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官場切口:“帶頭大哥”咋成了“主要負責人”?

文/六神磊磊
“三河禁止紅藍黑廣告牌”的事,有了通報:
聯合調查組經初步核查,媒體反映的主要問題基本屬實。目前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並責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訓,全面整改。
關鍵是這一句:“已對三河市委主要負責人免職處理。”
不少圍觀群眾表示看不懂這一句,“主要負責人”到底是誰?為什麼通報不直接點名?
今天就來進行一下技術型拆解。在讀金庸之前,這其實正好是我的專業。
“主要負責人”,就是市委書記。這一點基本不會有什麼疑問。
用金庸小說裡的術語,就叫做帶頭大哥。
少林派主要負責人,那通常就是玄慈方丈;峨眉派主要負責人,那通常就是滅絕師太。都不會有別人。除非遇到極其特殊的情況,比如武當派主要負責人,宋遠橋掌門也算,未必就是張三丰。
管一把手叫做“主要負責人”,這是體制內術語的通行慣例。好比說“燒五柱香的”,就是香主,也是通行慣例。
一個縣裡,其餘的班子成員,包括副書記、副縣長,是不稱之為“主要負責人”的,類比少林派,達摩堂首座、羅漢堂首座雖然也很重要,但都不叫主要負責人。
“主要負責人答記者問”,那意思通常就是一把手答記者問;開會通知“主要負責人參加”,那就是讓一把手參加。如果派副職去,上級大概就會不高興,你最好就要主動解釋你家一把手為啥缺席。
那麼,為什麼書記不直接叫書記,非要造個詞叫“主要負責人”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起到一種緩衝,是“柔和的特指”。
先說對內的情況。
例如會議通知,需要讓各單位一把手參加。
你發通知讓“一把手”參加,或者“帶頭大哥”參加,明顯不妥,顯得不規範、不嚴肅;而說各單位書記參加,非但不妥,而且還有歧義,有的單位書記未必就是一把手,比如一些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
畢竟體制內不同於武俠小說,沒有“幫主”這個稱呼。否則說各幫幫主、掌門人參加就行了。
所以就需要一個詞“主要負責人”。至於誰是主要負責人,各家單位自己心裡明白。
這是對內的情況。
還有對外的時候,“主要負責人”這麼一個稱呼,也很有用。
它可以故意擴大外延,起到一個模糊的作用。
“少林主要負責人答記者問”,就比“玄慈方丈答記者問”,顯得更柔和,更有轉圜餘地,把具體的一個人模糊成了一個團體、一級組織。
對於外界來說,你只要知道這是少林的態度就行,不必深究具體是誰的態度,是玄慈還是玄難、玄悲。你甚至也不用深究有沒有這個採訪,反正採訪的人沒有名字,受訪的人也沒有名字,含糊對含糊,它就是個通稿。
更何況,許多要對外宣告的東西,往往都是有爭議的,甚至是負面的,那就更需要模糊了。
好比少林派要回應金毛獅王的事件,那就更不會硬邦邦搞一個“方丈回應”“首座回應了”,萬一說劈叉了,大家都指名罵方丈罵首座。
如此一來,“主要負責人”這個稱呼就顯得好用了。
總結一下,就是這個詞非常妙,當它想強調的時候,有強調的作用;當它想模糊的時候,又有模糊的作用。
對內、對圈裡人,它有強調的作用;對外、對圈外人,它又有模糊的作用。
這就是“江湖切口”的博大精深。
先理解了這個,再說回對“三河禁止紅藍廣告牌”事件的官方調查通報。
處理的應當就是書記。
反過來講,不是當地一把手,也幾乎不可能對城市提倡什麼顏色、禁止什麼顏色發號施令。那屬於嚴重的僭越。
副職,可以提通行的要求,但一般不可以有個性的要求;通常可以禁“法有禁止”的東西,不可以禁“法無禁止”的東西。
餘則成是副站長,如果站裡衛生搞得不好,門牌擦得不亮,可以發火罵人,可以下令加班大掃除。這就叫通行的要求。
但是他不能說看站裡黑白色調不順眼,下令統統刷成紅綠色調。
那站長可就要給他顏色看看了。
三河一度禁止紅藍廣告牌,連紅十字都成了綠十字,肯定是書記的意思。
於是下一個問題隨之而來:
如今引發了批評,也處理了書記,為什麼通報只說“主要負責人”?
記得之前說的兩個字嗎,模糊。
它可以達到一種雙重效果:從程式上說,責任到人了;從實際效果上說,又讓你搞不清楚處理的是誰。
小範圍裡處理,大範圍裡模糊;看似說清楚了,其實沒說清楚;看似沒說清楚,又彷彿說清楚了。
個人“汙點”最小化,具體責任分散化,公眾層面模糊化,麻辣火鍋鴛鴦化。
那麼就還剩下最後一個問題:
三河的“帶頭大哥”當初為什麼要禁止紅藍?出發點是什麼?
讓人猛一看還以為是皇馬球迷,要禁了死對頭巴薩的顏色。
事實上,越是瞭解體制、見過個別地方上大大小小的“一把手”的,對這一點反而越不會覺得驚詫。
不必想太複雜。大概無非是:一去算命了;二真的覺得紅藍色很土。
之前曾發過個推文,叫“總得讓領導抓點什麼”。
前文《劉歡的辮子》裡,也說過一個小故事:我的平民老爹過去經常揚言,如果當了領導,就要剪劉歡老師的辮子。
那麼,一個縣市的一把手,想禁了幾種顏色,又有什麼好驚訝的呢。
立場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就會不同的。
在一些商家看來,自己是被折騰了;但在個別地方的“主要負責人”看來,你在我地盤上賺錢謀生,又沒查你又沒罰你的,讓你改個招牌咋了。
你瞧,現在一些詩人都支援三河領導,說不就是換招牌嘛,大紅大藍就是不好看嘛。
三河的負責人,表面上看,是輸給了規則,實際上是輸給了輿情;表面上是輸給了輿情,其實是輸給了風頭,現在恰好正講善待民營企業,搞好營商環境,他們卻用小棍兒杵著人去改招牌。
作為圍觀群眾,其實你就只記住一個:
總想統一招牌的地方不適合投資就是了。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