賺錢😅?憑啥?
我研究了一下,還真的挺有發現。
首先,疫情大家憋了三年,都說要報復性消費,結果疫情一過去,紛紛選擇放下仇恨,唯獨有一個領域,是真的迎來了報復性消費,就是旅遊
可能是大家在三年過後,都看開了,也不捲了,人生就活一遭,只要多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我要體驗人生!
所以這兩年,旅遊業都迎來了爆發性增長,什麼哈爾濱、淄博、亞朵酒店,所有旅遊產業鏈,都跟著沾光。
但是!攜程是其中賺的最多的,因為攜程專注於賺有錢人的錢
怎麼賺有錢人的錢?
先說一個冷知識。
大家都以為,攜程是做機票酒店的,但機票和酒店,是完全不同的業務。
像是攜程、飛豬這種OTA平臺,火車票0佣金,純屬白送,機票佣金率在2%左右,而酒店的佣金率,超過10%,是OTA平臺主要的利潤來源。
信源:天風證券
酒店這個業務,不僅佣金率高,而且客單價差異極大,有一兩百的漢庭七天,也有上千的萬豪、威斯汀。
所以攜程賺錢的關鍵就是,主賣高星酒店(四星酒店和五星酒店)。
券商推算,攜程的酒店平均房價約350元,作為對比,同程約200元,美團約150-200,攜程賣的酒店平均房價是最高的。
信源:華創證券
平均房價最高有什麼好處?
券商測算,攜程每賣出一晚上酒店(一間夜),平均能賺42.6的佣金。作為對比,美團賣一間夜,只能賺13.3的佣金。
相當於攜程賣一間夜,賺的錢超過美團賣三間的。
2024年中,多家媒體引用光大證券資料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
因為平臺是賺佣金的,佣金=佣金率(酒店給的抽成)*客單價(房間的價格)
高星酒店,不僅佣金率高,而且客單價高,賣一晚威斯汀,佣金是漢庭的好幾倍。
服務一個有錢人,頂服務五個普通人,在現實中很殘酷,在商業上卻是真理。
除了抓高星酒店人群之外,攜程還在抓有錢人另一個需求:出國遊
本身能出國的,已經算是有餘裕的人,再加上中國人都說窮車富路,在家摳搜點,大老遠出國遊一次,機酒支出大幾千上萬都很正常。
因此攜程在出境游上也是狠狠撈米,攜程的出境遊業務,已經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的120%了。
作為對比,整個中國民航國際客運量才恢復到疫情前的93%。
信源:國證國際
我問了一下公司同事,基本上出國遊全用的攜程,包括去年小鳴去德黑蘭考察,用的也是攜程。
問她為什麼用攜程?因為出境遊資訊差太大,伊朗的網站再便宜也不敢用,只敢用攜程。
攜程,不僅能提供德黑蘭的房況,還會顯示100米內有哪家酒店,有的外國的酒店確認時間很長,攜程會提前預告給你,說這個你需要等多久確認。
而且海外酒店的確認函,語言版本多,方便你拿給不懂中文或者英文聽說費勁的酒店前臺。
(小鳴拿著確認函在德黑蘭酒店前臺辦理入住)
這就是一個良性迴圈:
因為服務的都是高階客戶,所以有充分的利潤空間做好服務,而且,服務的人沒那麼多,服務壓力沒那麼大,然後用好的服務,又換來了高階客戶的忠誠度。
一樣是1萬收入,與其服務50個200客單價的使用者,不如服務一個1萬客單價的使用者,前者你累死累活還很可能捱罵,後者你可以五個人服務一個人,還能把口碑做好。
今年攜程還有一個大的增長點,是外國人來華入境遊。
首先,政策上,就不斷在放開外國人來中國旅遊。去年年底,對54國外國公民,實行72小時(三天)過境免籤。
今年7月15日,在37個口岸,對外國人實施144小時(6天)過境免籤政策。
12月17日,又把外國人過境免籤的時間延長到240小時(10天),而且新增了21個入境口岸。
外國人來中國玩,你猜他們用啥訂酒店?不會是攜程吧?我一查,還真TND的是攜程,
看一下2023年的統計資料,攜程的國際版(Trip.com),在整個亞太地區的旅遊類APP裡,下載量都排在前列。
實際上,外國的中國旅遊攻略貼裡頭 ,都已經把用Trip.com作為中國遊標配了,因為這裡的酒店最多,並且提前篩選了可以接收外國遊客入住的酒店。
來源:Reddit
還有的中國通老哥,給出了手把手教導,從Trip裡頭APP點哪個按鍵,到你第一次去中國,一箇中文詞吐不出如何絲滑入住酒店,在哪裡找酒店確認函。
那為什麼攜程能覆蓋這麼多高星酒店呢?
