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睒睒要張一鳴道歉,有沒有道理?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鍾睒睒,一個極少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的商人,近期卻在鏡頭前激烈地表達觀點和情緒。是人都能看出來,這次是被逼急了。

鐘的憤怒來源於今年上半年針對農夫山泉的“獵巫”。沒人能說出是哪個具體事件,令一部分人如此瘋狂地攻擊一家合法經營的企業。
鐘的兒子移民?農夫山泉瓶蓋像日本國旗?鍾是日本人後代?看似荒誕的網暴背後,真相併不重要,獵巫需要的是一個安全地、可以被肆意發洩情緒的目標。
注意,這裡安全最重要,真正的壞比他們是碰都不敢碰的。你看那些動不動給非洲留學生批幾十萬獎學金的領導,有一個被扒出來過嗎?
如果放在平時,以鐘的性格,也許忍忍就過去了。但這一次,鐘的母親因網暴憂慮過度而去世,直擊鐘內心最脆弱的部分。
無論如何,禍不及家人。在這場民粹的狂歡中,社交媒體客觀上起到了助紂為虐的效果,尤其是以演算法推送資訊的短影片平臺。在近期的採訪中,鍾睒睒認為張一鳴欠他一句道歉。
離奇的是,鍾母去世是在今年三月。時隔多月的公開爆發,恐怕這期間鍾和位元組進行了不少交涉,甚至不排除訴諸法律渠道,但終無音訊。
某乒乓球運動員因為戰績低迷,僅是被人批評球技,就能動用強力讓批評者丟掉飯碗。而中國首富卻無法透過正常渠道維護自己作為公民的合法權益,這是最令人唏噓和擔憂的。
抖音和一眾社交媒體該不該為鐘被網暴和造謠負責?有的人說,網際網路平臺是中性的,釋出虛假資訊的是人,而人之所以壞,是源於教育、環境等各種宏觀因素。
為什麼現在的人會瘋批到這種程度?具體原因不必多言,你我都懂。以我在國內外網際網路多年對社交媒體的觀察,內網絕對是戾氣最重的,網際網路基本就是一個大型化糞池。
但這並不意味著,社交媒體就沒有任何責任。既然你能接到指令把一個蹩腳運動員的負面評論刪的無影無蹤,為什麼已經明確犯了誹謗罪的言論,卻無法消除?
用資訊過載、人力不足這樣的藉口搪塞說不過去。如果明顯的犯罪行為能在平臺大行其道,那平臺就不應該存在,不如直接關停整改,這是對法律基本的尊重。
我個人體驗,抖音的“審查機制”可以說非常先進。每次釋出影片只要有一兩個“敏感字眼”,影片會自動被機器攔下,發都發不出去。
我說的敏感字眼沒觸犯任何法律,僅僅是平臺的預設設定。顯然真正的違法言論沒被重視,被網暴喪母的鐘老闆也沒有得到“預設敏感字眼”的特殊對待。
當然,我也得為張一鳴講句話。鍾先生可能確實對網際網路行業沒什麼興趣,和圈子裡的人接觸也少。其實張一鳴早在幾年前就很少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興趣轉向社科了。
張一鳴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他本人非常低調,對財富和地位並沒有很強的執念。從位元組這些年在社媒產品上的轉型(雖然失敗了)上看,張一鳴其實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他自己親口說過,自己最大的興趣就是打造一個偉大的產品。至少今天的抖音,在多數有理想的人看來,都和“偉大”兩個字沾不了邊。
張一鳴想要的是匯聚高質量受眾和資訊的平臺,而網際網路的規則是流量為王、下沉市場。抖音最初是年輕人唱歌跳舞的地方(國外Tiktok沒變),而如今卻成為仇恨與謠言的集散中心。
人心的壞和背後的推手、平臺管理的缺位,是網暴悲劇的罪魁禍首。虧欠鍾睒睒一句道歉的,不止是網路平臺。
有位朋友說,鍾睒睒沒有資格批評張一鳴,因為他九年前避而不談社會問題。我也找到了當時的報道,大致是記者問鍾如何看待中國的水汙染問題,鍾以不便評價,拒絕回答。
恕我無法同意這位朋友的觀點,我認為企業家談不談社會問題,不是他們的必備職責,這是我們媒體從業者的第一責任。不談社會問題就不能為自己受到侵害而發聲?這顯然有點“嚴以待人”。
況且鐘的身世很多人並不瞭解,他是經歷了完整十年的人。那段時光裡,他的知識分子父母被打成右派,“黑五類”的子女有多慘大家可以去看各類紀錄片。他有這樣的恐懼,我完全理解。
除了對張一鳴和抖音的不滿外,鍾睒睒還抨擊了網路直播帶貨。他甚至指名道姓“拼多多”,是在破壞中國的行業生態和品牌體系。
上述那位媒體朋友認為,鍾對直播帶貨和拼多多的批評毫無邏輯。因為追求低價是消費者本能,拼多多的模式出現也是因為客觀上的經濟原因,平臺經營合理合法,低價符合市場規律。
這話我同意前半段,直播和低價平臺的興起確實是整個社會消費能力不足造成的。為什麼我們老聽說什麼英國、法國、義大利品牌,因為人家富有的時間足夠久。沒有消費能力的市場,很難產生高階品牌,這是本質。
但我不同意後面半段,因為這些低價平臺的經營壓根就不合法。一個996加班到員工猝死的公司,能叫合法經營?首先就違反了勞動法。
更不用說低價背後,各種供應商是如何壓榨勞動力的。很多人可能天天坐在辦公室敲文章,享受著廉價日用品,根本沒下去接觸過工人,不知道他們的待遇有多慘。
如果每家企業都能遵守勞動法、真正做到合法經營,“低價模式”真的能做成?用血汗工廠的模式互相內卷,我不認為這符合任何我所瞭解的“客觀經濟規律”。
我所看到的真正規律是:當打工者收入提高了,他們才能有錢消費,才能讓工廠賺錢而不是拼低價。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家有個專有名詞,叫“內迴圈”。
當然,這並不是說就應該把拼多多、直播帶貨、抖音這些一棍子都打死。而是要意識到,所有的現象背後都需要系統性的改變。而遺憾的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房間裡的大象,而沒人能解決機器卡殼的問題。
· END ·
感謝你還在
如果喜歡那就分享朋友圈啦
加我,防失聯
小號,關注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