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貴州侗族姑娘,因長相太美被印到人民幣上,如今她過得怎麼樣?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石奶引第四版人民幣一元面額紙幣上的主角,2024,她63歲了,如今她家稻田養殖的泥鰍每年能輕鬆賺到上萬元,種植的香水檸檬每年也可以賺兩三萬元,石奶引一家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富書作者:蔞蒿滿地(富叔團隊)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有一個少女,因長得太美,因緣際會下被印在一元人民幣上。
她就是第四版一元面額人民幣的主角——石奶引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有人憑藉一張照片走紅網路,有人憑藉抓人眼球的影片博取關注,無論什麼形式,無一例外,最後都賺得盆滿缽滿。
而被印在“人民幣”上的她,人生際遇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1961年,在貴州慶雲鄉寨錦村七組的一個侗族家庭,石奶引出生了。
石奶引家裡有6個孩子,父母都是農民。
受限於家庭條件,身為老大的石奶引沒有上學,留在家裡幫襯父母。
石奶引從小幹活麻利,4歲學會了放牛,7歲學會了做飯,雖然沒讀過書,但是十幾歲的時候,已經會獨自制作衣服,染布、織布。
石奶引生活的地方是侗族聚居區,全鄉居民95%以上都是侗族,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有織布刺繡的習慣。
在從小耳濡目染和天賦的加持下,勤奮刻苦的石奶引做出的刺繡和染色的織布,在附近村子遠近聞名。
很多村民都來找她學,她總是手把手教學,毫不藏私。
除了勤勞樸實,年輕時候的石奶引長得也非常漂亮。
水汪汪的大眼睛,挺的鼻子,還有一頭烏黑秀麗發。
出眾的長相,讓她成為寨子裡公認的美女,被譽為“寨子一枝花”。
如果沒有那場“意外”,也許石奶引會如寨子裡的其他人一樣,過完平凡的一生。
可是,1978年的一次偶然邂逅,讓她本來普通的人生掀起了一絲波瀾。
當時17歲的石奶引和寨子裡的夥伴們,身著侗族服飾,像往常一樣去鎮上趕集。
她和幾個小姐妹一起蹲在一個小攤位前,歡快地笑著、鬧著,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哪種繡線能把繡品織得更加漂亮。
選好了需要的針線,剛要起身,突然有人從背後拉了一把石奶引,她被嚇了一跳,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長相斯文的陌生男子。
男子看到自己的動作嚇了石奶引一跳,略帶歉意地笑了笑,隨後詢問可否給她畫幅肖像。
石奶引有些疑惑,但一想對方看著不像壞人,而且又是在人來人往的公共場合,大概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於是爽快地點頭答應了。
於是,男子示意石奶引側立,隨後用筆在紙上描描勾勾。
當對方放下手中的筆,拿著已經成型的肖像,不禁露出滿意而喜悅的笑容。
看到自己美麗的形象被定格在一張畫像中,石奶引暗暗歡喜。
畫完之後,石奶引也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沒有告訴身邊其他人。
然而,石奶引不知道的是,當時為她作畫的人,正是第四套人民幣設計者之一的畫家侯一民,也是著名美術大師徐悲鴻先生的親傳弟子
彼時,中央剛剛批准第四套人民幣的設計。
侯一民等人得到的指示是,新版人民幣的畫面要體現出國家的發展變化、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和科學技術新成就,凸顯出“人民當家做主”的含義。
經過反覆斟酌和討論,這些藝術界的大師們決定,第四套人民幣的版面設計全部以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人物頭像作為主景。
很快,百元券和五十元券的人像主景很快就定好了,分別採用國家領導人的浮雕像和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頭像。
但輪到小面額人民幣票面的人像主景,就很棘手了。
這些人像主景要能體現中國多民族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特點,在此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繪製中國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頭像若干。
而中國的少數民族遍佈各地,於是侯一民背好畫板、帶上紙筆,去往全國各地尋找那些樸實而又獨具特點的民族人物代表。
侯一民一路走一路畫,畫下朝氣蓬勃的苗族青年王德安,畫下美麗自信的土家族姑娘黃其萍……
最終,走了一萬多里路,耗時3年才完成少數民族的人物頭像。
途中,在經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洛香鎮的時候,他也畫下了偶遇的一名侗族少女——石奶引

