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編譯自northeastern,謝謝。
當前的微電子製造方法成本高、速度慢、耗能多、資源消耗大。
但東北大學的一位教授已經為一種新工藝和印表機申請了專利,它不僅可以更高效、更廉價地製造先進的電子產品和晶片,還可以在奈米級上製造它們。
“我認為一定有更簡單、更便宜的方法,”威廉林肯史密斯教授、東北大學傑出大學教授艾哈邁德·A·布斯奈納 (Ahmed A. Busnaina) 表示。“我們基本上從非常簡單的物理化學開始,採用非常簡單的方法。”
布斯奈納負責東北大學國家科學基金會高速納米制造中心。
他解釋說,傳統的微電子製造方法基本上是將材料沉積在薄膜上,然後“蝕刻掉”多餘的部分。每一層代表電路的一部分,在多層堆積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微處理器或記憶體晶片。對於所使用的每種材料,都會使用不同的工藝。
但布斯奈納表示,這一過程有幾個缺點。
首先,它很貴。
生產當今電子產品所需的先進電子裝置和晶片的設施,其建設成本約為 200 億至 400 億美元,每年的運營成本為 10 億美元。
布斯奈納表示,製造設施或“晶圓廠”的成本意味著,能夠生產必要晶片的公司數量已經從本世紀初的 29 家左右減少到 2018 年的 5 家。
這意味著需要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來製造一個晶片,並且測試後的任何修改也需要類似的時間表,Busnaina 解釋道。
此外,他補充說,由於製造過程中需要真空和高溫,一個典型的晶圓廠所需的電量相當於 50,000 個家庭的用電量。
相比之下,布斯奈納在東北大學伯靈頓校區開發了一種用於生產矽微處理器或記憶體晶片的“自下而上”的增材製造工藝,將電子產品的製造成本降低到目前方法的約 1%。
這有點像用粘土雕刻某物而不是用石頭雕刻某物——你要逐漸積累,而不是逐漸削減。
“我們不會搬走任何東西,”布斯奈納說。“我們只把需要的材料存放在需要的地方。”
Busnaina 表示,這些材料可以使用非常小的顆粒在非常快速的過程中進行沉積,從而讓人們能夠以傳統納米制造或 3D 列印所用時間的一小部分創造出非常小的物體。
“我們展示了我們可以在一分鐘內製作出小至 25 奈米的結構,例如,在一個大面積上,”Busnaina 說道。“因此,它的產量很高,成本卻很低。”
Busnaina 預測新方法和工具可以使晶片製造過程“民主化”。
“這就像老版的 Kinkos 晶片店——你可以去那裡自己製作晶片複製,”Busnaina 說道。“現在你可以去 3D 列印店,給他們你的晶片設計,他們會在當天或第二天為你製作出來。”
“想象一下,如果每個晶片設計師都有機會在同一周內完成設計,然後進行開發並擴大規模,”Busnaina 繼續說道。“你不僅可以讓電子產品的納米制造變得民主化,還可以加快電子產品創新的步伐,讓所有電子產品都變得非常實惠。”
參考連結
https://news.northeastern.edu/2025/02/25/revolutionary-nanomanufacturing-process-chip-costs/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47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