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日,在北京國家植物園,桃花、梨花競相綻放,綠樹萌芽,湖水盪漾。(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龍芯2K3000(3B6000M)處理器流片成功,並完成初步功能和效能摸底,各項指標符合預期。龍芯2K3000和龍芯3B6000M是基於相同矽片的不同封裝版本,分別面向工控應用領域和移動終端領域。>>更多詳情(來源:人民日報)
美國西北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種新型起搏器,比一粒米還小,可以無創方式注射到人體內,使用後還會自行溶解。科學家們已經在動物和心臟模型中測試並驗證了這種微型起搏器的功效。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來源:科技日報)
當地時間3日,中國政府向緬甸提供的第二批緊急人道主義地震救災援助物資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援助物資包括800頂帳篷、2000條毛毯、3000箱餅乾、2000箱礦泉水等。(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美國埃默裡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孕婦接觸鄰苯二甲酸鹽可能會影響嬰兒大腦中一些關鍵神經遞質的代謝水平,從而影響大腦發育。鄰苯二甲酸鹽是一種增塑劑,常見於各種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以及塑膠食品和飲料容器中。相關成果2日發表於《自然·通訊》。(來源:澎湃新聞)
全球所有的鉤盲蛇都是雌性,但它們卻能獨自生下後代。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團隊首次破譯了鉤盲蛇的基因組,揭開了這場進化奇蹟的奧秘。相關成果3日在期刊《科學進展》上發表。(來源:央視新聞)
新一期《歐洲心臟病學雜誌》上的一項國際研究稱,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動態心電圖資料,能夠提前兩週預測嚴重心律失常風險,預測準確率在70%以上。(來源:新華社)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攜帶Shank3基因(一種與孤獨症密切相關的基因)的比格犬,在識別人類面部特徵時會出現與孤獨症患者相似的異常反應。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孤獨症風險基因調控面部識別。研究成果3日發表於《科學進展》。(來源:科技日報)
5日,火星和雙子座中最亮的恆星北河三將會與一輪上弦月近距離相伴,上演“三英會”,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可嘗試觀測。(來源:新華社)
4月4日是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常透過獻花表達對逝者的哀思與懷念。但你知道嗎,“清明”竟然還是一種花?代表清明節氣的花卉還有哪些?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劉義陽
稽核:朱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