當時畫畫的事情只不過是石奶引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日子一天天過去,石奶引仍是繼續著原來的人生軌跡。
轉眼間,她到了要嫁人的年紀。
本就長得漂亮,又勤勞能幹,追求她的小夥子從村頭排到村尾,眼見媒婆把門檻都踏破了。
在眾多追求者中,不乏家境富裕的,可石奶引不為所動。
後來媒婆把隔壁佰你村十組的石學海介紹給她,那年石奶引22歲,在幾次“行歌坐月”(情歌對唱)的交流中,兩人對彼此都十分滿意。
在次年臘月裡,兩人按習俗舉辦了婚禮,帶著父母祝願的石奶引嫁給了石學海。
婚後,一大家人擠在一張破舊的床上,家裡收成全指望幾畝稻田,年景不好時,吃飯都是問題。
這樣艱苦的環境並沒有讓石奶引感到沮喪,她相信只要踏實、勤勞,總能過上好日子的。婚後夫婦二人不抱怨,勤儉持家,把生活過得和睦幸福。
然而,丈夫一家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完全依靠種地為生,即便努力耕作,日子還是過得捉襟見肘。
為了貼補家用,她準備重操舊業——織布、印染、刺繡
可家裡實在太窮了,連織布機都買不起。
石奶引挨家挨戶地借,整個村子都跑遍了,才勉強湊夠了錢買紡織機
1985年,他們的女兒出生了,2年後石奶引生下一個兒子。
隨著一兒一女的,石奶引一家的生活壓力也更大了。
於是,石奶引只有更加拼命地織布、染布,石學海精心打理田地,努力提高糧食產量,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後來他們蓋了新房子,搬進了新家
此時,石奶引一雙原本白皙修長的手漸漸變得粗糙,因為常年浸泡在染缸裡,手指發黑,佈滿老繭。
原本漂亮的臉蛋更是佈滿了風霜。
昔日的美人,已經容顏不再。
時間來到1987年,第四版人民幣正式發行,當中一元面額的頭像,是兩名少數民族的少女。
其中一人穿著侗族服飾,側身看向東方,她就是當時年僅16歲的石奶引。
美麗侗族少女的側顏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很多人開始打聽一元人民幣上少女的真實身份。
而當時的石奶引,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名人”。
直至石奶引49歲,在當地遊玩的旅客偶然看到她時,一下子愣住了——這個人和第四套人民幣一元券上的侗家少女太像了。

這兩位到底是不是同一個人呢?
在遊客的提醒下,石奶引終於回想起幾十年前,一位畫家曾經給自己畫肖像的往事。
在這之後,石奶引也並沒有拿著這件事四處宣揚,還是跟原來一樣生活。
但架不住村裡人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方圓百里都傳得沸沸揚揚。

