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又一個萬億級大產業呼之欲出。
今年年初,國辦印發《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今年國辦“1號檔案”,也是中國首個以“銀髮經濟”命名的政策檔案。
銀髮經濟,因應對人口老齡化而來,但又不侷限於養老,而與備老、文娛、醫療、康養、抗衰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具有擴大消費、刺激經濟、促進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多重效應。
目前,我國廣義上的銀髮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已超過7萬億元。根據預測,到2035年將達到19萬億元,屆時將佔總消費的28%,佔GDP的9.6%。
每一個萬億級新賽道的誕生,都會帶動產業格局和區域格局的大洗牌。這一次,誰走在前列?
01
國辦“1號檔案”,為何聚焦銀髮經濟?
在我國,“1號檔案”歷來備受關注,向來都有著政策風向標的訊號意義。今年國辦“1號檔案”的出臺,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銀髮經濟元年。
銀髮經濟的橫空出世,大背景是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回應的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在剛過去的2023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到2.9億人,佔全部人口比重首次突破20%,正式步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隨著1960年代出生的“嬰兒潮”一代逐步邁向老年,我國老齡化將會快速攀升,離重度老齡化只有不到10年左右的視窗期。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老齡化是壓力也是動力,是危機也是機遇,而化危為機的關鍵就在於銀髮經濟。
銀髮經濟,最早發軔於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一開始只是“養老服務”的統稱,更多著眼於公共服務屬性。
作為全球老齡化率最高的發達國家,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高達29.1%,平均每3個人中都有一個高齡老人,養老負擔成了難以承受之重。
面對重重壓力,日本率先將養老與醫療、康養、金融等產業全面融合,做大銀髮經濟,試圖變“夕陽經濟”為“朝陽產業”。
與日本不同的是,我國還處於老齡化中期,仍有一定的時間視窗。
但極為龐大的人口基數、“未富先老”的特殊國情,又決定了養老集事業、產業為一體的特殊屬性,銀髮經濟也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
一方面,全球最大規模的老齡人口,意味著更大的市場空間。
無論是“衣食住行用”等實物需要,還是“康養文旅服”等服務需求,都遠超其他國家。
根據民政部有關負責人提供的資料,預計2035年前後,全國老年人將突破4億人,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達到5億人左右。
當前,內需驅動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而擴大新型消費則是提振內需的重要手段,而養老服務正是其中重要一環。
如何在重度老齡化到來之前,利用重要的視窗期,打通銀髮經濟的大迴圈,以事業帶動產業,用產業反哺事業,就成了關鍵。
另一方面,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銀髮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能。
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帶動生物醫藥、智慧製造、數字經濟的全面躍遷,進一步拓寬了銀髮經濟的發展空間。
新時期的銀髮經濟,不僅與醫藥健康、智慧養老、康復器具、養老金融相融合,而且隨著人工智慧、生命科學、人形機器人等新質生產力的突破,有望不斷擴充套件。
銀髮經濟,既是關乎民生福祉的公共事業,也是立足於長遠發展的新興產業,萬億級的大市場,將會帶來顯著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02
逐鹿銀髮經濟新賽道,誰走在前列?
任何新經濟新產業新賽道的競逐,既要考慮頂層設計和國家戰略佈局,也與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城市綜合實力息息相關。
一般而言,銀髮經濟的發展,需要龐大的“銀髮”人口、一流的養老環境和強大的醫藥健康產業作為支撐。
今年國辦“1號文”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規劃佈局10個左右高水平銀髮經濟產業園區。

這些區域,恰是我國發展最成熟、綜合實力最強的四大城市群,經濟實力一流、人口規模龐大、產業基礎深厚,歷來都是新經濟的領跑者。
與其他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成都優勢何在?
其一,成都和四川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本盤,超大市場規模優勢相對突出。
成都是我國常住人口第四大市,也是我國僅有的4個2000萬人口大市之一,人口總量離北京只有一步之遙。
成都所在的四川,則是中國人口第五大省,其老齡人口數量超過1800萬人,總量位居全國第三,銀髮經濟市場空間極為廣闊。

