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居科技支出榜首,英偉達四財季營收增長78%|財經日日評

點選上圖▲立即加入
稅務總局公佈個稅彙算清繳新規
2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公佈《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管理辦法》,明確了個稅彙算清繳相關事宜,包括退(補)稅等,即日起實施。2024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將在今年3月1日開始,6月30日結束。目前個人可以透過個人所得稅APP預約在3月1日至20日辦理彙算清繳,3月20日之後辦理彙算清繳則無須預約。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辦法》更加重視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更為清晰界定彙算清繳各方權利義務關係,為彙算清繳服務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比如,《辦法》要求稅務機關和工作人員應當依法為個人相關涉稅資訊保密,並列示了納稅人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的法律救濟渠道。(第一財經)
|點評2019年新個稅法全面實施前,個稅制度為分類徵收,對不同來源和性質的所得分別徵稅,計算相對簡單,但缺少對納稅人整體收入水平和家庭負擔的考量。改制後,目前個稅為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納稅人可對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支出辦理專項附加扣除,對綜合所得辦理彙算清繳,稅收政策更加靈活。未來綜合所得範圍或會進一步擴大,以更好完善收入分配。
從內容上來看,《辦法》沒有太多變化,更多是在服務層面補充了一些對納稅人友好的舉措。不過,和以往釋出的規範性檔案不同,這次釋出的《辦法》是以部門規章形式規範彙算清繳相關服務,意味著個稅制度向法制化更進一步。
浙江反超廣東位居財政科技支出榜首
2月27日訊息,31省份近日相繼公開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報告等,最新的科技支出十強省份榜單據此梳理出爐。從2024年各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的科技支出規模來看,浙江省以887億元略超廣東,位居第一。而廣東則以884億元緊隨其後。江蘇以789億元排在第三,上海穩居第四。北京、河南、安徽科技支出均超500億元,分列第五至第七。湖北、湖南、山東則分別排在第八至第十位。
從上述十強省份的2024年科技支出增速來看,湖北、上海、河南、浙江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北京、江蘇、湖南科技支出保持個位數增長,安徽科技支出與上一年基本持平,廣東、山東科技支出有所下滑。(第一財經)
|點評鼓勵創新的背景下,這兩年全國財政科技支出不斷加碼,尤其注重對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領域的投入。去年浙江省的財政科技支出增長顯著,讓近期“六小龍”的出圈更加有跡可循,按照計劃,今年浙江的財政科技支出還要加速發力。在財政緊平衡壓力下,廣東去年加大了民生投入,一定程度擠壓了科技支出空間。不過,雖然其財政科技支出規模下降,但是基礎研究投入增加,支出結構有所最佳化。
人工智慧、量子科學等引發的科技浪潮下,各地在近期密集展開新一輪科創佈局。需要注意的是,科創實力並非僅靠財政支出投入增速拉動,更要關注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脫離實際等造成資源浪費。同時,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培育良好的創投業態,更能為推動科技發展注入活力。
天津和平區地塊重新整理近7年樓面價紀錄
2月26日,天津拉開2025年土拍大幕。其中和平區山東路地塊起始樓面價39926元/平方米,就已重新整理天津近7年宅地單價地王紀錄。該地塊位於和平區山東路與哈密道交口,共有4家房企競拍,經過21輪舉牌,最終由天津津城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民企天津泰達建設集團控股的天津泰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聯合體以2.96億元競得,溢價率8.82%,成交樓面價43449元/平方米。
當日,天津以總金額38.3億元成交7宗宅地。7宗宅地總規劃建築面積為33.81萬平方米,分別位於和平區1宗、河東區2宗、津南區2宗、紅橋區1宗、西青區1宗。其中,和平區山東路地塊以溢價率8.82%成交,其餘6宗宅地以底價成交。(澎湃新聞)
