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最重要的8項品質,看看你都有嗎?

優秀的領導者擁有某種未知的能力,讓人們覺得這些人似乎天生就知道該怎麼做。但實際上,明星領導者並非天生就擁有超乎凡人的能力。他們通常傾向於有意讓自己處於必須學習、適應和成長的環境裡,去努力培養優秀領導者最重要的一些品質。
要成為優秀的領導者,你具備充分的條件嗎?
如果你擅長溝通,這點會有幫助。當然,你還要擅長做計劃、解決問題和授權他人解決問題。你也需要有能力應對各種挑戰。
不過除了這些技能以外,讓偉大領導者區別於他人的素質更加難以捉摸,有時甚至顯得超脫塵世。優秀的領導者擁有某種未知的能力,讓人們覺得這些人似乎天生就知道該怎麼做。
但世界頂尖領導力專家、哈佛商學院教授琳達·希爾提出,明星領導者並非天生就擁有超乎凡人的能力。他們通常傾向於有意讓自己處於必須學習、適應和成長的環境裡——這種嚴酷的環境可以培養堅韌頑強的品質,而後者是激勵和引導他人所必需的。她說,“領導力是自我發展的過程。沒有人能教你如何領導。你要有意願、有能力去學習如何領導。多數情況下,我們是透過自己的經驗和麵對的逆境學習。走出安全區——這種學習方法效果非常好。”
以下是希爾所說的對於成功領導力最重要的八項品質,以及培養這些品質的方法。
一、真誠
真誠和保持真實自我,是在任何職位上取得成功的基礎。希爾說,作為領導者,你必須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不僅高效,而且能鼓舞身邊的人。“你自己的個人能力還不夠,人們需要信任你的人格、與你建立聯絡,否則不會願意與你共同承擔風險。”他人對你的這種認知,與你的自我認知能力緊密相連。她說,“你要弄明白如何為自己的成功創造條件,不要預設別人會為你創造條件。”
如何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瞭解別人對你的看法,對於成長至關重要。不過希爾說,請別人提供反饋和接受反饋這個過程可能是複雜且情緒化的。她建議在你可以保持開放、不會防禦的時候尋求反饋。
首先,在壓力較小的環境下向同伴徵求反饋,然後逐步過渡到風險更高的環境。你可以說,“我想了解自己的影響力,以及我為共事的人們創造了怎樣的體驗。你能跟我講講應該繼續做什麼、開始做什麼、別再做什麼嗎?”最後,不要糾結於負面意見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希爾建議你“主要看積極的方面”。
二、好奇心
希爾說,好奇是一種思維模式。“好奇就是仔細觀察,探索未知的領域,努力理解可能性的藝術。”她還說,偉大領導者對自己的組織和團隊有一種“由外而內”的視角。也就是說,他們有能力從客戶、競爭對手等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角度看待情況和問題,這有助於他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因為他們會在組織內部動態以外考慮更廣泛的背景。
如何培養好奇心:
希爾說,孩子天生就好奇,喜歡探索周圍的環境,因此要向孩子們學習。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新的體驗和自己所在部門、職能和行業以外的人。不要害怕自己提出的問題太過基礎或幼稚。思考你個人的激情和興趣所在——這通常是極好的好奇心來源。要開拓思維,大膽思考。希爾說,“你要經常問一些像登月計劃一樣的大膽創意:我們可以做到什麼?”
三、分析能力
希爾提出,領導力要求具備拆分複雜問題、找到問題根本原因、提出全新解決方案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直覺還不夠,你還需要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關注因果關係,留意規律和趨勢。
希爾說,要想做出明智的決策,你要有能力把自己的經驗和分析能力、專業知識和道德判斷力結合起來。雖然熟練運用資料的能力對於領導者而言至關重要,但“領導力不是由資料驅動的,只是要參考資料”。
如何培養分析思維:
希爾說,要記住,資料並非從天而降,而是由人創造的。資料只是另一種資訊來源。領導者需要深入瞭解資料收集的複雜性,理解其含義,並注意潛在的偏見。要積極主動地與數字原住民合作。她說,“作為領導者,你要解碼隱藏在資料裡的故事,搞明白資料在告訴你什麼。”
四、適應能力
希爾提出,世界變化的速度比以往更快,部分原因在於新興技術和人工智慧。因此,“利益相關者的期望變化更快,而你作為領導者,需要有能力適應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
她還說,適應能力可以培養敏捷的團隊文化。它讓你能夠對不同的情況迅速作出反應,在有必要的時候做出調整,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如何增強適應能力:
我們在實踐中學習,所以你需要接受任務、去尋找對靈活性有要求的經歷。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區。如果你是做財務出身,可以考慮跟營銷團隊合作。要去探索在國外任職或調職的機會,逼迫自己在新環境裡與不同型別的人一起工作。她說,“以這些方式拓展自己,也可以推動你自己的個人成長和發展。”
五、創造力
希爾說,對組織有用的一切新想法都是創造力,“一些想法是漸進式的,還有一些是突破式的。”最有創新性的創意往往來自她所說的“鄰近的可能性”,也就是可觸及範圍內的可能性。她補充說,真正的創新背後的推動力是思維的多樣性,因為每個人都會帶來自己獨特的視角和“一部分天才想法”。
