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將爺
開局一幅截圖:


這是一篇原創論文,就發在昨天“中國人口報”官方公號上,首發在報紙上的。現在,這論文,爆火了。
是真爆火,10萬+呀,在朋友圈都刷屏了。
我查了一下,“中國人口報”這個官媒,平常文章閱讀量有幾百,都叫體面。

看看嘛,這是個大爆款吧,不是小爆款呀。
這情形,我估計,領導懵逼了,小編驚喜了。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呀。
一篇論文能有10萬+點選,肯定是出了大妖蛾子了。
理論類新媒體,我是真懂。你們去看看人民日報理論公號,流量也同樣少得可憐。
嗯,能把理論文章真搞出爆款的,當今中國,比我牛逼的人,應該不多了。
這行,我各種技術都玩過。所以,我特別想借《高校要發揮婚戀教育主陣地作用》這個爆火論文,說幾句憋在心頭的話。
這篇論文,完全可以作為一個標本,來展示當代中國專家馬屁論文水到極致,是如何彰顯高階感的。
各位,乍看這文章,是不是覺得它屬於“建議專家不要建議”的那種,屬於“把手伸到公民被窩裡”的那種,屬於“爹味濃到化不開”的那種?
顯然如此。純屬爛文。
從朋友圈反應看,這屆民眾智商也不低,都是一臉嘲笑。
恭喜各位,你們這種樸素的看法,不僅是正確的,而且是正義的。
但,這樣的爛文章,就能堂而皇之地登在媒體之上,而且,還將作為專家成果,成為名利工具。
為什麼呢?
我認為,這個文章是最高階的馬屁論文,原因就是作者抓住社會痛點,緊跟政策熱點。
比如,本文由頭就是屬於”政策檔案”式匯入:

然後,再用正確的廢話,介紹了虛妄的做法,進行只有幫腔而不實際幫忙的高階獻媚。
上面我的總結,好理解嗎?
我還是簡單解說一下吧。
結婚率下降,生育率下降,這些年漸然成為重大社會問題。於是,國家也頻繁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希望大家結婚生子。
婚育政策轉身,瘋狂的激勵效果式微,為什麼。
人們婚都不想結了,年輕人甚至在狂喊“老子是最後一代”。對此,怎麼辦?
要是能出真招,出實招,那絕對就不是磚家了。
這篇論文出的主意,是好主意?還是臭主意?是實招,還是虛招?
我可以肯定地說,乍看很有迷惑性,細看全是在扯淡。
比如,作者幾個分論點,就是建議將婚戀教育課程納入大學選修課程體系,透過線上線下混合方法教學,建立課程反饋機制,以及政府和高校要重視師資。
這樣的觀點框架,只有一點點學術素養的,就知道是人類學術觀點中最低階最低端最沒創新的。
只要有半點腦子,都能想明白,這些方法論,並不是“婚戀教育”適用,隨便什麼教育,都把這些套路裝進去,都適用。
所以,只要有起碼學術素養,就知道這樣的論文,就是典型的垃圾論文。
這文章其實就說了一句話——婚戀教育要進大學選修課程。
所以,我前面才用“廢話”“虛妄”這詞來形容。
換句話說,這就不是什麼方法論的高階論文,而是在提出要給年輕人儘早洗腦,來讓他們配合國家政策,去早婚早育。
我估計這種專家急吼吼地,都恨不得把這個觀點濃紅寶石成——只有抱著親生孩子才能去領畢業證。
這就是中國的磚家水平,很水,也很平。
婚戀問題關係到家庭幸福,社會穩定,也是解決人口危機的方式 。
但,這背後,本質是經濟發展問題,是社會保障問題。國情如此,何以家為?
這些根本就不是靠“爹味"說教的。
年輕人腦子,也都清醒得很。
感情如水,冷暖自知。
在生活面前,恐怕這些專家自己都可能是個白痴。
更何況,想想高校老師出軌女生現象有多麼嚴重,指望這幫人搞婚戀教育,都讓人擔心會不會教壞下一代。
問題是,這樣無厘頭的論文,就是當今中國最受歡迎的。
因為政治正確,擊中熱點。因為說了等於沒說,但說了又能讓領導高興,對自己有利。
而且,這樣文章的忽悠性,特別適合同樣是水貨的編輯。因為乍看上去,很能有“理性”和“建設性”。
其實,真是屁文呀,馬屁的屁。
但,這種屁文,又是有“高階感”的。它高階在於,沒有直接拍人,而是拍了制度隱痛。
這篇論文,堪稱是當代中國垃圾論文的典範。
現在,只要一個政策熱點來了,就會無數專家跳將出來。
甚至,寫如何做滷菜,寫人工智慧新技術如何應用,他們都可以套上“馬啥舍理論”,把領導最新講話和最近的新聞熱點作為匯入和過度,然後,扯出一堆廢話空話套話謊話。
總之,都是屁話,都是笑話。
這次《高校要發揮婚戀教育主陣地作用》論文爆火,大家就是都在當著笑話在看。
請注意,本文高潮來了:
全民都當笑話,他們自己卻一臉神聖,這,就是時代經典。
對,我總結一下:
這就是中國論文裡“皇帝的新裝”!
PS:全文完。共1760字。又是午間,又是簡寫,其實,這個事件,看似笑話,其實是悲劇。各位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謝謝了!請大家掃下面二維碼,
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