寨子裡出了個“人民幣女孩”的訊息,不脛而走,記者來了一撥又一撥。
當被眾多媒體反覆詢問“知道自己的頭像上人民幣後,在想什麼”這個問題時,石奶引毫不在意地說: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還不是一樣要種地,該咋生活還是咋生活。
樸實的想法,卻透露了石奶引和一家人的想法,他們都不認為“人民幣頭像原型”的身份能給家裡帶來什麼改變。
2010年6月,石奶引的事蹟被刊登到新聞上,許多人慕名而來,想要看看23年前壹圓紙幣上的侗族女孩”,現在怎麼樣了。
每當有遊客來到她家裡時,石奶引總是會熱情招待,並笑著搖搖頭:“歲月不饒人啊,當年的小姑娘也變成老太婆咯!
還有不少人覺得她是“人民幣女神”,專門給她寫信,希望可以得到幫助。
而實際上,石奶引家也是貧困戶,又談何給予他人資助呢?
她那腳下穿的廉價膠鞋,長滿老繭的雙手以及滄桑的面容,和人民幣上那個有著圓潤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清純動人的少女形象相比,完全判若兩人。
於是,一時之間“人民幣上有她,她卻沒有人民幣”這句話成了大家對她人生的感慨
石奶引的家庭實屬不易,常年在貧困線上掙扎,2個孩子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
石奶引說:她每天起床的時候,夜深睡覺的時候,都在默默為兒女們祈禱,祝福他們平安。
在2012年低保標準進行調整之後,石奶引一家的低保被取消,重要的收入來源也失去了。
有人百思不得其解:“靠著自己的名氣進行流量變現,日子會好過很多吧?
而這些事卻不是石奶引想要的,她也沒有這麼做。
從小的生活經歷告訴她,人要踏踏實實,只有靠自己雙手賺到的錢,拿著才安心。
於是在流量變現的年代,石奶引也從來沒有想過依靠自己的名氣賺錢,一心只想靠自己雙手腳踏實地地賺錢養家。
當時石奶引的兒女也都成了家,她和丈夫有了2個可愛的孫子
兒子兒媳外出打工,他們夫妻就在家邊照看孫子,邊做農活。

2017年,貴州省的扶貧工作專家凌裕平在扶貧過程中聽說了石奶引的故事,專門來到她所在的村寨。
瞭解到了石奶引一家人的情況,凌裕平所在的專家團把石奶引一家列為“重點幫扶物件”,打算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她們脫貧致富。
考慮到石奶引家一共只有6塊水稻田,每年只能收穫一季水稻,一家老小就指望著這些田。
於是,在對當地的環境狀況和經濟結構進行認真調研後,凌裕平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按照這套方案,石奶引家除了種植水稻,還能同時在稻田裡養泥鰍、黃鱔。
當季的稻穀收了後,還可以繼續種蔬菜。
就這樣,透過對水田進行多樣化規劃,充分利用土地不斷增加了收益。
同時,綜合當地的氣候、海拔等多方面因素,專家們發現種植香水檸檬條件十分適宜,可以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
於是,在專家的建議下,石奶引在家後面的山坡上開發出一片荒地,專門種植香水檸檬和其他果樹,這樣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在凌裕平為首的專家團隊的帶領下,石奶引拿出當年學習刺繡的決心,帶著家人跟著專家研究農業。
從山坡的果樹改良到微信上的銷售渠道,她的本領不斷加強。
2021年,她家稻田養殖的泥鰍每年能輕鬆賺到上萬元,種植的香水檸檬每年也可以賺兩三萬元。
一家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脫貧

村裡人眼見著石奶引的家境明顯改善,心裡很羨慕。
60歲的石奶引並不藏私,就像當年教刺繡一樣,她把自己學到的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村民。
彼時,慶雲鎮正在探索採用“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抱團發展致富產業,以期形成“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
石奶引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自己家的試驗田為試點,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帶領整個村落一起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如今的石奶引已經60多歲了,她早已從當年的“寨子一枝花”變成了“寨子農業一把手”。
石奶引那張印在一元人民幣上的頭像,代表了貴州大山裡最原始最淳樸的樣貌。她們勇敢堅強,在困難生活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之心。
經歷生活的磨難,而她們的內心卻仍然如以往一樣勇敢堅強,可以從容應對生活的各種起伏。
流量為王的時代,有人在流量的裹挾下喪失自我,為了博取關注喪失自己的本心,而有人卻仍然能夠在人生不如意的情況下,堅持初心。
點個在看,希望你也能如石奶引一樣,不管是聲名鵲起,還是跌入低谷,都能保持初心。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蔞蒿滿地富書團隊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