如何培養創造力:
希爾說,領導者的職責不是一定要自己想出所有的好點子,而是要營造出可以培養他人創造力、認識到他們思維間關聯性的環境。不同觀點相互碰撞,創造力就能蓬勃發展。
因此,要鼓勵和促進團隊中的不同觀點,接受從失敗中學習的理念。
六、把握模糊性
希爾說,管理模糊性,就是把相互衝突的觀點都保留在頭腦中,處理讓你覺得同樣重要的相互衝突的優先事項。她補充說,很多人都會陷入線性思維的陷阱,認為一件事導致了另一件事,因此可能會忽略不同動態之間的相互作用。想要成為高效領導者,你需要培養系統思維,“這種思維能幫助你理解事物間的聯絡,讓你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能夠處理相互對立的觀點。”不過她也說,有時你可能依舊會覺得自己“在迷霧中航行”。
如何更自如地把握模糊性:
希爾說,接受模糊性,要求你沉浸在各種不同的複雜情況裡。多問“如果”和“那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她說,“你的確定感越強,就越明確地需要一種新的方法。”此外,建立一種讓頭腦清醒的做法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透過正念、瑜伽或其他方法養成習慣,能讓你行動和反思。
七、應變力
希爾說,在如今動態競爭的商業環境裡,堅定地衝鋒陷陣可能會招惹麻煩。成功的領導者會認識到環境多變,努力理解自己所處的文化環境。最重要的是,他們展現出了能在偏離航向時重新調整的應變能力。她說,“你必須知道該如何重新建立團隊,詢問‘還有沒有其他的路‘,尋求別人的意見。”
如何培養應變能力:
接受一項沒有明確定義何為成功的任務令人不安,但希爾認為,這正是培養應變能力所需要的挑戰。她說,“去那些對你可能有點排斥的地方。在這樣的職位上,你對他人沒有多少正式的權力,你的影響力很難評估,而且你不知道自己能否發揮作用。”她建議領導者自願從事此類工作,特別是在職業生涯早期風險較低的時候。
八、同理心
在情感層面理解他人並建立聯絡,是強大領導力的關鍵特質。領導者必須培養關係、建立信任,積極與團隊成員互動。希爾說,“你要能夠站在團隊成員的角度,理解他們重視什麼、他們的優先事項是什麼,尋找共通的部分。”培養自己的情商,能讓你更深刻地理解他人正在經歷的複雜挑戰,並幫助你營造更有支援性的環境。
如何提升同理心:
希爾解釋說,研究表明,我們傾向於跟與自己相似的人親近,這意味著領導者必須有意識地去尋找自己日常生活圈以外的人。她說,“多跟來自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就能更加了解他們的觀點。” 詢問他們的工作偏好、承擔的壓力,以及優缺點。你的目的是建立理解和聯絡,這會為你們的共同成功創造條件。她說,記住,如果有一個人讓你覺得不符合邏輯,那很可能是因為你並不瞭解這個人最重視的是什麼。
希爾提出,成為優秀的領導者,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個在迎接挑戰、尋求反饋、增進聯絡和培養理解中獲得成長和發展的過程。她說,“你的目標是培養思維方式、行為和人際關係,讓你自己能夠迎接挑戰和機遇,實現非凡的成就。”
關鍵詞:領導力

麗貝卡·奈特(Rebecca Knight)| 文
麗貝卡·奈特是一名記者,撰寫的文章都與不斷變化的職業和工作場所相關。她入圍了2023年牛津大學路透社研究所研究員候選名單。早先她曾在紐約、倫敦和波士頓的《金融時報》擔任編輯及記者十年之久。
朔間 | 譯  周強 | 編校
點選下方圖片閱讀更多領導力內容:
“優秀的領導者,從來都不是天生的”
員工眼裡的好領導,需要具備哪些特質或能力?
最優秀的領導者是行使職責、親臨一線指揮、發號施令,並敦促員工好好工作?還是傾聽員工意見,賦予他們權力,然後留出空間?研究表明,最具成效的領導者通常會在這兩種方法間切換,以滿足當下需求。
作為一名教練型領導,你要關心團隊成員,規劃他們在組織中的最佳位置,讓他們與企業的目標和價值觀相匹配,讓他們接受挑戰以發揮全部潛力,幫助他們實現目標。 
人們普遍認為每次危機都會讓人變得更強大。但事實並非如此,疊加的危機往往會讓大家更加脆弱,也更加不穩定。這意味著如果領導者按照既定標準行事,實際上可能反而會引發有破壞性的惡性迴圈,加劇危機。那麼,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領導者?
怎樣才算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為了尋找答案,作者完成了對15個國家30個全球組織中195位領導者的研究,讓參與者從74種領導勝任力中挑出15種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勝任力,然後把得票最高的勝任力歸為了5類,這樣可以讓領導者心裡有個清楚的優先順序。你看到這些勝任力可能不會太吃驚,但另一方面,這些東西很難掌握,部分原因是改善這些意味著我們要和天生的特質做鬥爭。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聯絡方式
投稿、廣告、內容和商務合作
[email protected]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哈評中文網,獲取更多精品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