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31個省份GDP情況及城市GDP排名

當前,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不含港澳臺,下同,且以下統稱省或省份)已經公佈了2023年全年GDP情況。
廣東省以13.57萬億元GDP總量領銜31個省,且GDP總量首次超過13萬億;江蘇省以12.82億元排在第二。廣東和江蘇2省是全國31個省份中唯二的GDP總量超過10萬億的省份兩省GDP總量的差距由2022年的6243.00億元略微擴大到7450.96億元。
山東省以9.21萬億元GDP總量仍排在全國第三,且首次突破9萬億元。
浙江省以8.26萬億元GDP總量仍排在全國第四,且首次突破8萬億元。
四川省以6.01萬億元GDP超過了河南省,新晉入前五
河南省則出現了總量由2022年的6.13萬億元下降到2023年的5.91萬億元(雖其統計局仍顯示2023年GDP較2022年正增長,可能是口徑問題)。其全國GDP總量第五的位置在佔據了近20年後於2023年被四川超越
湖南省2023年GDP總量達到5.00萬億元,首次突破5萬億元。使得2023年全國GDP總量超過5萬億的省份達到9個,較2022年的8個增加1個。
上海2023年GDP達到4.72萬億元,超過安徽位於全國第十(近10年中,安徽省GDP總量僅於2022年這一年超過上海,2023年又再次低於上海),在四個直轄市中排在第一。
遼寧省2023年GDP總量達到3.02萬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並再次超過重慶(近10年中,重慶GDP總量僅於2022年這一年超過遼寧,2023年遼寧又再次超過重慶)。
除遼寧外,雲南和重慶2023年GDP總量也首次超過3萬億元。
其他省份2023年GDP總量排序與2022年維持不變。
海南、寧夏、青海和西藏4個省份GDP總量仍不足1萬億元。
GDP增速方面,西藏2023年GDP增速最快,達到9.5%;海南以9.2%的增速排在第二。該兩省也是2023年GDP增速唯二超過9%的省份。
內蒙古2023年增速為7.3%,排在第三;新疆和寧夏分別以6.8%和6.6%排在第四和第五。
GDP總量超過5萬億元的“大省”中,山東、浙江、四川和湖北增速均為6%,江蘇為5.8%。
31個省份中共有17個省份GDP增速超過全國5.2%的整體增速。北京增速與全國持平。
黑龍江以2.6%的增速排在最後。
城市GDP方面,根據已有資料,2023年我國共有26個城市GDP超過1萬億元,較2022年新增2座城市,分別是山東煙臺和江蘇常州
江蘇省內GDP超過萬億的城市達到了5個,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和常州。廣東省內GDP超過萬億的有4個城市,分別為深圳、廣州、佛山和東莞。山東有3個,分別為青島、濟南和煙臺;浙江和福建分別均有2個城市GDP總量超過1萬億元,分別是杭州和寧波,福州和泉州。
此外還有上海、北京、重慶和天津4個直轄市以及西北地區的西安、西南地區的成都和中部的武漢、長沙、鄭州和合肥GDP總量也超過1萬億元。
以秦嶺淮河為分界,26個GDP超萬億的城市中北方城市有7個,分別為北京、天津、青島、鄭州、濟南、西安和煙臺。
除長沙、鄭州、福州、泉州和合肥外,其他21個城市均初步公佈了2023年全年GDP情況。
上海繼續排在第一,2023年GDP達到4.72萬億元;北京達到4.38萬億元排在第二。上海和北京也是全國唯二的GDP超過4萬億的城市
2023年GDP超過3萬億的城市達到了3個,分別為深圳、廣州和重慶,較2022年增加2個。廣州和重慶均首次達到3萬億元,且廣州GDP再次超過重慶回到第四。
杭州和武漢GDP首次突破2萬億元,並且杭州超過武漢。截至2023年,全國GDP超過2萬億的城市達到了9個。GDP排名前10的城市中除南京外均超過2萬億元。
注:資料根據省、市(州)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及外部公開網路資訊等整理
   END  
免責宣告:
本文系原創,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學習交流。若有出入,請諮詢專業機構並查詢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
意見,本人不承擔任何責任
歡迎關注!
友情提醒:如喜歡本文章或該公眾號,請關注上方本公眾號“投資風險官”,或點選下方“分享”、“收藏”、“點贊”或“在看”標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