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業務業績是京東發力外賣的底氣。


文|範亮
編輯|鄭懷舟
來源|36氪財經(ID:krfinance)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5月13日港股盤後,京東集團公佈2025年一季度財報。
定性看,京東這份一季報遠超市場預期。資料上,京東25Q1實現營業收入3010.8億元,同比增長15.8%,而市場預期普遍落在11%-12%。另外在利潤側,京東25Q1的經營利潤為105.3億元,同比增長36.4%,非公認準則經營利潤為116.6億元,同比增長31.5%,持續多個季度同比高增。
運營資料方面,本季度京東季度活躍使用者獲得兩位數增長,同時PLUS使用者的購物頻率和交易量也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按業務分部看,京東零售(包括京東健康及京東工業)25Q1實現營業收入2638.45億元,同比增長16.3%;京東物流實現營業收入469.67億元,同比增長11.5%;新業務(包括達達、京東產發、京喜、海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7.53億元,同比增長18.1%。
自從京東2月份正式推出外賣業務後,資本市場對京東的財報就格外期待。那麼,京東本季度財報究竟表現如何?外賣業務進展究竟如何?

基本盤優勢擴大
2025年手機、家電國補全面開啟,根據統計局資料,2025年一季度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社零同比增長19.3%,通訊器材類社零同比增長26.9%。3C家電作為京東的核心優勢品類,自然也吃到了這一波國補紅利。
財報披露,2025年一季度京東3C家電實現營業收入1442.95億元,同比增長17.1%,同比增速達到2022年以來的最高值。

圖:京東3C家電營收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如果說京東3C家電的收入增長是國補催化,日用百貨收入的增長則更能體現京東業績增長的內生動力。2025年一季度京東日用百貨營業收入為980.14億元,同比增長14.9%。趨勢上看,2023年受高基數+線下經濟恢復影響,京東日用百貨收入增速一度跌入谷底,但隨著後續季度的持續爬坡,目前已經站穩增長趨勢。
京東業績電話會披露,日用百貨中,超市品類的營收已連續第五個季度實現雙位數增長,營收和使用者數量均呈現穩健增長態勢,預計超市品類的增長動能將在2025年全年持續。此外,時尚品類也取得同比雙位數的增長,並且環比進一步加速。
統計局資料顯示,2025年一季度實物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7%,京東無論是3C家電,還是日用百貨收入均明顯跑贏行業大盤。

圖:京東日用百貨營收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此外,京東的3P業務也開始貢獻業績增速。2023年京東宣佈發力3P業務後,以電商平臺和廣告服務營收為主的核心觀測指標一直沒有明顯異動,但從2024年起該業務收入增速開始逐季提升,2025年Q1營收達到223.2億元,同比增長15.71%。

圖:京東電商平臺及廣告營收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再看利潤表現,本季度京東利潤增速明顯優於營收增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毛利率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至15.89%,帶動經營利潤率從2024Q1的3%提升至2025Q1的3.5%,這直接為京東帶來了近20億元的利潤增量。
總體來看,京東核心業務分部-京東零售的營收和利潤均取得超預期的增長,公司業績整體步入上升軌道,這是京東敢於發力外賣業務的基礎。

外賣對財報影響將從二季度顯現
本次財報釋出後,市場的關注點基本都聚焦在外賣業務。從時間節點看,京東雖在3月1日正式上線外賣業務,但單量爬坡卻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外賣業務並未對京東一季報產生明顯的影響,目前京東也暫未明確外賣業務的營收披露口徑。
考慮到京東上線外賣業務後針對消費者推出多項補貼,這部分補貼一般會計入銷售費用,因此從25Q2開始,京東的銷售費用率大機率會有所提升。就2025年一季度看,京東的銷售費用率為3.5%,同比2024年一季度甚至略有下降,因此投資者尚無法從本季度財務報表直接發掘外賣業務相關的資訊。
業績會上,京東針對外賣業務的進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具體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一是外賣日單量即將突破2000萬單。作為對比,美團在2018年5月突破單日2000萬單外賣,目前日均外賣單量約為5000-6000萬區間,另外餓了麼日均單量在2000-3000萬區間。
二是相較業務規模和投入的ROI(投資回報率),現階段京東更加關注的還是使用者和商家的體驗。原因並不難理解,外賣及即時零售業務的發展需要供需兩端生態的持續豐富,京東作為行業新進入者的首要目標就是鞏固和發展業務生態。當然站在財務的角度看,這會對京東的利潤造成影響,但這種投入必要且不可避免。
三是強調外賣業務與即時零售、電商零售業務、物流業務之間的協同價值。京東在業績會中進一步指出,目前已經逐漸看到外賣業務對整個京東平臺的流量、新使用者的拉動作用,同時也提升了整體的流量轉化率。同時已經初步觀察到外賣使用者的跨品類購買行為,聚焦在商超、生活服務類等品類。
總的來說,京東外賣業務當前進展迅速,其目前更注重於使用者、商家、騎手生態體系的搭建,隨著二季度京東外賣單量的持續增長,預計外賣業務將會對京東的財務資料產生影響,因此25Q2財報將會是一個更好的觀測視窗。

總結與展望
京東宣佈發力外賣業務後,資本市場主要擔心該業務會影響京東的業績增長節奏。因此,4月初京東股價跟隨恒生科技指數大幅回撥後,反彈力度並不明顯。
但是,京東的一季報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場的疑慮。京東自營3C家電、日用百貨,以及3P業務的業績均取得超預期的增長,為京東抵禦外賣業務對利潤的衝擊提供了紮實的支撐。從未來的業績走勢來看,隨著25Q2外賣業務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全面加深,預計公司未來銷售費用等將會有較大幅度的同比增長,並對利潤造成一定影響,後續財報主要關注影響程度。
從股價表現來看,京東25Q1財報釋出後美股漲幅超3%,港股漲幅接近3%,表明了資本市場對京東業績的認可。估值方面,京東目前PE-TTM僅不到10倍,遠低於恒生科技指數20倍的平均市盈率,即便考慮到未來外賣業務對公司利潤的潛在影響,在京東核心自營業務等業績增長的支撐下,公司利潤水平也很難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因此,當下低估值的京東依然是港股市場的優質投資標的。

圖:京東估值情況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免責宣告: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諮詢並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