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容來自經濟日報,謝謝。
攸關臺積電最先進製程根留臺灣的中科1.4奈米建廠計劃終於有好訊息!興農球場已公告將於4月30日結束營業。中科管理局11日宣佈,中科二期園區擴建案預計6月底前完成土地點交,第3季公共工程與臺積電建廠可同步進行。
臺積電裝置供應鏈透露,臺積電通知的建廠時程,原本訂在今年5月,如今中科管理局宣佈,約延後一個季度交地建廠,對臺積電而言,可透過趕工方式加速建廠,不是問題。
臺積電中科二期園區建廠計劃,在確定高雄擴增2奈米產能後,決改切入1.4奈米,且編定為晶圓第25廠(Fab 25),規劃興建四座1.4奈米廠,首座廠(P1)預計趕在2027年底前完成風險性試產,2028年下半年正式量產。
值得注意的是,1.4奈米極紫外光(EUV)微影裝置每臺售價高達60億至100億元,非常昂貴,初估一座1.4奈米廠的投資金額將超過3,000億元以上,未來中科規劃四座1.4奈米廠,合計總投資金額可能達到1.2兆至1.5兆元。
另一方面,臺積電在1.4納米制程推進獲得重大突破,近期已通知供應商備妥1.4奈米所需裝置,預定今年先進新竹寶山第二廠裝設試產線(Mini-line)。
據瞭解,臺積電原訂採用2納米制程的寶山晶圓20廠,其中三廠和四廠將改為1.4納米制程。而中科1.4奈米初步規劃四座廠房,未來將與寶山的二座1.4奈廠,成為臺積電全球最先進製程的生產基地,而高雄則是2納米制程的製造基地。
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稍早在記者會時,表示往後幾年還會有11個生產線要繼續投資。業界指出,臺積電中科1.4奈米建廠順利推進,宣示臺積電最先進製程根留臺灣,極具指標意義。
中科臺中二期園區擴建案,最大地主興農高爾夫球場與會員間的球證補償問題,幾經協調談判破局,中科管理局在上月中無奈宣佈,原訂第1季交地給臺積電建廠的規劃,被迫展延,興農公司與會員自救會也進入司法訴訟程式。
自救會長陳永豐重申,球證會員犧牲打球的地方,又要犧牲他們的權益,這非常不合理,未來會員一定誓死捍衛自己的權益。
不過,儘管中科管理局交地時程被迫展延,但相關行政作業程式仍依法持續進行。其中,臺中園區擴建二期計劃面積89.75公頃(包含興農球場68公頃)用地取得法定程式已全部完成,計劃範圍土地均已移轉為國有。
興農公司也正式公告,將於4月30日結束營運,後續中科管理局將依協議價購契約與興農公司進行土地點交等作業,預計6月底前完成點交,第3季公共工程與廠商建廠可同步進行。
END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92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