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大學就業能力排名」背後隱藏著哪些留德新趨勢?

最近,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與國際人力資源諮詢公司Emerging聯合釋出了2025年度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 and Survey,GEURS)。
▲emerging
本次調查廣泛覆蓋了33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收集12多萬份投票反饋,規模之巨前所未有。參與投票的管理者均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招聘經驗,從僱主視角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做出精準評估。評估指標包含工作專長專業性、畢業生技能(軟技能如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和數字化技能)、國際化學術表現這幾方面。
▲資料來源:emerging
TOP
德國高校表現
德國高校整體在排名中繼續攀升,今年德國共有20所高校進入全球前250就業能力排名榜單,比去年新增1所“新星”高校——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顯示出德國高校在就業力培養方面的強大實力。
慕尼黑工業大學仍穩居德國第1,居全球第13位,超哥倫比亞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清華大學等多所名校;工科院校上榜7所,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和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分別上升10、23名;德國四大商學院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穩定發揮,排名上升2位。
Trend
校企合作已成趨勢
《2025年度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調查表示,僱主在評估應聘者時,越來越看重應聘者的適應能力、工作經驗或實習經歷,而這與德國大學校企協同創新的發展趨勢不謀而合。
▲《泰晤士高等教育》
“隨著全球對就業能力的關注度持續攀升,大學與僱主正攜手共進,致力於培養畢業生掌握當今職場中的必備技能,這一趨勢正引領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全球對技能匹配度越來越重視,為越來越多的學子開闢了培養職場能力與機遇的新路徑,我們也為此深感鼓舞。”
在德國,高校與企業合作已成常態。
眾多大型企業紛紛在高校內設立研究機構,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資源來推動科技創新以此服務於企業生產發展。
▲西門子在慕尼黑工業大學成立全球最大的技術中心 (STC)
德國企業每年向高校投入的研發經費佔比在全球高校研發經費總額中名列前茅
作為慕尼黑工業大學長期合作伙伴的寶馬公司連續6年豪擲510萬歐元支援量子計算機研究
德國最大保險公司安聯、化學巨頭巴斯夫、亞馬遜等企業每年會為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獎學金專案提供資金支援
此外,德國高校也高度重視與企業間的科研合作,積極利用區域產業優勢,努力尋求與區域內企業合作的契機。
▲慕尼黑大學部分合作企業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戰略合作伙伴
像慕尼黑和斯圖加特這種工業中心城市,匯聚了諸如戴姆勒、西門子、巴斯夫、博世、保時捷、IBM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學生在求學期間往往能夠兼顧學業研究與企業工作,這種學習與實踐並重的模式頗為普遍。
▲西門子在德國慕尼黑開設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的本科專案就有半工半讀方向主要與德國大型銀行合作,如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KfW、DekaBank、德國中央合作銀行等等,此外與德國電信也有深度合作,學生除可以掙得一部分工資外,部分僱主會資助學生一部分甚至全部學費。
▲學校招聘日
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每年會舉辦招聘日活動(Frankfurt School Career Day),為學生提供了與各界行業代表交流的平臺。金融、房地產、製藥、零售和消費品等領域的96家精選企業參加了今年的活動,其中不乏埃森哲(Accenture)、瑞銀(UBS)、施瓦茨集團(Schwarz-Gruppe)和梅茨勒(Metzler)等全球頭部企業。
除了傳統的合作模式,德國高校致力於推動新型戰略科研合作關係,即不僅讓高校研究所與企業建立合作組織,還鼓勵企業高管或研究人員進入高校任職。(說不定你的大學老師或許就是某家公司的Boss哦~
▲慕尼黑大學管理學院榮譽教授擔任安聯(Allianz)首席風險官
所以,就讀於這些德國大學,“學習實踐兩不誤”的雙贏局面包的!
德國校企合作的模式不僅能實現學校、企業、科研機構多方共贏,而且更能讓高校甚至德國的全球競爭力upup!那麼,選擇申請與行業巨頭、創新企業合作的高校是否會成為留學新趨勢呢?這些院校是否更能贏得留學生的青睞呢?
如果你想!那就去做!如果小夥伴們想申請「2025世界大學就業能力排名」榜上高校,歡迎諮詢我們的顧問老師哦~畢竟萊茵春天可是幫學員們狠狠斬獲多封錄取Zu!
END
瞭解更多留學資訊,歡迎詳詢我們專業的顧問老師們:
北京/武漢中心 李老師
成都中心 劉老師
南京/上海中心 劉老師
廣州中心 高高老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