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林宛央
公眾號: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最近梅婷的新劇《六姊妹》刷屏,這劇我追到了一半放棄了。實在是看得有點生氣,因為整部劇都透露著重男輕女的時代氣息,而我自己因為幼年多多少少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確實對這種氣息比較應激。
所以放過自己。再加上這劇從鄔君梅見到自己大女兒何佳麗的第一個鏡頭,鄔君梅就演出了她對女兒的那種審視,我幾乎能想象後面這個母親大機率比較作,《金鎖記》式的母女戰爭很容易在這個家庭發生。
我不想看這麼累的劇,所以放棄了。
不過這劇也有好處,那就是梅婷一出場,就勾起了我重刷《父母愛情》的心。

《父母愛情》是我繼《還珠格格》之後,這些年刷過最多的國產劇,比《甄嬛傳》還要多。
這部劇拍得極其日常,有點像我們的一日三餐,尋常但溫情滿溢。
加上這部劇本就是從一個女兒的視角,來回憶父母的一生,帶著歲月的濾鏡,很多殘忍狠厲的真相,也泛起了些許柔光,所以,我們觀眾也就總是會不自覺忽略這部劇中一些現實、功利的東西。
但,人性的殘忍在劇中也是真實存在的。
女主角安傑嫁給男主江德福就有很多功利世俗的考量。
安傑是資本家大小姐,放在劇中那個年代,是要備受冷眼的。

決定了她和江德福一生命運的那個聯誼舞會,她是被領導為了充數塞進去的。
劇中很明確地說,如果不是因為人數不夠(主要舞會里長得好看的女孩子不多),怎麼也不會輪到她。說白了,就是用她的美貌,撐一撐場子,沒指望,也不相信最後有人會相中她。
用得著她的地方尚且如此。
那麼在生活的其他場合裡呢?劇中也側面提了,說安傑一家人都是受盡白眼和嫌棄的,鄰居以及同事們,都不怎麼搭理她們一家。
這就是安傑去那場舞會時,臉上流露出又情願但又好像不情願表情的原因。
從心底深處,她最初很看不上江德福那些人。
她嚮往的男人是浪漫的、文藝的,充滿儀式感,又非常有品位的那一種,可以每天早上和她Kiss Goodbye,晚上躺在床上,一起聊聊《紅樓夢》和《安娜·卡列尼娜》,週末喝喝咖啡看看展覽。
所以,她不情願,心裡滿是一種“我這麼好看這麼有文化的女性,卻淪落到被這麼一幫大俗人挑挑揀揀地步”的委屈感。
安傑一直都很驕傲,甚至有點小張狂。
但,她又是情願去那場舞會的,為什麼呢?因為那給了她一種自己被看得起的感覺,安傑喜歡人群中被欣賞的感覺。
這也是安傑一開始明明不喜歡江德福,但也一直沒有明確拒絕江德福的原因。
她嘴上說,不喜歡周圍的人討論她和江德福的事情,只是不敢違拗自己的領導。
但她的姐姐安欣一下子就戳破了她的小心思,說她其實明明很享受被江德福追求的感覺,因為如果真的怕被議論,明確拒絕見面,然後和同事解釋清楚就好了。

於是安傑終於在姐姐面前承認,她自己也沒那麼想拒絕江德福。

因為江德福的社會地位可比安傑高太多了。
自從江德福開始追求安傑之後,安傑周圍的同事,安傑家裡的鄰居,都開始給安傑好臉色看了,甚至會有意無意地巴結安傑。




那讓安傑覺得特別享受,所以她對自己的姐姐說,有人尊重自己,當然是很好的事情。


後來當自己不得不需要去主動聯絡江德福時,她很猶豫,因為心裡也明白如果這次選擇了主動接觸,相當於就是對別人表態了,但她又對江德福沒什麼心動的感覺,所以她去找姐姐安欣商量。
安欣告訴安傑,如果她對別人沒意思,就一定要明確拒絕,但安傑一直找各種理由。後來安欣就直接問安傑,是不是覺得被人當成是江德福的女朋友,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安傑不好意思承認,但最終還是在姐姐面前承認了。


所以,你看,這場發生在男女主之間的愛情,是以虛榮心開場的。即使包括後來,安傑也經常無意識地展現出她的這種虛榮心。
對江德福來說也是一樣的,他一開始追求安傑,也有虛榮心作祟,因為安傑漂亮、讀過書,和平常他接觸到的那些女人——他身邊所有男性的老婆,都不一樣。
在江德福心裡,安傑是那種,可以拿來在兄弟朋友面前吹牛的女人,後來他也確實常常這麼做。
因為安傑,江德福最好的朋友老丁,嫉妒了江德福大半輩子,江德福也是享受這種嫉妒的。
所以,《父母愛情》的開場完全不浪漫。
事實上,這世界上的很多愛情,開場都是不浪漫的,尤其是以結婚為目的的愛情,一定帶有許多世俗與功利的考量。
但這樣的愛情,未必不能美好。
因為人生,開場不是最重要的,過程和結局可能更有決定性。
安傑和江德福的這一場愛情,之所以最後令人感動並心生羨慕,就是由於他們的情感拐點特別好。
安傑對江德福情感上的拐點,有兩次。
第一次是她聽了江德福的演講,這個一生上過多次戰場,獲得很多榮譽的男人,在那場演講裡,沒有任何炫耀,閉口不提自己,講述的全是戰友的高光時刻。那讓安傑無比感動,她第一次看到了這個男人粗獷背後的有情有義。

第二次是她得知江德福為了她,甘願解甲歸田,她看到了這個男人的擔當與責任感。
江德福對安傑情感上的拐點,最重要的,有一次。
那就是在他的結婚申請沒被批准後,他對介紹人楊大姐說,哪怕到了最後一步,不得不回家務農,他也不會丟下安傑不管,楊大姐怕江德福吃虧,因此找了安傑談心。
江德福被安排在門外(一直到這個時候他還是對安傑有試探之意的,換作過分敏感的人搞不好會覺得江德福雞賊,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就像你的好友和父母也會考察你的男朋友一樣),聽到安傑發自肺腑地對楊大姐說,如果江德福要回老家,那麼她也能追隨他而去,陪他過吃糠咽菜的日子。
這是江德福對安傑感情最重要的一次拐點,在這之前,他只把安傑當作一個好看的,令他心動的女人,但在這之後,他下定決心,把安傑當成一生要守護的那個人。

什麼是美好?這就是。
兩個人都帶著虛榮心而來,但最後都放下了虛榮心,拿出了自己人性裡最純潔最美好的那部分,交到了對方那裡。
婚姻裡最重要的盟約是什麼?不是那張結婚證,也不是孩子和財產,而恰恰就是某個時刻,你和他,都為對方拿出了人性裡最美好也最脆弱的東西,這種東西你是不肯給其他人的。
唯有當這個時刻來臨,婚姻的盟約才算真正締結。
所以,有的人結了一輩子婚,仍然是孤身一人。
而安傑和江德福,他們是幸運的,也是美好的。
《父母愛情》的開場很殘忍,有點像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但不是所有故事都只有張愛玲那一種寫法——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至少《父母愛情》寫出了許多平凡夫妻的珍貴之處——劇中的每一個人都展現過張愛玲筆下的晦暗人性,但更展現了真摯動人的愛與暖。
我始終還是更相信,在人與人的親密關係裡,暖與亮是底色。這是我至愛《父母愛情》的原因。
我想,也是這部劇成為經典劇的原因——人們總是更相信也更期待美好的。
-經授權轉載-
今日薦讀
作者簡介
林宛央。瀟灑派小妖精,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來源: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