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重申,投產美國的晶片工藝要N-1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編譯自chosun,謝謝。
中國臺灣當局重申,將對全球最大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美國工廠實施“技術落後一步”的規定。
據臺媒13日報道,臺灣高官表示,臺積電在美1000億美元(約145萬億韓元)投資就是其中一部分。他們指出,臺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也將適用“N-1”規定,即臺商在臺灣設廠先進製程(N),在海外設廠低一代製程(N-1)。
他說:“政府將嚴格遵守‘最新技術不交叉’、‘最關鍵的技術不交叉’和‘安全是首要’三大原則。”
陳建仁院長也表示,“若有違反安全之虞,則不會核准”,並指出,在政府與產業界多次溝通中,首次提及“N-1”相關規定。
高管表示,臺積電不可能成為“美國的臺積電(ASMC)”。
經濟部官員透露,臺積電尖端2奈米半導體今年將在臺完成試產並進入量產,而美國2奈米產品量產計劃在2028年左右,比臺灣至少落後48個月。並補充稱,臺灣計劃在2028年左右推動1.4奈米及1奈米產品的量產,仍將符合N-1相關規定。
與此同時,臺灣專家表示擔心,臺積電提議對美國主要半導體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以成立合資企業經營英特爾工廠,此舉可能“弊大於利”。
此前一天,路透社報道稱,臺積電提議與英偉達、AMD和博通聯合向英特爾投資,據悉提案內容包括臺積電將經營英特爾的機構部門,但持股比例不超過50%。
專家指出,臺積電在美國的1000億美元投資只是開胃菜,合資公司才是主菜,透過合資公司可以完美掌握臺積電良率管理的重要訣竅。
此外,還補充稱,美方請求臺積電協助作為穩定供應商,向美國國防承包商提供大量基於英特爾1.8奈米(18A)技術的晶片。
加劇三星代工困境
業內專家週四警告稱,如果臺積電與美國主要晶片設計公司組建合資企業來運營英特爾的半導體制造設施,三星的代工業務可能面臨“嚴重危險”,三星的市場份額下降將不可避免。
週三,路透社報道稱,臺積電提議與英偉達、AMD 和博通成立合資企業,管理英特爾的半導體工廠。據報道,臺積電將限制其持股比例不超過 50%。高通也參與了談判,但據報道已退出。
臺積電接觸的晶片設計商都是半導體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擁有大量代工訂單。
隨著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不斷增長,如果主要行業參與者合作獲得訂單並在他們之間分配訂單,三星的代工業務可能會面臨挑戰。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官員表示:“如果該計劃實現,這將是三星最糟糕的情況之一,尤其是在其代工業務持續虧損的情況下。”
報道稱,臺積電希望合資公司的潛在投資者也能成為英特爾先進製造設施的客戶。
三星電子是僅次於臺積電的第二大晶圓代工廠,但仍然遠遠落後於其臺灣競爭對手。
據TrendForce稱,2024年第四季度,臺積電的營收市場份額上升至67.1%,較上一季度上升2.4個百分點。同期,三星的市場份額從9.1%下降到8.1%。
第四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企業總營收達到384億美元,環比增長9.9%。
雖然臺積電生產了全球約 90% 的先進晶片,但三星一直難以縮小差距,因為包括蘋果和 Nvidia 在內的主要科技公司仍然是臺積電的獨家客戶。這讓三星陷入困境,由於缺乏客戶,無法擴大其代工業務。
2024年第四季度,三星代工部門營業虧損超過2萬億韓元(14億美元)。
與此同時,第三大晶圓代工廠中國中芯國際在第四季度的市場份額為 5.5%。業內專家表示,與三星不同,中芯國際受益於強勁的國內需求,有潛力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
祥明大學系統半導體工程系教授李鍾煥表示,美國的半導體戰略優先考慮臺積電,三星的作用有限。
李說:“在特朗普的宏觀規劃中,美國專注於透過臺積電擴大非記憶體晶片的半導體制造,同時從韓國公司採購高頻寬記憶體。”
“美國將臺積電視為代工服務的主要參與者,對三星興趣不大。投資和政府激勵措施可能會有利於臺積電。”
據報道,臺積電成立合資企業的提議源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他希望在英特爾陷入財務困境之際,這家臺灣晶片巨頭能夠幫助英特爾重新奪回主導地位。
不過李補充道,合資企業的成功將取決於臺積電是否受益。
李說:“臺積電作為一家以盈利為導向的公司,要麼迅速建立合資企業,要麼故意放慢程序,等待特朗普四年任期結束。”
李氏指出,雖然英特爾目前還沒有躋身全球十大代工廠之列,但該公司在 CPU 生產方面擁有強大的能力,如果從臺積電獲得關鍵技術,可能成為主要的代工競爭對手。
與此同時,截至去年底,三星電子位於德克薩斯州泰勒市的首家晶片製造廠的建設已完成 99.6%。
該公司此前已將工廠的運營時間從 2024 年底推遲至 2025 年,業內專家警告稱,如果三星難以獲得足夠的客戶,工廠運營時間可能進一步推遲。

參考連結

https://biz.chosun.com/en/en-it/2025/03/13/GIZKDPY4YVENHBRV47VKQZHG6Y/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63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