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人已經開始出發挖野菜了!去哪裡,能挖到啥,快快看向這裡!

撰稿 Taola | 排版 Kate | 校對 Az
也許是為省錢,也許是為了嚐鮮,紐約人開始流行摘野菜了!
野外都能摘到點什麼?從普通野採到高階蘑菇、貴漿果……那可太多了!
紐約的小夥伴們,準備好出發去“野採”了嗎!
* 圖源Fix/Getty Images;Unsplash
01
“城市覓食”,在紐約摘野菜
也許是不堪通脹壓力,也許是難忍關稅蹂躪,總之,紐約人開始在紐約公園裡“覓食(urban foraging)”了。
簡而言之,覓食是指識別和採集草本植物、蘑菇、漿果其他可食用植物的行為。雖然通常被認為該發生在森林、草地或其他傳統的“自然”場所,但越來越多人開始試著在城市裡摘野菜。
誰能想到紐約的公園裡也有所謂的“新鮮食材”呢,但是大家確實已經尋覓到了野生漿果、頂級菌類,甚至還有其他在紐約超市都買不到的本地美食。
雖然瞭解本地植物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這是實現安全、環保採集的關鍵基礎。許多人表示,採摘野菜等活動不僅有助於提升心理健康,還能增強食物保障,因此,這項投入無疑是值得的。
02
“野人”帶隊,引動TikTok風潮
至於如何在城市“覓食”,不妨跟隨“公園直送餐桌(park-to-table)”的倡導者“野人”斯蒂夫·布林(Steve Brill)的腳步。
* “野人”Steve Brill在紐約中央公園帶隊城市覓食之旅。圖源StephenYang。
土生土長的紐約人斯蒂夫·布林(Steve Brill)現年已經73歲了,他表示:“1983年我辦野採活動時只有1人參加,而2年前在中央公園和展望公園辦的時候報名人數就上百了,我甚至不得不拒絕一些人”。
* 圖源StephenYang。
今年3月下旬,斯蒂夫再度出發,來領近60人一起前往展望公園(Prospect Park)進行了“野採”。
* 一位採摘者舉著她在中央公園採摘的平菇。圖源StephenYang。
* 人們從中央公園收穫的食材。圖源StephenYang。
* 在中央公園尋找大蒜。圖源StephenYang。
以下是4、5月份在展望公園能夠野採到的美味:
  • 蒲公英(Dandelion)
  • 蒜香芥(Garlic Mustard)
  • 羊蹄 / 黃羊蹄(Curly Dock / Yellow Dock)
  • 蕁麻(Stinging Nettle)
  • 車前草(Plantain)
  • 野蒜 / 野蔥(Wild Garlic / Ramps)
  • 紫花地丁(Common Violet)
  • 雞油菌(Chanterelle Mushroom)
  • 羊肚菌(Morel Mushroom)
  • 桑葚(Mulberries)(5月中下旬開始成熟)
這樣的城市“野人”並不算少,在TikTok上搜“New York urban foraging”就會看到大量影片。
* 圖源:tiktok:thatweirdplantguy
在Randall’s Island摘火雞尾蘑菇。
* 圖源:tiktok:dax_oliver_writer
曾當過專業廚師的Brill很自豪自己是純素食主義者,自1982年以來,他一直在中央公園皇后區森林公園帶隊做免費導覽。除了帶人們探索紐約的豐饒之地外,他也開設線上覓食課程,還開發了一款涵蓋250種物種的應用程式。
*注:非廣告推廣
在最近一次去中央公園的探險中,布林舉起一叢慢跑道旁樹樁上採來的平菇,對現場30多人說:“這是我們今年發現的第一批蘑菇,絕對是地球上最頂級的蘑菇之一,用它們做海鮮菜,味道絕對棒極了。”
布林在將現場採集到的本地真菌分發給在場的人群時,大家彷彿都變身成了萬聖節討糖的小孩,紛紛迫不及待地用袋子裝滿這些珍貴的菌類。
他說他就是無法忍受看到紐約那麼多可食用資源被浪費。
“花楸果(Rowan berries),6月時候每個公園裡都有很多,基本都喂鳥了。牛蒡,是一種非常成功的入侵植物,可以儘可能採摘。肯塔基咖啡豆莢,散落在紐約許多街道上,比我想喝的還多。營養豐富,我會用來代替正餐,也能做成美味的咖啡替代品。我給朋友做過,他們還想喝。”
現在,布林推出的APP裡有500多種野生食用植物的製備方法,比如用中央公園黃樟樹做根汁啤酒、銀杏米和通常在船屋附近Ramble找到的野生咖啡調味的素食巧克力松露
* 採集黃樟樹,這是根汁啤酒的原料。圖源StephenYang。
03
通脹、關稅戰中的省錢妙招