|點評天津開年首場土拍,表現較為穩健,7宗土地全部拍出。拿出的地塊整體容積率不高,打造高品質住宅的空間較大。其中溢價拍出的和平區地塊位於核心地段,也更受青睞。部分地塊並非首次掛牌,樓面價有所下降,較周邊地塊更具價格優勢,在價效比上較具吸引力。和核心城市相比,天津的土拍市場熱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土拍回溫仍需要時間。
目前,改善型住房需求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房企拿地也更看重地塊的開發潛力。要推動土拍市場復甦,還需要地方進一步最佳化供地策略。同時,房企仍面臨一定資金壓力,在出手時也較為謹慎。對於開發成本較高的優質地塊,現階段更傾向於聯合拿地。
英偉達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78%
美東時間2月26日,英偉達公佈截至自然年2025年1月26日的公司2025財年第四財季的財務資料。財報顯示,英偉達四季度營業收入393億美元,同比增長78%,分析師預期382.5億美元。四季度調整後毛利率為73.5%,同比下降3.2%,符合分析師預期。英偉達預計一季度營收為430億美元,上下浮動2%,即421.4億至438.6億美元,分析師預期中值為423億美元。
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英偉達已成功實現Blackwell AI超級計算機的大規模生產,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就達到數十億美元。DeepSeek-R1這樣的推理模型,應用了推理時間擴充套件,推理模型可以消耗100倍更多的計算量,未來的推理模型可以消耗更多的計算量。(華爾街見聞)
|點評英偉達這兩年翻倍再翻倍的財報表現已經讓市場“波瀾不驚”,市場更為關心的是對未來業績的指引。從財報上看,得益於新產品Blackwell的順利量產以及全球科技企業對AI晶片的龐大需求,英偉達第四財季營收繼續保持高增長。遊戲業務略有下降,但佔英偉達營收的比例已下滑至6%左右,顯得無足輕重,況且下一代顯示卡已經推出,老產品銷量下滑也屬於正常現象。
從全球科技企業四季度財報的表述中看,未來仍將繼續擴大對AI基礎設施的投入,成為英偉達業績保持高增長的基礎。不過,DeepSeek這類推理模型在執行時對算力的要求比訓練時更為寬泛,AMD、英特爾等同行更有可能成為英偉達的平替。英偉達此前幾乎獨佔AI算力市場份額的狀態,或許將出現鬆動。
DeepSeek下調API夜間空閒時間價格
2月26日,DeepSeek API開放平臺宣佈,即日起,北京時間每日00:30至08:30的夜間空閒時段,DeepSeek開放平臺推出錯峰優惠活動。在此期間,API呼叫價格大幅下調:DeepSeek-V3降至原價的50%,DeepSeek-R1低至25%。DeepSeek稱,鼓勵使用者充分利用這一時段,享受更經濟更流暢的服務體驗。
本週二,DeepSeek剛剛宣佈已重新開放API充值。DeepSeek-chat模型優惠期結束,呼叫價格變更為每百萬輸入tokens 2元,每百萬輸出tokens 8元。據悉,DeepSeek正在加速R2模型的釋出計劃,原計劃為5月,現正努力提前。知情人士表示,新模型有望能生成更好的程式碼,並能夠用英語以外的語言進行推理。(澎湃新聞)
|點評DeepSeek一度被稱為“價格屠夫”,即便此前大幅折扣的優惠期結束,仍然是全球最具價效比的高質量大模型之一。只是隨著DeepSeek在技術上的一系列開源和業內其他公司的不斷最佳化模型訓練方式,谷歌、阿里等企業旗下的新一代AI大模型現在同樣可以做到與DeepSeek類似的價效比,DeepSeek獨有的價格優勢被削弱。這次推出閒時優惠,可能更多的是希望多拓展一些企業使用者。畢竟對於像百度、騰訊等接入DeepSeek轉手提供給使用者使用的需求來說,凌晨時段的需求可能並不多。
DeepSeek現在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是像原先那樣注重企業端使用者,還是努力留住現在的消費者使用者。如果選擇後者,DeepSeek必然要花大價錢購買伺服器,解決應用端無法正常響應的問題。從DeepSeek與各家AI服務提供商積極合作的態度來看,DeepSeek或許還是更傾向於前者。
賓士掀起大規模在華產品攻勢
2月27日,針對市場有關“賓士中國啟動裁員計劃,裁員比例約為15%”的傳聞,賓士中國發表宣告回應稱,面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及汽車行業的轉型機遇,公司一直在積極進行業務調整,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據悉,賓士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在華產品攻勢,根據計劃,賓士未來將有7款專屬車型在中國市場推出,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和驅動形式。
