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事件掀起的輿論近幾年罕見。
詳細看了事情始末和官方通報以及相關分析文章,歸納了三大問題:
問題之一:幼兒園普遍存在一切向錢看導致疏於管理。
幼兒園安全事故頻發,給幼兒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
遠的不說,就在前不久網路流傳的影片顯示,河南商丘一家幼兒園就讀的孩子向家長控訴班裡的老師, 疑似在用火烤針後,又將針蘸上辣椒水扎自己,並表示被老師虐待的不止一人。
時間再往前推一丟丟,安徽省馬鞍山市某幼兒園小班三班的4位老師被曝存在虐童行為,包括用針戳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用剪刀剪孩子的手指頭、給孩子吃不明藥丸。受害兒童家長報警後,其中一名涉事老師仍在幼兒園正常上課。
今年2月28日,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炎劉鎮金色童年幼兒園的一輛超載校車在行駛途中突然起火,事故造成3名5歲女童不幸遇難,20餘名兒童緊急疏散。有人目擊者描述的“孩子最後相擁”場景,引發社會對兒童安全保障的強烈追問。
………………
2024年11月,吉林省生命與安全教育學會官方網站統計生活中及報刊、電視、網際網路等傳媒收集近幾年來有關幼兒園安全事故方面的案例,透過生活中及報刊、電視、網際網路等傳媒收集近幾年來有關幼兒園安全事故方面的案例,因外來的侵害造成幼兒被冒領接走、綁架、傷害等共10起,佔事故總數 29.4 %;幼兒走失、遊戲、頑皮打鬧等造成的事故共8起,佔事故總數23.5 %;因教工惡意行為和過失行為造成的綁架、砍傷、火災、食物中毒、燙傷等7起,佔事故總數 20.6 %;因設施不良造成5起,佔事故總數14.7%……
統計報告指出,與幼兒園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嚴有關的事故27起,是事故總數的79.4%,列第一位;與教工責任心差有關的事故有16起,是事故總數的47% ,列第二位。
這還只是一省之統計,對於全國而言,只是冰山一角。
幼兒園各型別突發事件不斷,社會媒體對於幼兒園的事件報道頻繁,幼兒園法律安全事故一直處於教育界風口浪尖,備受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給投資人和園長造成極大困擾。
幼兒園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高危行業”,讓家長放心不下。
問題是為何屢屢發生而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筆者以為,主要是幼兒園一切向錢看,不只是管理不嚴,而是管理混亂。從園長到幼師資質存在嚴重問題,安全意識薄弱,按照胡錫進說法:幾乎是一群法盲!
可以說,幼兒園這個教育領域的整體水平非常差勁,各種劣質幼兒園充斥這個領域,低素質的從業人員遍佈其中。
教育從娃娃抓起,幼兒園這個教育領域,管理如此低下,事故頻繁,難道有關方面沒有責任?
一個民族如何對待孩子,就是這個民族最真實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狀態。在這一點上,天水事件是個莫大的恥辱,應當被永遠銘記。
問題之二:地方官員習慣封鎖訊息和資料造假
太多的事件中,地方官員第一時間都是做兩件事:一是封鎖訊息,二是資料造假。這種歷史的慣性掩蓋了大量案情真相,直到掩蓋不住而一發不可收拾。
天水時間也是如此,你看看兩次出現“檢測羅生門”:①2006年天水疾控中心透過稀釋尿液、篡改樣本等手段出具虛假報告;②2025年在患兒已出現腹痛、脫髮等症狀時,醫院仍宣稱“檢測結果正常”,直至家長跨省求醫才揭穿真相。
兩次都是試圖掩蓋事件真相,為當事者(汙染企業、害人幼兒園)脫罪。
因為如此,使得事件總是不能在第一時間被揭露、被處理。這才是公眾最擔憂的、最在意的點。
即使甘肅省疾控中心的調查結果,也把重點放在“檢測人員嚴重違反操作規程”、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內部管理混亂,檢驗科違規修改血鉛檢驗資料”,主要指向“檢測人員”和“檢驗科”,做做表面文章,沒有追究深層原因。
執行的人只是聽命行事,是誰發出的命令才是關鍵。
更有甚者,醫院為何冒天下之大不韙為幼兒園開脫,背後有什麼貓膩?
如歷次類似案件一樣,“瞞報”“做假”是關鍵情節,也是最重要的教訓。
地方政府為何要“瞞報”或縱容“造假”?要害是怕追究責任,輕一點是擔心醜聞會影響當地聲譽,臉上不光彩,甚至影響招商引資。
如此而來,一旦出事,地方首先想的都是怎麼先壓下來,不讓醜聞曝光。
因為類此事件層出不窮,十分廣泛,如此而來,民眾心中生出越來越多的不安全感和對政府的不信任感,摧毀政府公信力。
我們不知道何時何地會突然冒出類似事件,任何系統都有出現危機的可能,但重要的是事情一旦發生,應當在第一時間調查真相,及時處理,放公眾放心、安心。
問題之三:權利的腐敗滲透到教育醫療各個領域。
一個校園食品安全事件,卻拔出蘿蔔帶出泥,引出多起腐敗案件,可見隱藏在背後還沒有被發現的腐敗情況有多麼嚴重。
首先是該幼兒園沒有辦學許可證就能開辦幼兒園,著實令人震驚,也讓公眾大開眼界:是誰為犯罪敞開了神聖之門?
進一步看,從園長辦幼兒園所涉及的周邊市場管理部門腐敗,到教育部門的腐敗,以及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有關負責人違紀違法,再到甘肅省疾控中心部分管理層的違紀違法,腐敗所涉及的面極廣,從教育到醫療各層次。
公眾一直質疑且高度不信任的這兩大系統,一個是百年育人,一個是永生健康,卻如此腐敗,觸目驚心啊!
有篇文章“天水鉛汙染事件追責:為何總在糊弄老百姓?”辛辣指出了問題的癥結:問責機制失靈:從“官員漠視”到“制度性潰敗”。
文章指出:民眾的憤怒不僅源於鉛超標本身,更在於權力系統對生命的蔑視。在吳家河村事件中,地方政府將村民質疑斥為“謠言”,甚至阻撓媒體報道;而幼兒園事件中,患兒症狀被基層醫院誤診為“脾胃不和”,延誤治療長達數月。這種自上而下的冷漠,實則是官僚體系將民眾健康視為“可量化風險”的必然結果——只要資料“達標”,便可維持表面穩定。
正是這種權力的腐敗導致“瞞報”和“資料黑箱”。
上述三大問題應該給政府治理教育、醫療兩大領域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