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我差點打不到車,在滴滴打車上點選了傳送,頁面就停滯不前,只有個灰色的漩渦在頁面中心不斷旋轉,就像是時間的終結。前幾天的11月12日那一晚,我正在和一家深圳電子配件淘寶店主商討,想把轉接頭的圖片發過去,結果得到了滿屏的紅色感嘆號,提示我圖片傳送失敗,嘲諷的感覺達到滿分。
每次都是第二天我才後知後覺,看到網際網路平臺服務宕機的新聞。而我在當時,對平臺的信心如此之強,以至於我在零下6°C的夜裡打不到車,卻懷疑是我的手機在低溫下不工作,在發不出圖片的時候,認定是我不小心改了什麼系統設定。我首先檢查自己。
在一個月內,連續兩次遭遇網際網路平臺的宕機事故,讓我對它們的信心有所動搖。以前我在民航做事,如果出現類似的事情,甚至不需要出現真正造成任何後果的事故,只是連續出現兩起事故徵候—意思是距離釀成事故只有一步之遙的不安全事件,那麼可怕而嚴厲的行業安全整頓馬上就會全面展開。因為在民航業界,連續出現事故徵候,說明存在系統性的問題,如果不加以緊急自檢和糾正,那麼距離真正的事故就不遠了。
我不知道這科學不科學,當初甚至不需要判定前後兩起事件是不是獨立事件,具體有沒有關聯,安全整頓就已經開始了。所依據的理論無非是一句話:十件不安全事件會造成一件事故徵候,十件事故徵候會造成一起事故—術語和等級年深月久我記得不大清楚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所謂航空安全領域內的蟑螂學—你在家裡看到一隻死蟑螂的時候,意味著地板下起碼藏著10只活蹦亂跳的蟑螂,飛行事故也是一樣。
根據這種不知科學與否的民航事故理論,我不在意淘寶發生了什麼,也不在意滴滴發生了什麼,我在意的是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在短期內連續出現了執行事故,而且是相當嚴重的事故。那麼,它們還會出現嗎?那麼,其他平臺呢?它們為此做了自糾自查了嗎?它們確認自己的備用方案依然有效了嗎?
我作為消費者,同時也是應用程式使用者,我已經習慣了開啟手機什麼都有的生活。但是在連續經歷了兩次宕機事故之後,我感覺這種開啟手機什麼都有的感受和信心不是那麼真實。一個月遭遇兩次,說明這種建築在智慧手機應用程式和網際網路服務上的數位生活,其實很脆弱。所謂的容災設計,所謂的備用程式,所謂的故障後的柔性可用,究竟是真的有,還是隻在PPT和宣傳稿裡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些都是成本,而人們並不一定在所有時節裡都願意支援這些成本。
昨晚,當我站在北風凜冽的北京街頭,想著要不要開啟一輛共享單車時,甚至都沒有想過如果共享單車平臺也宕機了怎麼辦?支付平臺也宕機了怎麼辦?我的錢包裡常年只有一張十塊錢和一張五塊錢的人民幣,僅夠出租車的起步價。當然,我還有銀行卡,可以去附近的ATM取現金。問題是,如果地圖軟體也打不開,我找不到ATM怎麼辦?
你可以說,無數和生活息息相關的App都是彼此獨立的,都隸屬於不同的網際網路公司,同一時間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幾近於零,這就是分散式的強大。那麼我也想反問一句:機房也是分散式的嗎?雲伺服器也是分散式的嗎?DNS伺服器呢?
所以我決定還是有必要做一下個人演練,起碼一個月抽出一天時間來,演練一下在沒有手機的支援下,如何生活一整天。複習一下用紙幣交易,複習一下揮手叫車,複習一下用電話聯絡朋友,複習一下看紙質選單點菜,複習一下看街頭和商場的地圖。對了,還有複習步行,複習一下自家周圍的小商超,複習一下在商店購買電池調料手紙是怎麼一個流程。
我擔心如果不做這些複習,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會變成一個手機軟體打不到車,就那麼傻呆呆站在街頭,不斷刷手機的人。彷彿我想要的東西都卡在了手機屏幕後面,我只需要等待和不斷重新整理,就能把它們刷出來一樣。如果當真出現網際網路不工作的那一晚,我希望我能有其他選項。

標題:《鯨魚》
創作者:和菜頭的小肉手
AI演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2
Prompt:Whale on the sea draw by a kid, in the style of colorful expressionism, childs drawing, sketch –ar 16:9 –V5.2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訊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星空》
和菜頭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2
南派三叔專區

南派,這張《女孩和貓咪》送給你。
《槽邊往事》專營店營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