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2020年有一個新聞,說2020年的前三個月,疫情最嚴峻時,攜程為航司和酒店先墊資超過了10億的“退票費”,還啟動了供應商的扶持計劃,這些舉措強勢鞏固了與航司、高星酒店的關係。
信源:澎湃新聞
。。。可以,一切都連起來了,總結一下:
攜程靠搞高星酒店,出境遊,入境遊,這兩年掙了大錢,全靠在有錢人願意花錢的地方使勁。
然後最神奇的是,梁建章這麼會賺錢,但感覺,這梁建章也沒怎麼操心企業的事情啊,他不是天天在研究生孩子嘛???他還管企業嗎???
我一查,他前陣子幹了個什麼事兒呢?他一邊開公司,一邊發了一篇《Nature》。。。
(混合居家辦公不影響工作還提高員工留存率)
是的,梁建章,從自己的公司隨機抽了1612個人,劃成了兩個對照組,一半人實行每週居家兩天的混合辦公,一半人實行全到崗的模式,實行了半年,然後觀測效果。
信源:計量經濟圈
半年後,梁建章得出結論:允許居家辦公後,員工的離職率下降了30%,尤其是對於通勤時間長的員工,非管理崗和女性員工,離職率下降更為明顯。
而且居家辦公,對升職和績效,沒有顯著影響。
看完我有個感慨:企業家做學術,那真是降維打擊啊。
我是學社會學的, 我太知道,像是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這種人文科學的研究,想要做這種大型實驗,可太難設計了。
怎麼控制變數,設定對照組,既要保證這幫人的隨機性,又不能讓他們產生傾向性,是一個讓無數學術大拿都頭疼的問題。
梁建章直接把公司變成大型試驗場,隔出倆玻璃房,大學教授都羨慕哭了。
一邊庫庫賺錢,一邊還在發《Nature》,一邊還在操心大家生孩子,真的有一種爽文大男主的感覺。
就這件事,我還問了一下攜程的朋友,我說你們老闆整這些騷操作,有沒有讓你們吹一吹?
她說沒有,老闆根本不關注這些。
梁建章只關注三件事:
1、咋樣能讓人多生孩子?
2、政府有啥新政策幫助新生孩子?
3、我關於生孩子的呼籲,咋樣能不被誤解?
。。。。。。。
給我幹無語了
總之,我看完的感覺是,梁建章這劇本也挺爽文的,不僅狠狠撈米,學術也沒落下。
如果說雷軍是大爽特爽那種爽文,梁建章也屬於爽文,只不過是達芬奇那種多面手爽文,一邊狠狠賺錢,一邊搞學術,一邊鼓勵生娃,一邊搞社會實驗,一邊。。。
最後,建議把本文,轉發到朋友圈,實在不行點個在看也行,增大老闆看到的機率,反向CPU一下老闆,讓他也感到壓力:
別光看人家員工,也看看人家老闆!
參考資料:
1.國證國際《攜程集團第三季度業績分析》2024-11-21
2.華創證券 《攻守兼備:攜程集團深度研究報告》2024-6-23
3.交銀國際《攜程集團:酒店業務表現好於預期》2024-08-27
4.天風證券《攜程集團首次覆蓋報告》2021-07-02
5.澎湃新聞《攜程去年經營利潤超前5年總和,疫情期間退訂金額超310億》2020-03
6.中國基金報《疫情下上億人退訂,墊資超10億!緊急啟動大招自救》2020-03
7.計量經濟圈《梁建章發了Nature, 又用自家公司做隨機實驗推廣混合辦公模式WFH》2024-06

作者:梓泉

助手:小鳴,菁菁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