規模優勢只是一方面,而消費能力更為關鍵,兩者結合,才能將人口優勢轉化為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作為天府之國,“蜀裡安逸”的氛圍,造就了四川人“能掙錢,敢花錢”的性格,形成“不負人間煙火”的消費文化,助力四川走在消費升級的最前沿。
成都能躍居全國第6個萬億消費城市,四川得以躋身中西部消費第一大省,與此不無關係,而這也為銀髮經濟的蓄勢勃發奠定基礎。
其二,成都是天府之國,氣候適宜,醫療等公共服務完善,且連續15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古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之說,今有“雪山下的公園城市,煙火裡的幸福成都”之譽,指的都是成都從生態環境到生活品質再到產業方方面面的吸引力。
外攬山水公園之秀,內得人文歷史之勝,市井煙火之氣與現代都市之美相得益彰,成都人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
根據《瞭望東方週刊》釋出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成都連續15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這一榜單,不只著眼於生態環境,而覆蓋居民收入、生活品質、城市吸引力、公共安全、教育等方方面面。
確實,成都的優勢也是全方位的,醫療資源極為發達,三甲醫院多達61家,其中中國百強醫院4家,雙雙位居西部地區之首。
在城鎮體系上,成都獲得國家中心城市的超高定位;而在醫療體系上,成都則被賦予打造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雙重重任。
從氣候到環境,從醫療設施到生活品質,再到廣義的居民幸福感,成都能成為最具吸引力的養老康養地之一,並不令人意外。
其三,新經濟的形成,離不開科技賦能,更依託於產業升級。
銀髮經濟之所以被稱為10萬億級的大市場,不僅因為消費市場龐大,更因為它能帶動產業升級,助力無數千億級乃至萬億級產業的崛起,從而形成新的增長極。
成都是西部醫藥健康產業的重鎮,坐擁成都醫學城等眾多園區,在醫療、康養等領域實力穩居中西部首位,在生命科學等新質生產力領域走在前列。
目前,成都坐擁國家級醫藥創新平臺達40餘個,多家企業躋身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榮膺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生物醫藥研發創新產業基地等眾多“國”字頭稱號。
龐大的人口規模,巨大的消費潛力,一流的生態環境,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底蘊,深厚的產業基礎……共同將成都推向銀髮經濟的最前沿。
03
頂尖城市,正在加入銀髮經濟競逐戰。
在長三角,上海浦東新區日前召開首屆銀髮經濟供需大會,並制定相關行動方案,依託張江科學城建設智慧養老產業園,以科技創新搶灘銀髮經濟。
在大灣區,廣州黃埔區先是推出全國首個區縣級“銀髮經濟10條”政策,隨後又打造了廣州首個銀髮經濟產業園,凸顯生產製造的全產業鏈條優勢。
就連一向相對超然的香港,在其《2023施政報告》中,首次提出發展“銀髮經濟”,標誌著銀髮經濟發展正式列入官方議事日程。
而在西部,成都市溫江區率先舉辦銀髮經濟高質量發展峰會,前瞻佈局銀髮經濟產業園,籌建四川全省首個銀髮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積極打造銀髮經濟消費體驗區……
這些代表各自區域競逐銀髮經濟的城區,都有一些共同點:都有龐大的經濟人口腹地,都以生物醫藥為支柱產業,都不乏跨市域乃至跨省域的影響力。
事實上,在國際上,銀髮經濟起步最早、發展最成熟的城市,無不如此。
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高的發達國家,東京及其周邊聚集了全日本1/3左右的人口,老年人口也為全國之最,是全球銀髮經濟的主要探路者之一。

過去幾十年,東京歷經從“銀髮服務”到“銀髮產業”再到“銀髮經濟”的升級之路,將傳統養老產業做成了一個規模高達萬億級別的超級產業。
東京從傳統的養老服務入手,逐步向文旅休閒、醫養康養、保健食品等產業拓展,進而帶動養老金融、智慧製造、抗衰老等新興產業的崛起。
目前,東京已形成以公共養老機構、高階養老機構、居家養老、社群養老為組成的多層次養老體系,“醫養護融合”是其最大特色之一。
同時,藉助銀髮經濟帶來的機遇,東京充分發揮自身作為製造和科創中心的優勢,透過技術引領,帶動保健產品、護理機器人、生物醫藥等產業飛速發展,幹細胞抗衰老技術更是領先於全球。
銀髮經濟的存在,不僅讓東京得以對沖超老齡的衝擊,而且為經濟社會發展開啟一片新的空間。
與日本相比,中國有著全球最大規模的銀髮群體,而銀髮市場仍是一片藍海,無論是傳統的養老產業,還是新興的銀髮服務、銀髮製造產業,都有待開拓。
這也意味著,誰能率先佈局銀髮經濟,誰就能更早一步搶佔這個萬億級市場。
04
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溫江離“西部地區銀髮經濟首位城市”有多遠?
如果說浦東新區的科技創新實力首屈一指,廣州黃埔區的全產業鏈基礎最為深厚,那麼溫江則有“醫藥+醫療+康養”的多重競爭優勢。
從醫藥健康產業來看,中國西部看成都,而成都首要看溫江,溫江是成都打造萬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叢集的主戰場之一。
作為製造大市,成都目前已拿下9個國家級產業叢集,其中唯一來自生物醫藥領域的特色產業叢集,就來自溫江。

