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官宣:全面實施體育家庭作業!

探索長短課結合等方式創造條件開展體育鍛煉;
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
全面實施學校體育家庭作業制度;
佈置寒暑假體育作業並在開學兩週內組織相應的測試,結果納入體育日常成績……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近日印發《上海市中小學體育工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涵蓋23條具體措施,自2025年3月10日起施行。
管理辦法適用於上海市行政區域內的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其中,2025年起,各“一條龍”高中階段學校按本辦法開展優秀體育學生的招收培養等工作(具體要求另行釋出)。
重點內容,帶您一起來看——
1
全面提升中小學校體育工作水平
課程教學
持續深化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不斷加強與改進體育課教學。
課時
統籌用好各類課程課時和課後服務時間,鼓勵探索長短課結合等方式創造條件開展體育鍛煉,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於2小時。
保證小學每週開設5節體育課、2節體育活動課,推進落實初中每週開設4節體育課、1節體育活動課,落實中職校每週3節體育課,推動高中每週開設4節體育課。不得佔用體育課、體育活動課時間。
每天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利用課後服務時間以興趣小組、體育社團等形式組織豐富多樣的體育鍛煉活動並覆蓋所有參與學生。
體育作業
加強課外校外體育鍛煉,全面實施學校體育家庭作業制度,鼓勵根據學生體質健康實際情況,佈置有針對性的家庭作業。
佈置寒暑假體育作業並在開學兩週內組織相應的測試結果納入體育日常成績
課餘訓練
各中小學校建立體育課餘訓練制度,組建班級、年級及校運動隊並建立完善選拔機制,為有體育運動興趣愛好和發展潛力的學生參加鍛鍊、提升運動技能創造條件。
根據運動專案特點,結合學生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及文化課成績等情況,參照《上海市“一條龍”學校課餘訓練工作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科學制定訓練計劃並保證一定的運動時間。
賽事活動
每年舉辦單項錦標賽、陽光體育大聯賽及體質健康專項賽等市級賽事活動,並建立完善優秀學生運動員參加國家級及以上重大賽事活動的選拔集訓機制
各區要定期舉辦校級、區級競賽及陽光大聯賽等活動。
各中小學校要定期組織班級、年級等競賽活動,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校級運動會。
市級比賽參賽人次不少於全市學生的10%,區級比賽參賽人次不少於區域學生的30%,校級運動會應設定適宜的體育專案並動員所有學生參加。
綜合評價
學校要規範做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並加強資料分析、反饋和跟蹤指導。
為不斷健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本市實施學生體育素養評價工作
鼓勵學校以數字化手段開展學生日常體育運動測試,建立常態化監測機制
2
最佳化本市學校體育專案佈局
發展特色專案
各中小學校要不斷豐富開設的體育運動專案型別,不斷強化體育特色,努力建設“一校多品”,逐步形成品牌特色。
每所小學和初中均應開設7種以上、高中開展8種以上的體育運動專案,中小學生年運動時間達到365小時(高中階段學生在專項上的時間不少於180小時)。
統籌專案佈局
足球、籃球、排球、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及武術9個專案為各區必選的佈局專案(以下簡稱“重點專案”)。
在此基礎上,市教委、市體育局指導各區結合區域發展規劃及實際情況,在體操、擊劍、射擊、射箭、跳繩、腳踏車、水上專案、棒球、壘球、高爾夫球、橄欖球及智力運動等奧運會、全國運動會專案及新興專案中選擇若干個進行佈局(以下簡稱“推進專案”)。
總體上,各區形成以9個重點專案為主,若干個推進專案為輔的“9+X”學校體育專案佈局結構
專案佈局單位
原則上,1所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階段學校按照專案與23所初中、46所小學共同組成一個基本佈局單位,在課程、師資、場地、科研及評價等方面形成相關專案的高品質、系統性供給。
專案佈局學校
專案佈局應儘量覆蓋所有初中和小學。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分校可獨立承擔專案佈局任務。
各“一條龍”學校承擔的體育專案數一般不超過3個。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大項不宜集中在同一所學校且應儘量涵蓋男女隊,選擇田徑專案的,應至少開展其中的3個小項。
3
構建形成銜接有序的人才培養體系
人才培養目標
充分依託課程、課餘訓練、賽事活動等載體,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展運動技能,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在基礎教育階段掌握2項可伴隨終生的運動技能
高中階段學校學生培養與管理
各“一條龍”高中階段學校對按照擇優原則透過專業測試且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達到一定要求的優秀體育學生按計劃足額錄取
其中,市和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招收優秀體育學生的錄取分數要求參照當年度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批次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劃定,不得低於當年度公辦普通高中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
其他高中階段學校錄取分數要求參照當年度相應錄取批次最低投檔控制分數線劃定
優秀體育學生投檔錄取工作在自主招生批次完成。
“一條龍”高中階段學校優秀體育學生一定比例的招生計劃分配到同一“一條龍”佈局單位內的初中學校。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培養與管理
“一條龍”初中和小學可研究建立跨學校的優秀體育學生聯合培養機制,推動體育師資、訓練場地等資源共享
4
加強師資場地等保障
師資隊伍
加大體育教師招聘力度,探索實施兼職體育教師制度,引進優秀教練員、退役運動員等進校園。
鼓勵有一定專長或基礎的學科教師“一崗多能”,透過培訓承擔部分體育帶訓及賽事活動組織等工作,對體育師資隊伍形成有益補充。
學校教師承擔課餘訓練、帶隊比賽等的工作量按不低於體育課的標準折算成一定課時,相關薪酬納入區統籌範圍。
場地設施
加強與市、區各級各類體育學校(訓練中心)、社會場館、運動基地及俱樂部等合作,完善場地和訓練等資源共享共用機制。推進社會體育場館向青少年學生公益開放。
經費投入
完善學校體育發展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將“一條龍”學校開展相關專案教學、訓練、競賽、場地開發、師資隊伍建設及科研等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安全保障
加強學生運動意外傷害預防,強化學生安全教育和場地設施安全檢查,建立健全學生運動意外傷害應急處理和綜合保障機制。
社會支援
鼓勵本市各高校、專業團體、體育運動中心、學生體育協會、校園運動隊聯盟、市級訓練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少科站)、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等結合實際為中小學校開展體育教學、課餘訓練、賽事活動及人才培養等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援。
考核評價
完善學生體育中考等評價機制,進一步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健全綜合評價。
源:第一教育、上海浦東教育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刪除
自我介紹
 愚山老汪,非主流教師,英俊的外表難掩逗比的本性。常年戰鬥在教育一線,喜歡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學(you)習(xi),被學生們戲稱為“老汪永遠20歲”。
 平時轉發些教育資訊和乾貨,偶爾空閒下來會寫點自己的看法,有時候會有些“電視臺不讓播的”
學習有問題的,大家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想系統學習的,請私信加我微信溝通(請提前開放朋友圈,謝謝!)
歡迎掃碼關注公眾號:

另外,由於微信更改了推送規則,文章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如果不點【在看】或者沒有【星標】,可能就看不到我們的文章了!請大家點選【在看】或者進入公眾號頁面,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感謝大家對老汪的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