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國亞裔成功論的正確開啟方式你Get到了嗎?

優質推廣

【廣告聯絡請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即可,或發郵件致[email protected]

有關美國亞裔成功論的正確開啟方式 你Get到了嗎?



亞裔傳統月來臨之際,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3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全面反駁所謂的“模範少數族裔”概念。文章編譯如下:

愛爾蘭作家喬治•摩爾(George Moore)在1900年的劇作《折枝》(The Bending of the Bough)中曾表示:“整個人類才是唯一的種族。”

但是可惜的是,美國人口普查局並不是由他管理。現在,大量的經濟和社會因素都可以透過自我界定的種族類別進行分析。不同種族人口間存在的巨大不平等是21世紀公共政策面臨的最大壓力之一。

簡單的種族類別劃分既能帶來好處,同時也能帶來不少風險。因為統計類別帶來的差別必然會讓歷史、文化以及生活經驗等過於簡化。實際上卻遠沒有如此簡單,就好比現在越來越多的跨種族人口。舉例來說,2010年,15%的5歲以下非裔兒童就被認為既屬於非裔,也有白人血統。

過分簡化的種族類別劃分還會導致種族刻板印象的激化。最為典型的例證就是亞裔身上揹負的“模範少數族裔”標籤。這一標籤存在太多的問題。首先,它沒能注意到亞裔群體內部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差別。比如孟加拉裔和韓裔就不能簡單的被分在一起。第二,就算是所謂“積極的刻板印象”對年輕人來說也意味著負擔,人們難免對他們有過高的期待,讓他們的選擇面變窄。

第三,將某一個種族人群定義為“模範”可能會激起其他少數族裔的不滿。“如果亞裔能做,為什麼你不行?”這是很多人的想法。這可能是模範少數族裔刻板印象帶來的最危險的副作用,可以說其本身就是一種種族主義。

有關亞裔成功論的正確開啟方式


的確,作為一個群體,亞裔看起來做得不錯。比起其他少數族裔,他們生活在更為富裕的社群、婚姻比例更高、受教育水平較高、在勞工市場也更受歡迎。

亞裔最成功,也是最受媒體關注的是他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36%白人、23%非裔和16%西語裔都擁有學士或者更高的學位,而亞裔這一比例則高達54%。

這是為什麼?答案很簡單:文化。《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談到華裔對教育的態度時表示,他們有著很完善的學習美德,比如忠誠、勤奮、堅持、專注以及尊師重道等。另一名專家凱•海莫威茨(Kay Hymowitz)也表示,對華裔移民來說,對下一代的教育就像是他們的宗教一樣。

不過,在這些討論中,存在一種很危險的現象,這些學者和評論家們都忽略了亞裔群體內的多樣性,過於強調有些空泛的所謂“亞裔文化態度”,而不注意更為實際的解釋,比如選擇就讀的學校的質量等。

除了教育 努力的態度也很重要

人們總是認為亞裔比其他群體更重視教育。但是證據顯示這一說法其實並沒有那麼高的可信度。在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和《國家期刊》(National Journal)針對1272名18歲及以上成年人做的一項聯合調查中,大部分都認可四年制大學學位的重要性。不過,亞裔更相信努力才能換來學業上的成績,而不是什麼高超的技巧。

為什麼亞裔如此相信努力和學業之間的聯絡?一個很顯然但是又經常被忽略的原因是亞裔很大一部分都是初代或者二代移民,這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開始自己的一段新生活。移民往往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亞裔移民更是如此。資料顯示,亞裔移民受過良好教育的比例要比美國平均水準更高。

亞裔會選擇更好的學校

關於亞裔的成功,一個更為直觀的原因就是他們往往會選擇更好的學校。

經過相關研究發現,亞裔更願意選擇住在有好學校的小區,這點他們更像白人。當然,亞裔和白人的家庭平均收入要比非裔和西語裔更高,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這意味著他們有能力住在擁有更好學校的地區。

結論很清楚,亞裔住得離好學校更近。雖然比起文化方面的因素,這個原因看起來有些無聊,但是這的確是他們在學業上能夠取得優秀成績的原因之一。這也可以讓政策制定者們更多地去推廣高質量學校,而不用擔心“亞洲價值觀”的侵入。

亞裔內部也有很多區別

迄今為止,上述研究都將亞裔當作一個單一的群體來看待。但是,亞裔群體內部其實有很大的差別。其中很多人經濟條件其實並不好,媒體上鼓吹的亞裔優勢其實並不算普遍。

東亞和印度群體經濟條件確實不錯,但是柬埔寨和苗族擁有相當高的貧困率。這是為什麼?根據“模範少數族裔”理論,經濟條件方面的障礙應該比不上文化和價值觀。

但是資料顯示的結果並不是這樣。貧窮的亞裔群體往往是那些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學校真的能夠影響到你能取得的成績嗎?

表面上看,質疑學校質量能否影響到學生的成就很可笑。但是考慮到“模範少數族裔”理論的受關注程度,還是有必要看看不同亞裔群體在教育上的成就是否符合我們對那些優質學校的評估。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加州擁有全美30%亞裔人口,這裡可以當作是一個視窗來觀察不同亞裔群體在學校選擇上的不同。在加州,柬埔寨和寮國等群體的學生表現要比日裔、華裔、日裔以及印度裔群體差得多,這與他們在學校選擇上的差別基本處於一致。亞裔群體內部在學業上的表現存在的差距與白人和非裔之間的差距基本一樣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結論是根據這些亞裔群體在最初的學校選擇的不同上得出的,也許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是總的來說,選擇優質學校和與最後取得的成績之間的關係很明確,而且對所有美國人來說都是一樣,無關種族。

摒棄“模範少數族裔”概念


雖然已經得出了選擇就讀優質學校與亞裔在學業上的出色發揮之間的聯絡,但是也還是有例外,比如越南裔,他們就在相對來說要差一些的環境下依然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

不管是什麼種族,如果自己的父母受過良好教育,對努力的態度也充滿信念,任何孩子都能有不錯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些亞裔孩子從兩方面都受益匪淺,他們也因此比其他人表現更好。不過危險的是過於強調這些因素,而不是其他更為直觀的原因,比如就讀的是優質學校等等。

如果進行更進一步的劃分,在亞裔內部也有少數族裔,他們之間也有很多的不同。這就讓我們更應該摒棄“模範少數族裔”的概念,這一理論只會讓人們忽視自己經濟和社會上劣勢,而把過錯放在其他少數族裔身上。

海外百事通分類資訊網『www.bristro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