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刷到網友偶遇的徐靜蕾,發現她真是一點沒變樣。
50歲了,狀態還是那麼好,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曾經作為娛樂圈「凍卵第一人」,徐靜蕾堅持不婚不育的超前精神狀態飽受爭議,大家都等著看她會不會後悔。
結果她非但沒有後悔,還過著令人羨慕的日子。

自打從娛樂圈隱退,徐靜蕾就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和朋友聚會,在農場採摘,日常打打高爾夫,好不快活。

和黃立行也已經相戀十幾年,感情穩定。

如今再回過頭看,才發現她的生活智慧有多難得。
翻看她的社交平臺,目光所及都是幸福自得的日常。

和朋友約在風景美如畫的地方,打打球;


打完球便一起聚會,從音樂聊到電影。

有時也會一起去探索未知之地,挖掘旅行的樂趣。

還會相約去農場摘水果,曬出的照片裡石榴又紅又大。

和朋友們的相聚很幸福,一個人的日常也很愜意。
會跑去中古店淘喜歡的連衣裙,記錄下穿搭心得。


興致來了,就去逛加州收藏最豐富的Getty博物館,欣賞畫作。

有時也會在深夜食堂,獨享一人食。


平日裡熱衷於鼓搗各種運動儀器,增加健身的樂趣。

還養了一隻很可愛的博美犬,日常「強行」合影。


平淡的日子在用心經營下彷彿發著光,滋養著徐靜蕾的好狀態。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她拍的照片裡從不講什麼氛圍、妝容,就是很直接的素面朝天,普通遊客照的構圖。

舒展的姿態和頗有靈氣的雙眼,似乎在宣告著,即便是最殘酷的歲月也將她無可奈何。

她也依然是未婚未育的狀態,和黃立行的感情一直很穩定。
去年她釋出的高爾夫影片裡,還有黃立行在旁邊大聲誇著「nice,好球」的聲音。

也會「不小心」曬出黃立行揹著大包小包的背影照,配文「這位專業人士是我的助理。」

有網友質疑她是不是偷偷生了孩子,她也一點不生氣,反而很平和地回覆到:
我一胖他們就說我生孩子,習慣就好。

細看徐靜蕾如今的生活,不就是大家夢想中的退休生活:
有錢有閒,有一群好友可以常相聚,帥氣的男朋友常伴身邊,還沒有養娃的煩惱,日常便是吃喝玩樂。
當年都覺得她衝動又任性,如今卻活成大家最羨慕的模樣。

高曉松曾形容徐靜蕾是北京大颯蜜,「光好看可不能叫颯蜜,這颯蜜不但好看,而且有一身那個範兒」。
這種範兒,更多的便是指徐靜蕾的個性,從不循規蹈矩,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特立獨行的態度,在她對家的設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整個屋子風格簡潔大方,似乎沒有太多裝飾,但細看房間裡的燈飾搭配可謂頗有巧思。
拱形門和黑白玻璃吊燈搭配,格調拉滿。

