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深圳人,被鳥叫到神經衰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

來到深圳之前,很多人都沒想到自己的作息到底能有多規律。
作為一線國際化大都市,每年有無數弄潮兒湧入,人們在商業世界中浮潛,也徹底走進了南國風光。
當一個人連續半個月與凌晨四點的深圳相見,或許也就懂了大自然的精巧設計。
這裡連鳥都在忙著幫你改善生物鐘。

在深圳,二月春風不止會帶來暖溼氣流,也可能帶來最考驗睡眠質量的磨鍊。
有經驗的人知道,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是深圳的市級鬧鐘,比雞還敬業。

它常常活躍於美夢當中,聲音具有魔法穿透效果,可以擊穿整個夜空直達心臟。
你能從中感受到自然造化的神奇,再優質的降噪耳機在它面前都會感到慚愧。
民間詩人們尊稱其為深圳市鳥,總是親自助力每一次失眠,剛好填補了深圳晚上不修路的空白。

“第一次去深圳玩,住朋友家裡,凌晨我家孩子被吵醒,問我怎麼有鬼在叫。”
“我朋友說別怕,深圳最應季的特產正熱烈歡迎你呢。”

“歌詞裡面寫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杆上多嘴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般鳥類最多在飛行技巧領域下點功夫,這種鳥顯然具有使命感,對自己定位精準,一旦站上枝頭就不會混日子,在鳥生規劃上相當明確。
不少人都因此收穫了極致生命體驗,從而真正理解聒噪這個詞的具體含義。
它連名字都挺噪的,就叫噪鵑,不光自己噪,也能隨時讓你躁起來。

簡單一個“噪”字,不知道包含了多少嫌棄
良禽擇木而棲,噪鵑專注精神攻擊。
雖然學名已經足夠準確,但由於鳥品太差,江湖上給它的諢號早已百花齊放。
有人說它是天下第一擾民之王,也有地方根據叫聲特點稱它“oi鳥”,而那些最有切身體會的先行者則為它賦予了神性,在他們心中那就是撒旦的寵物,邪惡碎嘴子暗夜紅眼升key鳥。

“想把它開除鳥籍,關進壞鳥監獄,叫聲比噹噹噹還煩,總讓我想起雷歐奧特曼最恐怖的那集裡,阿特拉星人的聲音。”
一位本地人表示,噪鵑和其他鳥不同,有的鳥善於讓人品味優雅,它卻主要負責啟發人性的叛逆。
除了展示自身過硬的業務能力之外,它也以一己之力重新定義鳥語花香。
那種能穿越幾公里的叫聲自成一派又力道十足,像李逵撒嬌,像薩滿招魂,一隻噪鵑就能幹翻一個小區的鳥。
據說因為聲音過於有衝擊力,一些地區一直叫它“冤魂鳥”,如今還有傳說它其實是打工人的怨念所化,不然怎麼比周扒皮的鬧鐘還準時。
“這種鳥似乎對音樂有自己的態度,叫起來一聲比一聲高,一聲比一聲節奏快,越叫越著急,最後好像急眼了一樣。
“每次叫聲間隔最多十幾秒,輕鬆持續十個小時,要是再碰上只發情的野貓,這倆就相當於組了個死亡金屬樂隊,唱的那叫一個狂野。”

“我跟它吵過架,輸了”
“以前沒聽過這個聲音,記得剛搬到深圳那天,開始覺得自然之音好美啊,當天晚上就傻了。”
“它可不止在清晨和你溫存,半夜竄稀它都叫著給你助興。”

在很多人看來,噪鵑一開始叫,深圳就迎來了最漫長的季節,本以為它只是起得比雞早,沒想到這些活神仙根本不打算睡。
愛情可能會離開,但噪鵑絕對不會,它叫你起床,催你出門,送你到工位,迎接你下班,夢裡還要繼續把歌唱給你聽。很難說這不是一種專情。

有位網友說噪鵑就像半夜練歌的KTV醉漢,從不講究什麼潤物細無聲,只是定時為生活配上無法抗拒的BGM,叫聲抱過每個小時候的深圳人。
若是有緣經歷過兩隻對唱,今後就再也不怕半夜樓上夫妻吵架了。

根據他的描述,這種聲音自己從小學聽到畢業,上課時它比老師還大聲,後來參加市考了還在聽,已經形成了某種特有的PTSD。
“這麼多年老是OOOOOOO,跟大話西遊裡的唐僧一樣,很怕它哪天接一句only you就唱起來。”
“深圳幾乎哪裡都有,搬幾次家都沒擺脫它,現在加班的時候一聽到它叫就很鬱悶,說明又通宵了。”

很難說有多少人在這體驗常態化失眠,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多年前就開始和噪鵑鬥智鬥勇,就差成立受害者聯盟。
“我朋友嘗試過用水槍驅趕,結果鳥還記仇,連續到他家窗外同一棵樹上叫了一個月。”

你可以在網際網路各處看到人們對噪鵑的控訴,好比一部用睡眠換來的血淚史詩,要知道早就有人向相關部門求助。
儘管人投訴鳥這個行為還是太過超前,但仍然透露出了一些絕望感。

在官方回覆中可以發現,3月到5月是噪鵑的繁育期,這種叫聲正是雄鳥求偶的方式,也就是說只有找到物件才會停止。
“我也沒想到,自己生命中第一次向月老許願,是為了一隻鳥。”

“幫我家院子裡這隻徵個婚,叫了3個月也沒找著物件,我都服了,不行我抓一隻給它配對算了。”
“想起小學語文課上,我問老師哀怨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老師說天天早上叫你起床的那個就是。”
“有些倒黴鵑能叫到8月,感覺像寂寞的網路噴子,嗓子都是啞的。”

事實上不止深圳,很多地方都是它們的勢力範圍,比如在2017年時,新加坡10個月裡收到了400起關於噪鵑的投訴,確實可以感受到那種迫切的求偶心態了。

有資料顯示,噪鵑廣佈於中國、南亞次大陸、東南亞,在澳大利亞也發現過,雌鳥沒有這麼吵,長得更秀氣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抗拒與它相遇,畢竟凡事都可以講究辯證法。
在另一部分朋友眼裡,它的叫聲本身就很有象徵意義,雙方之間早已搭建起了某種默契。

“這個聲音是深圳的春夏標配,聽到的時候空氣也逐漸溼潤起來,可以開始為入夏做準備。”
“記得小時候說,這種鳥一叫,就可以等著吃楊梅了。”

有位喜歡養鳥的朋友講,正是因為深圳的生態越來越好,噪鵑出現的頻率才越來越高,或者說居住環境越舒適,才越能有這個緣分。
他曾在網上開導過很多被吵到崩潰的人,告訴他們不用擔心,叫聲總會過去。
直到他家裡養的鸚鵡學會了。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