財報顯示,梅賽德斯-賓士2024年全年銷售額1,455.9億歐元,同比微降4.5%;淨利潤104.09億歐元,同比下降28.4%;工業業務自由現金流92億歐元,仍保持高位。資料顯示,賓士2024年全年銷量下降3%,至198萬輛。其中中國銷量下降7%,歐洲銷量下降3%,美國銷量增長9%。2024年電池電動汽車銷量下降23%,為18.5萬輛。(財聯社)
|點評為了挽回在華銷量頹勢,賓士不得不加大投入。在本土車企的追趕下,不僅是賓士,這幾年傳統豪車品牌整體面臨較大壓力。新能源時代,賓士在電動化、智慧化轉型上都比較落後,在市場爭奪中逐漸失勢。同時,新勢力品牌崛起時,也會選擇賓士等豪車品牌的車型進行對標,豪車的溢價空間也被逐步蠶食。
快速發展下,中國已經成為汽車電動化、智慧化技術創新的重要陣地,產業鏈與供應鏈都較為完善。去年,賓士進一步加大了在華研發和生產投資的力度,謀求更多優勢。未來,賓士計劃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多款新車,變革決心強烈。為了收復市場失地,賓士的本土化戰略可能也會進一步深化。
自由現金流ETF走紅
2月27日訊息,永贏、易方達、嘉實和銀華上報了國證自由現金流ETF。這也是繼華夏國證自由現金流ETF之後,第二批國證自由現金流ETF上報。據悉,這4只國證自由現金流ETF未來獲批發行後將在深交所上市。華夏、國泰旗下首批兩隻國證自由現金流ETF日前完成發行,合計募集超21億元,兩隻ETF於本週四在深交所上市。
自由現金流是指企業在除開必要的資本開支後能夠自由支配的現金,是衡量企業財務健康狀況和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透過自由現金流這一關鍵指標篩選出財務健康、抗風險能力強的優質企業,旨在反映滬、深、北三大交易所自由現金流水平較高且穩定性較好的上市公司證券價格變化情況。(財聯社)
|點評這兩年新老投資者對ETF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各類新式ETF紛紛湧現,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通常來說,長年保持較高自由現金流的企業,通常而言經營狀況都相對穩定,業務模式已經十分成熟。反過來說,這類企業所在的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已相對固定,企業無須在研發上投入太多資金,只需要維持現有地位即可,成長性不足。企業營收表現更多地是與宏觀經濟表現掛鉤,屬於週期類行業,最為典型的就是石油石化行業。
與前段時間火爆的紅利ETF類似,自由現金流ETF在股票市場中的定位同樣屬於偏保守型的投資品,比較契合中長線資金的投資需求。
週四兩市探底回升滬指漲0.23%
2月27日,市場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大消費股表現活躍。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2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662億。盤面上,主要集中在防禦類板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0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大消費股集體走強,乳業、零售、食品等方向領漲。券商股尾盤再度拉昇,固態電池概念股持續活躍。下跌方面,算力概念股集體調整,銅纜高速連線、國資雲、CPO、軟體開發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388.06點,漲0.23%,成交額為7741億元;深成指報10927.51點,跌0.26%,成交額為12305億元;創指報2256.51點,跌0.52%,成交額為5965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四兩市探底回升的強硬走勢,出乎很多投資者的預料。券商合併傳聞被否認,券商早盤衝高後集體回落,兩市延續高低切換程序,AI、晶片、機器人等前期高位板塊陷入調整,飲料製造、白酒、食品加工等沉寂許久的大消費板塊逆勢走高。午後,部分活躍資金返場,仍然瞄準AI線進行炒作,兩市情緒迅速回暖,已經闢謠合併傳聞的券商股都再度漲停。
AI概念就像此前的華為概念一樣,從基本面到情緒面都有能夠自圓其說的邏輯在,故事充滿想象力,初步理解的門檻低,導致相關概念在A股內反反覆覆活躍。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I上下游概念成交量都有所下滑,過高的集中度令市場審美開始出現疲勞。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