傳統木樑屋頂則和金屬吊燈搭配,反差之中又很有復古感。

還有鏤空燭火樣式的吊燈,頗有幾分中世紀審美的味道。

除了自己挑選燈具外,你敢信,就連房屋牆面也是徐靜蕾自己粉刷和清潔的。


她還把其中一間屋子的牆面刷成了黑色。

完全打破大眾喜歡以溫馨為主的家居風格,走的是暗黑路線。


但通往院外的門,造型又十分可愛,像是通往童話之地,頗有幾分童趣。

到了臥室,又變成了另一種風格,牆壁是黑白搭配,床品卻是色彩明豔,主打一個怎麼喜歡怎麼來。

泡泡沙發款式是徐靜蕾的最愛,之前她的一處高層居所裡,也有類似風格的一整套沙發。

這處高層住宅,曾在徐靜蕾社交平臺中多次出現,且大多拍攝的都是落地窗,可見她對這處窗景的喜愛。

連作畫也要在窗前。

外面是最繁華的城市面貌,當夜色降臨,星光連成一片,最適合看著窗外夜景小酌一番。

不似我們印象中明星住宅那般奢華,充斥著名貴傢俱,徐靜蕾的家勝在很有自己的特色。
處處都是自我風格的展示,和她本人一樣鮮明又獨特。

別看徐靜蕾如今生活得這般無憂無慮,早年間也是個埋頭事業的「拼命三娘」。
憑藉《將愛情進行到底》一夜爆紅後,她接連拿下華表、百花、金雞等各大知名獎項,稱得上是當年發展最好的女演員之一。

外界歸其為「四旦雙冰」之一,視她與周迅、趙薇、章子怡齊名。
誰知徐靜蕾轉身就去做了導演,還堅持要自編自導自演。
旁人「演而優則導」的結果大都喜憂參半,但徐靜蕾一齣手就震驚四座。
一年連出兩部作品,《我和爸爸》拿下華語電影大獎四座獎盃;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更是摘得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

2005年美國《時代週刊》所撰寫的文章裡,甚至稱她為「中國電影界有革命性的代表人物」。
彼時不過她成為導演的第二年,還是新人的身份,卻已經是華語電影女導演裡的中流砥柱。
2010年,她自導自演的第四部影片《杜拉拉昇職記》上映,在大陸票房直接突破了一億。

可能如今大家已經習慣動輒幾十億的票房和百億影帝們的頭銜,覺得一億實在算不得什麼。
但那是十四年前,徐靜蕾一舉重新整理紀錄,成為中國影史首位票房破億的女性導演。
甚至可以說在當時,沒有比她更具商業價值的女性導演。

僅僅是演藝事業上的成就,還不足以概括徐靜蕾,她還是個頗有前瞻眼光的網際網路達人。
在社交媒體並不發達的千禧年,徐靜蕾在部落格上就已經有一千萬粉絲了。
還曾因訪問量遠超一億,被稱為「中國部落格第一人」。

正是因為早年為事業全力奮鬥,才能早早實現財務自由。
但光是有積累還不夠,同期明星也大都賺得盆滿缽滿,可像徐靜蕾這樣早早隱退的卻並不多。
徐靜蕾最高明的智慧,是對「進退」的拿捏。
無論是在演員事業一片大好時轉向導演,還是拍完《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後,毅然決然隱退演藝圈。
徐靜蕾很懂「適時退出」的智慧,事業拼了許多年了,但生活還需時光享受。
於是如今的她,將所有時間用來專注生活,發展著各領域的愛好。
日常研究廚藝,會在朋友來聚會時親自下廚招待;


已經練到了「紅案白案都能行」的水平,爸媽來了也要露兩手。

練習書法則是自小養成的愛好,堅持了許多年,給粉絲分享最多的也是書法作品。


後來還迷上了畫畫,把油畫、水彩、國畫通通嘗試了一遍。


一連專注多種愛好,還能抽出精力和時間自學鋼琴,可見自驅力強大。

再忙碌的日子裡,也不忘健身,50歲了仍保持著勻稱的身材。

至於外界的爭議,她通通保持著「與我無關」的心態,始終奉行自己的一套生活態度。
感情觀念上是出了名的先鋒派,早年就堅持不為結婚而結婚:
我並不覺得人一定要結婚,因為婚姻在過去的說法就是個保障,我覺得我的人生不需要這樣的保障,而且我也不覺得一定要有個形式,才能怎麼樣。
我在情感上很有安全感,經濟上更不需要誰來保障我。

還是娛樂圈第一個凍卵的女藝人,不生孩子是因為「還沒玩夠」;
但有權利,也有能力為自己留下「反悔」的後路。

年輕時於名利場中走過卻仍能堅守初心,後半生捨棄追名逐利,甘願過起最平淡的生活。
她這一生,果真做到了自己說的那句:
「放縱和節制,缺一不可的人生。」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姜姜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