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萊雅集團執行長 Nicolas Hieronimus(中文名:葉鴻慕)近日接受了法國金融行業 KOL、股票策略師 Nicolas Chéron的獨家專訪。在歐萊雅工作了38年的葉鴻慕,分享了他對集團發展的感想以及推動集團增長的收購戰略。
“歐萊雅集團能否被定義為一家奢侈品公司?”
葉鴻慕在回應這個問題是表示,“歐萊雅集團不只是奢侈品公司。它的定位很獨特——雖然它只專注於美妝領域,但從品牌力來看,它確實是一家奢侈品公司。因為我們36%的銷售額由“高檔化妝品事業部”貢獻。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也是大眾美容公司、皮膚科學美容公司以及專業美髮師的社群(指另外三個事業部)。我們甚至是一家科技公司,我們不是英偉達、微軟,但在人工智慧創新領域我們是它們強有力的合作伙伴。”
在回應關於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葉鴻慕以歐萊雅集團第一季度財報標題“Solid in Storm(在暴風雨中穩步前行)”來描述集團對此的態度。他非常有信心的說到,“歐萊雅集團是全球為此(關稅)已經做好最充分準備的公司之一。”
談及對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展望,葉鴻慕表示:“我依然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中產階層不斷崛起,但我們目前只觸達了1億消費者。它依然是歐萊雅集團增長的引擎之一,貢獻了16%-17%的銷售額。”其他新興市場(印度、印度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巴西等)也正在加速成長,去年的增速高達36%,目前貢獻的銷售額與中國市場相當約為16%。

面對目前大環境的動盪,葉鴻慕表示,歐萊雅集團以“平衡”戰略維持穩健增長。從地理市場上,歐洲(33%)、美國(25%)、亞洲(21%)、新興市場(16%),無論哪個地區出現下滑,其他地區能實現積極彌補。從人群、價位上也都實現了全面、均衡的佈局戰略。歐萊雅集團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約為15%,其中在新興市場的份額高達12%。
另外他提到了“企業忠誠度”也是秘訣之一,在全集團9萬名員工中,前300名的平均工齡在19年。

談及早年在集團的工作經歷,葉鴻慕重點提到了在卡尼爾(Garnier)擔任營銷總監時期,推出了該品牌經典的 Fructis(果實)美髮系列。他說在英國是自己第一次出國工作,到了那裡很快發現,美容作為一種文化,英國和法國很不同,歐萊雅在全球各地需要適應本土策略。此後他開始負責巴黎歐萊雅的全球業務,並主導開創了巴黎歐萊雅“男士專業 Men Expert”品牌。當時組建的團隊現在還在歐萊雅集團工作。
此後,葉鴻慕開始領導專業美髮產品事業部,是歐萊雅“服務美髮師”理念形成的一個階段。
談及歐萊雅集團作為全球第一大美妝企業背後的秘訣,葉鴻慕認為持續以科學為核心的創新是增長的驅動力,歐萊雅集團每年將3%的銷售收入投資於研發,去年的花費金額為13億歐元。
葉鴻慕坦誠表示,在這三十多年裡自己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失敗。他介紹,歐萊雅集團每年由新品貢獻的銷售額佔比為10%-15%,因此必須“賭博”。在這個過程裡很多產品和收購的品牌,先後“流產”。
他提到了在領導高檔化妝品事業部時期的一個失敗收購案例——2011年收購洗臉儀鼻祖科萊麗(Clarisonic)。彼時,這是歐萊雅集團進軍美容儀器,乃至美容科技領域的首批舉措之一。2020年該品牌宣佈關停。葉鴻慕表示,這次經歷讓他和團隊收穫了很多,併為歐萊雅現如今發展壯大的 Beaty Tech(美容科技)專案奠定了基礎。
丨訊息來源:歐萊雅集團官網採訪影片
丨圖片來源:歐萊雅集團官網採訪影片
丨責任編輯:LeZhi

-
歐萊雅集團CEO解讀未來三大增長空間 -
華麗現場丨歐萊雅中國年度發展戰略溝通會: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
專訪|法國希思黎第二代掌門人:真正的“奢侈”是掌控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產品 -
歐萊雅管理層答股東問:60多億歐元的現金是怎麼花出去的?
詳見微信連結或登入華麗志官網/app查閱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更多 歐萊雅集團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