去年成都新增的7家上市企業,2家來自溫江,均為生物醫藥企業;而為成都重新整理創新藥出海記錄的兩大藥企,以及創下港股生物醫藥領域近兩年最大IPO記錄的藥企,同樣來自於溫江區。
對於溫江來說,醫藥健康是名副其實的地標產業和支柱產業,也是溫江劍指製造強區的主動力,更是競逐銀髮經濟“西部首位”的最大支撐。
資料顯示,溫江已形成了涵蓋醫學研發、醫療服務、醫藥製造的完整生態體系,聚集了以藥明康德、科倫、百利、百裕等為代表的大健康產業領軍企業和上下游協作企業590家,產業規模超過4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溫江還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大區,多所雙一流高校的存在,透過產學研融合,帶動養生養老、醫療器械等銀髮經濟相關產業的拔節生長。
據悉,溫江已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等駐溫高校開展銀髮經濟相關校地合作的內容,充分利用中醫藥的獨特優勢,依託院士團隊藥物篩選平臺、錦弘醫療器械等平臺,打造更完善的銀髮經濟產業生態圈。
從醫療基礎設施來看,溫江正在形成以醫療機構、網際網路醫院、城市醫養中心構成的多層次醫療設施。
據悉,溫江匯聚了華西醫院、八一康復中心、市第五人民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省人民醫院溫江醫院等三級醫療機構,成都杉泰等網際網路醫院65家,正加快建設華西醫院城市醫養中心等專案。
在康養方面,溫江既有自然生態、人居環境帶來的優勢,又不乏國家戰略賦予的超高定位。
成都是天府之國,而溫江素有“金溫江”之名,地處成都平原的腹心,因“江水至此始溫”而得名,一馬平川,河網密佈,區位優勢、生態環境優越。
同時,溫江以“幸福之城”作為定位,獲評“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這也是溫江連續五年登上“幸福”榜單。

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營商環境帶來的“環境優勢”,讓溫江成了養老、康養的優選地,五大保險康養專案紛紛落子溫江。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在溫康養旅居人數達18萬人次。

而在國家戰略上,溫江先後獲批全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基地、康復輔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地區等稱號,形成了獨特的產業競爭優勢。
在新賽道上,一眾溫江本土企業已經脫穎而出。科倫藥業的大分子藥,浩恩醫療的康復機器人,翔宇醫療的康復輔具,康景生物的幹細胞技術……都已走在全國第一梯隊。
從醫藥到醫療再到康養,溫江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銀髮經濟發展之路,未來有望引領西部銀髮經濟的潮流。
05
做大銀髮經濟,溫江正在再造一個新的增長極。
不同於傳統養老產業,銀髮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橫跨一二三產業,從保健產品到康復器具再到大健康,從生物醫藥到到細胞產業再到生命科學,可謂無所不包。
換言之,做大銀髮經濟,既能壯大醫藥健康、康復器具、保健產品等優勢產業,又能借此切入新質生產力的主賽道,競逐未來產業。
無論是優勢產業,還是未來產業,溫江都不乏基礎和底蘊。
目前,溫江正在打造 “3+6”產業體系。作為三大地標產業,醫藥健康、綠色食品、都市農業是溫江實體經濟的主陣地,也是參與區域競爭的重要平臺。

三大產業與銀髮濟都有同頻共振之處。醫藥健康直接相關,而綠色食品、都市農業一旦與保健產品、老年產品相結合,也能開拓更大的市場空間。
在未來產業方面,銀髮經濟,或將成為溫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抓手之一。
銀髮經濟,歸根結底是長壽經濟和健康經濟,需以生命科學的突破以前提,基因技術、再生醫學、細胞治療等前沿產業有望迎來飛速發展。
同時,以人工智慧為主的新一輪技術革命,也在深度賦能銀髮經濟。無論是智慧穿戴裝置,還是智慧養老、智慧醫療,都將進一步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為生物醫藥重鎮,地處溫江的成都醫學城,既是創新藥、高階醫療器械產業鏈的高地,也是成都市生命科學、腦科學等新質生產力領域的主要承載地之一。
目前,溫江匯聚15所高校院所,建成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9個國家研發中心、192個省級研發平臺,擁有20萬科技創新人才。
藉助這些創新平臺,溫江正在積極爭取省級幹細胞臨床應用試點,積極培育抗衰老潛力產業,搶灘產業發展“新藍海”。
所以,當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難以逆轉,銀髮經濟就不是短期的一時之需,而是立足長遠和麵向未來的“百年大計”。
誰能抓住這一極具確定性和未來潛力的新賽道,誰就能在經濟產業競逐戰中走在前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