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日,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藍喉蜂虎成群覓食嬉戲。(來源:視覺中國)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中國石化13日釋出訊息,中原油田部署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區的鐵北1側HF井試獲日產31.45萬立方米高產工業氣流。該井垂深超過5300米,水平段長達1312米,重新整理了我國頁岩氣井垂深紀錄。>>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中國石化
1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訊技術試驗衛星十九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
13日,西安至安康高速鐵路秦嶺九天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是西康高鐵全線最後一個貫通的隧道。截至目前,西康高鐵全線20座隧道已全部貫通。(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國鐵集團西安局
13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釋出最新訊息,利用嫦娥六號拍攝的高解析度影像資料,該臺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成功構建嫦娥六號著陸區高精度地形資料集,不僅精確定位了嫦娥六號的著陸點,還觀察到了月表細微特徵。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通訊》。(來源:科技日報)
13日,陝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等地氣溫都超過了30℃。其中,北京氣溫達32.3℃,創下今年以來新高。14日,在冷空氣的影響下,東北、華北等地氣溫將出現下降,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4至10℃。(來源:中國天氣)
近日,山西大學團隊在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考察時,在石槽村新發現一處重要摩崖造像。此處摩崖造像從造像風格上判斷,應屬北齊至隋代,即公元6世紀後期至7世紀初,或為陽曲縣已知最早的摩崖造像。(來源:央視新聞)
13日,湖北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釋出訊息,攝影愛好者近日在大九湖國際重要溼地拍到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棉鳧,這也是神農架首次記錄到該鳥種。棉鳧,俗稱棉花小鴨,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鴨子”。(來源:中國新聞網)

黃建華 攝
12日,S249線口門子至南山口路段解除冬季封閉,恢復7座及以下車輛通行。每天開通時間為8:00~20:00。S249線從哈密南山口穿越天山,全長61.94公里,有“最美天山公路”之稱。(來源:央視新聞)
近日,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與于韋斯屈萊大學聯合研發出一項新技術,利用脂肪酸為溶劑,從電子廢棄物中高效提取金屬銀。研究人員表示,傳統上一般使用強腐蝕性無機酸作為溶劑來提取銀,易造成安全事故和環境汙染。這種新技術操作過程更安全,也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期刊《化學工程雜誌》上。(來源:新華社)
近日,《自然·人類行為》發表的一篇動物學論文稱,野生黑猩猩的母嬰聯結或與人類中觀察到的安全型和不安全-迴避型模式類似。這一研究結果有助於進一步理解現存與人類親緣最近的生物的母嬰依戀。(來源:中國新聞網)
Hot News
熱點推薦
近日,話題“比大熊貓更瀕危的動物全國僅剩1只”登上微博熱搜,這隻“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就是——斑鱉,它曾長期被誤認作黿(yuán)。斑鱉與黿如何分辨?我國還有哪些瀕危“國寶”?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王宇 郭炘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