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猴
今天下午,和同事七嘴八舌開了三個多小時的會,給我說得頭暈眼花,趕緊喝個奶茶壓壓驚。
結果開完會五分鐘,我正在馬桶上刷短影片,飛書嗖的一下彈出個紅點,嚇一跳。
點進去一看:好傢伙,這是什麼東西?偷聽我們開會了?
我們每次三小時的會,讓飛書總結完就這點內容?(原來我們每次開三小時會,兩小時五十五分鐘都是廢話)
再往下一翻,好傢伙,連工作安排都總結出來了,鬧鐘都給我提醒上了,哦摸,有總裁秘書的感覺了。

它不僅把會議的重點都搞明白了,工作安排下去了,甚至聽懂了討論中的情緒。
連尷尬的沉默都能領會,甚至大家心裡的潛臺詞,都被它推敲出來了

鄭重警告飛書AI:有的事兒,看破也沒必要說出來,人工智慧到咱這也得先學會敬酒哈

那麼能,咋不幫我上班呢?
這讓我突然想到,平時上班有很多時間,都花在了聽會上,這個會讓我參一下,那個會讓我參一腳。
有了這個,以後是不是隻看紀要就行了?
為了防止到時候出紕漏,我決定用這幾年聽過最複雜的會考驗一下它。
不是聯合國大會,也不是奧運會,而是《甄嬛傳》裡的滴血認親大會。

這一屋子人,又是淨白又是皇上又是皇后又是甄嬛的,七嘴八舌吵來吵去,而且還有文言文,當時第一遍我都沒看明白。
沒想到,飛書的會議紀要一齣手,就把每個人從作案動機、過程,到每個人的處置,總結的一字不差。

不知道還以為是蘇培盛本人上號了,離了個大譜。

讓人細思恐極的是,在飛書總結起來,這麼殘酷的結局,輕描淡寫的就帶過去了,頗有種“太史公曰”的置身事外感。
古代要是發明出這種工具,怕是司馬遷就得改行給人設計個性簽名去了。

這樣一對比,突然感覺上班還是人道多了,最大苦就是一大堆ddl趕到一起,或者和甲方Battle需求。
不會因為一個工作失誤有殺身之禍。

我又測試了幾輪,發現它除了能總結會議內容外,還能把會議,拆分成好幾層呈現。
比如說,我之前覺得「會議總結」太籠統了,點一下,還能按照時間檢視,「智慧章節」幾分鐘一段。
相當於給開完的會,加了個智慧進度條,把那些禿嚕皮的口水話都精修掉了。

為什麼這個很重要呢?
實話說,我看過一回自己開會時的錄音稿,真的慘不忍睹,全是廢話,語序顛三倒四的,就像個學說話的寶寶,啊啊咿呀的。

我還發現:飛書能準確的識別人名,布置任務時,也能精準找到該艾特誰。

過去的AI再強大,總結人名時都得犯渾。
原理很簡單,大部分的人名,不是公開資料,AI沒機會學到。
就拿ziquan這名字來說,紫泉、子權、子全。。。從沒見過誰能一上來把名字識別對的,AI不行,真人都不行。
只有飛書能一字不差的,把每個人的名字對上。
我們公司有個改名狂魔,經常悄咪咪改ID,今天是蛋撻,明天是蛋塔,後天是蛋獺。
飛書都能第一時間get到,哦就是這個人,並且準確的把她從人堆裡艾特出來。

這也是飛書的獨家優勢,平時大量的辦公交流和文件都在飛書上,練出來的AI,可不就跟小秘書一樣會察言觀色嗎?

對會議的內容高度概括+定位到責任人,你想到了什麼?
對嘍。全自動防甩鍋系統(Fully Automated Blame-Deflection System)
前幾年,我在一家網站做公眾號,每週一大老闆的會上,都會佈置123工作,然後會開完了,我和其他編輯分活兒的時候,他們常常瞪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我說:啊?啊有這回事?

我:???耳朵呢?長那麼大個耳朵是出氣用的??
但我又不能把大老闆薅回來再佈置一遍,最後只能自己把他們的活幹了。
當時要是有會議待辦,同事拍的每一個胸脯子,領導畫的每一張餅,確認過的每一個指標,都可以查證。
而且任務艾特到人,清清楚楚把活分出去。

回憶起過去,曾經因為老油條甩鍋,只能生悶氣,想去理論一下又不敢,最後只能一邊生氣一邊把活幹了
(對不起我們i人就是這麼慫)。。。

除了解決任務佈置問題,飛書也讓我寫文章變簡單了,我只要在開會時,把選題和想法聊一下,整理一下會議紀要,文章和影片的結構就出來了。
以至於現在日常聊天,一旦聊到好的想法,我立馬就會示意對方不要往下說了,先問一句:等等,開飛書了嗎?沒開不許說話!
因為一直開著飛書,我們嘚啵嘚說完,飛書給我總結到位,我動幾下手指頭就變成文章了,如果沒開飛書,我就得自己開啟電腦從頭敲一遍
感覺自己又退化了

用飛書將近三年,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飛書好歸好,唯一的問題就是,用了就回不去,我已經不記得在有飛書之前人類是怎麼辦公的了。
現在我甚至期待,以後我們七嘴八舌聊完,飛書直接就把文章寫完了,我只負責聊天就行。
還有沒有可能,將來我嘴皮子都不用動了,後腦勺有個介面,接個USB線,和手機一連,飛書就能自己進我的腦子裡總結加工,然後寫成文章!

這對飛書的程式設計師不是什麼過分的需求吧?加油
!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審閱:小鳴

關鍵詞
會議
時候
又是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