這種城市野採活動來的恰逢其時。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近期加徵的關稅預計將導致食品價格整體上漲2.8%,其中新鮮農產品價格上漲4%。此前飽受通脹困擾的美國消費者或將進一步受到衝擊。
負責布朗克斯社群植物科普的Journei Bimwala還是位草藥醫生,她估計靠著紐約市可食用的野果,每年可以節省2,500美元——據報道,水果在她飲食結構中佔25%。
她對媒體表示:“它給了我某種安全感,就如果啥都沒得吃了……可以去大自然中免費找吃的,不用去花錢買。”
* Journei Bimwala採集紫色蕁麻,通常將其曬乾製成茶。圖源Greta Moran。
布林說,儘管採摘到的野菜野果等農產品味道更鮮美、營養更豐富,但大多數超市並不出售,因為商店更喜歡重量大、價格高的農產品。
Josh是城市挖野菜的常客。為了不引起紐約市公園管理局的注意,他向媒體刻意隱去自己的姓氏。他表示,自己熱衷尋找那些“在一般超市根本買不到、卻富含營養的野生食材”。
04
出現工作人員制止時,就別摘了
是的,有時在紐約市公園採摘植物會被罰款200美元,但其實並不嚴格
1986年,布林曾因為帶遊客品嚐蒲公英而遭逮捕。回憶那段經歷時他說:“我剛咬下一片葉子,結果藏在樹後的男護林員突然掏出對講機。”
隨即,那名護林員走了出來,將他戴上手銬,並以“故意破壞公園植被”為由對他提出刑事指控
* 1986年Steve Brill在中央公園帶隊在城市覓食,因誤食蒲公英而被捕。圖源StephenYang。
不過,後來布林算是“戴罪立功”——他被安排成為城市野外覓食導覽的嚮導。自那次“另類授權”之後,紐約市公園管理局也就不再因為他身上帶點大麻而找他麻煩了
如果真的怕罰款,野採愛好者可以去佔地半英畝的混凝土工廠公園布朗克斯河美食街,這是紐約唯一允許人們免費採摘農產品(包括覆盆子、繁縷百里香)而沒任何後果的地方,隨時都可以去試試收成。
靠土地吃飯自然會引發人們的擔憂,比如中毒、環境惡化、尿液殺蟲劑
然而布林則表示,人們更應當擔心的是商店裡買的農產品,因為有定期噴灑的殺蟲劑,不像公園裡長的那麼新鮮純天然。不過他也強調人們要“徹底”清洗,一方面避免汙染,另一方面避免中毒
建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多查資料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次品嚐也最好只是小嚐幾口,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對某些植物產生不良反應。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是——如果在採摘時碰巧有公園工作人員出現制止,那就別動手,乖乖放下,什麼都別採。
05
紐約市公園覓食指南
* 紐約市“覓食”地圖,標明瞭可以找到本地美食的地方。圖源nypost。
野韭RampsVan Cortlandt公園
* 圖源Mark Parman
羊肚菌Morels:很罕見,但在布朗克斯河畔小徑和中央公園發現過。
* 圖源heartwoodholler
銀杏Gingko nuts:展望公園,以及大多數公園和城市街道
* 圖源backyardforager
* 圖源@cookpad_jp
肯塔基咖啡Kentucky Coffee:中央公園,也可在Inwood Park、展望公園和一些城市街道找到
* 圖源Andy Ciccone
* 圖源Andy Ciccone
百里香Thyme:布朗克斯河美食之路
* 圖源homesteadingfamily
牛蒡莖和根Burdock stem and root:Forest Park
* 圖源Ashley Adamant
黃樟樹Sassafras:展望公園
*圖源Adobe Stock
黑莓Blackberries:Battery Park,也可在其他公園找到,例如Inwood Hill Park和中央公園
* 圖源britannica
* 圖源britannica
動心了嗎?
約上好友一起“野採”去呀!
End
Ref參考文獻:
https://nypost.com/2025/04/17/lifestyle/new-yorkers-looking-to-save-a-buck-are-scavenging-nyc-parks-for-their-meals/
https://grist.org/fix/food-farming/how-to-forage-with-journei-bimwala-new-york-city/
平臺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