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牛釘子戶:43歲無婚無子,自建10層“城堡”,在空中住了5年

茫茫人海中,為防大家走失,請大家:
點選上方 “藝非凡 ”  → 點選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就再也不會迷路啦!

一箇中國人端起一盆滾燙的開水,
潑向外國博物館裡的珍貴古畫,
嚇傻了一片外國人。
點選以上影片,瞭解她的故事!
我的自由不只23米高
只是站得更高,隔絕感更強
6年,10層,23米……一座形狀怪異的“十層塔”拔地而起。
這不是什麼新興的藝術裝置,而是一個釘子戶頑強抗爭的“作品”。
從2023年起,這裡就成了遠近聞名的打卡點。
而房屋的建造者陳天明,也因此成了網紅。

▲ 陳天明

01
從高材生到釘子戶
說起陳天明,當地人的言辭曖昧不明。
90年代,考上211高校,是國內最早學習資訊與計算科學專業的“高材生”,卻因一紙拆遷文書回到家鄉,如今43歲無家無業。
這裡曾經住著2000多戶人家,如今只剩下陳天明一家。
他白天放牛、養鵝、拍短影片,晚上就爬到8樓的小房間過夜。
陳天與這個世界,仿若隔絕一般。

他皮膚黝黑,留著小平頭,穿最樸實的莊稼漢衣服,但並不算一個標準的農民。

在他火了之後,曾與他共事的網友說:
“陳天明喜歡詩詞歌賦,喜歡看書,是一個知識分子”。

他本可以有世人眼中的大好前程,在那個輟學比上學的人還多的貧乏年代,陳天明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家裡交不出學費,他就去工地拌砂漿、搬磚掙錢,堅持讀完高中。最終以超省重點線30多分的成績,考進了南京農業大學。

這本是一個寒門貴子、光耀門楣的典範,然而故事的發展急轉直下。
大學期間,陳天明除了必修課,還旁聽一些文史哲、人類學、心理學專業的課,泡圖書館,讀了400多本人文社科類書籍。
大四那年,當同學們陸續進企業,走向光輝前程時,陳天明作出一個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決定:
回老家養牛!
他給輔導員寫了一份長達10年的養牛創業計劃,宏圖大業,洋洋灑灑。

▲ 陳天明為養牛計劃研讀過的書籍

同期畢業的同學,有的進了華為當程式設計師,在2006年就拿到了4500元的底薪,只有他,重新回到了農村。
現實總是冰冷的。
一是村民的冷眼和非議:“鯉魚都跳龍門了,為什麼要跳回來?”
二是養殖技術好不精,生病的牛,橫七豎八地死在陰溝裡。
他倉皇地出逃,留下一堆爛攤子給家裡。先後在上海、南京、宿遷和杭州跑推銷和賣保險,剃鬚刀、面膜、酵素、艾灸……什麼都賣。
2018年,他在杭州跑起了閃送,賬單日結,時間自由,正當他以為找到了謀生正途時,一個電話響了。
那是家裡打來的,說村裡要拆遷。
這一回,陳天明回到家鄉,就再也沒有出來。
02
不斷向天空的“違規”生
2018年4月8日凌晨,陳天明剛到家,滿目皆是廢墟。
院子裡20多年的桂花樹、10多畝承包地的石榴樹全被推毀,圍牆被推倒,路都被建築垃圾埋掉了,用了3天時間才刨出一條小路。
村裡最初有半數人不同意拆遷,但後來都出於各種原因搬走了,只剩陳天明一家。
由於父母擔驚受怕,陳天明就為他們租了房子,自己獨留家中,在枕頭下壓一把殺豬刀。

一方面是出於對拆遷的抗爭,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最高處生活的嚮往。
陳天明不僅沒搬走,還開始了他“原地起高樓”的建造計劃。
一層的房屋是陳天明的祖宅。
1982年,陳天明剛出生,外公用沙子、石灰和稻草夯築起了三開間的瓦房。
改造前的老瓦房
2018年,瓦房開始漏水,既然決定了做釘子戶,那就做個徹底。
陳天明買來合成板和老電線杆,為房子搭建了2、3層。

他自學榫卯技術,計算風裡、壓力,憑藉想象與直覺。到了2019年,他已經完成第5層的搭建。
陳天明在5層住了兩年之久,那裡有他的一個簡易書房,存放著多年來淘來的舊書,舊木板、故紙堆,還有斑駁的字畫。

在這塊不被侵擾的高空裡,陳天明似乎給自己圍了一方伊甸園。

後來,他又有了住在更高處的想法。
2022年,他開始動手搭建第6層。

▲ 房子建到第6層

對於家人的反對和擔心,陳天明置之不理,彷彿這種“向上生長”成為他的一種執念。
“到了六樓以後,因為我是近視,樓下的世界對我來說都是朦朧的,哪怕是熟人來了我都看不清楚,隔絕感更強一點。”

到了2023年,建築開始受到外界關注,陳天明更加興致盎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七”這個數字令他興奮。
7層完成之後,他又想要給7樓弄一個圍欄,搭一個亭子,於是有了8、9樓。
一年後,他又在9樓搭建了一個小平臺,安裝了避雷針,這就是第10層。

至此,建築的外觀大致成型,它凌亂而毫無章法,宛若動漫裡廢棄的古堡,與周圍整體劃一的安置樓房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兀又隨意。

陳天明已把它當成一件藝術品來看待,他清楚每一根木材的來歷,每天的工作就是檢查、加固。
如果可能,他還想嘗試更高。

只可惜,他的想法被一份《行政強制拆除公告》打斷了。
通知上明確限定,5天之內自行拆除平房以外的部分。

這不是他第一次收到這種公告了,2021年來,陳天明的房子就被認定為違建,他也打過官司,但一審、二審都敗訴了。
他始終沒有退縮,如果不行,最後還有抗訴一條路。
房子能在大風中屹立不倒,這種搖搖晃晃的日子對陳天明來說已是常態。

“我對大自然的暴風雨已經無所畏懼,對於人世間的暴風雨也應如此。”
他想看看自己能堅持到哪一天,十層塔,已經成為他生活的支撐。 
03
是盈空樓閣,亦是精神飛地
隨著短影片的走紅,位於貴州興義的梨樹坪,陳天明的木板樓成了一處網紅打卡點。
當參觀、採訪的車輛來到陳天明的建築前,當地人的好奇目光,已經分不清是在看一座藝術品,還是在看一則笑話。
在他們眼中,陳天明不只是個怪人,更是個異類。他們一家人已與其他的村民鮮有往來。

陳天明總把“隱居”二字掛在嘴邊,有幾分淡然,也有幾分無奈。
他將5層取名為“望霞閣”,這裡懸掛著“惠風和暢”和“惟吾德馨”兩幅字畫,是他在杭州認識的書法家送給他的。

“自己房子也簡陋,確確實實簡陋。至於德那塊我們就不談多少,道德是自我約束,法律是約束別人,道德是不能拿來約束別人的。”

劉禹錫的《陋室銘》表面說陋,實在說德,有德行和修養的人,即使身居茅屋,也如處身寰宇。
或許,這正是陳天明的追求。

由於附近無人居住,建築周圍有很多可用之地,陳天明就養了很多動植物,2頭牛,11條狗,15只鵝,6只土雞,3只兔子,1只貓,還有10多隻鴿子。

乍看起來,有幾分田園牧歌。
他白天餵牛、看書、泡茶,黃昏時看落霞一點點消散。

他還寫了一篇長文,名為《盈空樓記》,裡面涵蓋著他浩瀚的家族史以及小樓搭建始末。
不知能否獲得他人的認可和理解,但他的努力,想讓更多人看到。
或許有一天,小樓會被夷為平地,所謂網紅、流量、田園都會變成一場空,但他豐盈的靈魂確實有趣。

如今,陳天明幾乎每天在平臺上更新短影片,分享著小樓風景以及圍繞小樓的日常生活:
“喜鵲高歌、”“空中散步”、“夜幕降臨”、“驚夢煙花”……
這便是他夢想中“陶淵明式”的生活。
有人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在身體力行是對抗現代社會“標準化”;
有人說他是當代的西西弗斯,努力毫無意義且終將付諸一炬;
也有人說他像《老人與海》中的聖地亞哥,是向命運發起挑戰的“硬漢”。

關於種種說法,陳天明一概接受,也一笑視之:“就是蓋著玩兒”。

對於未來,

陳天明還有其他很多打算。

添一個“鄉野藝術展覽館”,增設室內花圃、農家樂或客棧等等……只不過,前提是它能守住這座塔。
“每一個出類拔萃的人,都出於本能地尋求避難所和隱居處。在那裡他可以擺脫眾人,擺脫多數人,在那裡他可以忘卻‘作為規則的人們’,而成為例外。”   
這是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上寫的話,陳天明在塔上將它摘錄了下來。

正如一個高分評論所言:“這個世界,應該允許人以和別人不同的方式活著。”
十層搭,是陳天明做成的一件事,也是一位普通農民對抗現實、堅持夢想的縮影。

我們都是普通人,若能在這世界留下一些痕跡,那自然是幸運的。
如若不能,那麼地鐵、上班、接娃、做飯……平凡的煙火日常裡,也藏著閃亮的勳章。


「中國經典動畫郵冊」
50枚珍貴郵票
一次集齊中國經典動畫之作
中國郵政發行,有收藏品鑑定評級公司鑑定認證,還有中華錢幣郵票收藏協會蓋章官方認證。
《哪吒鬧海》郵票在紫外燈照射下,票面人物會發出異樣光彩。
點選圖片,立享優惠

除此之外,大家記憶裡非常熟悉的動畫和寓言故事都能在這本郵冊找到👇
《阿凡提的故事》特種郵票一套5枚
✨《黑貓警長》特種郵票一套5枚
✨《小蝌蚪找媽媽》特種郵票一套5枚
✨《大鬧天宮》特種郵票一套6枚
✨《葫蘆兄弟》特種郵票一套6枚
✨《哪吒鬧海》特種郵票一套6枚
✨《九色鹿》特種郵票一套5枚
✨《小鯉魚跳龍門》特種郵票一套5枚
✨《司馬光砸缸》特種郵票一套3枚
✨《曹衝稱象》特種郵票一套2枚
✨《孔融讓梨》特種郵票一套2枚

這可能是今年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小哪吒的形象沒有孩子會不喜歡。
立體亞克力封面,燙金頁邊,贈禮袋,可自用收藏可送人。
優惠數量不多,喜歡的朋友可以先開搶了!
點選圖片,立享優惠
探秘藝術家背後的故事
解析美學密碼
長按識別二維碼
加wx,提前佔座
點選下方圖片
一鍵進入優選商城
檢視更多非凡好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