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幾天咱們同事群炸了,因為有個好朋友在群裡分享了一個影片。

影片裡是一隻機器狗,正是這隻狗,重新整理了我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認知。

它能做體操。
原地轉體兩週,接倒立轉體兩週半,直接奧運體操冠軍的難度。

它能跋山涉水。
儘管山坡上佈滿碎石滑坡,人類都難以行走,可是它卻一馬平川。

儘管小河攔住去路,它卻從河裡徑直穿了過去,如履平地。

它甚至能背重物。
人可以騎在它的背上,就像騎在戰馬上縱橫馳騁。

這隻機器狗真是酷斃了!
你發現了嗎,這隻機器狗和傳統的機器人有很大的區別。
因為傳統的機器人,動作是很僵化的,只會做一些簡單的動作。
可是這隻機器狗就不同了,它的關節就像真的狗一樣,能很靈活地彎來彎去,因此它能模擬真實的狗,甚至人類,實現一些很複雜的動作。
比如這個從高臺上跳下去的動作。

它跳下來時,四肢會彎曲,來減緩那種衝擊力。
比如這個雙腳站在高臺上跳躍。

它完全是模擬人類的動作,雙腳站立,然後跳躍,更關鍵的是,在落地後還能維持好平衡。
比如這個跨越障礙物。

它能先下蹲蓄力,然後猛地彈射出去,在空中轉體360度然後平穩落地。
這種模擬真實的人和動物的動作叫做“仿生學”,而這將機器人的發展拉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它能讓機器人模擬真實生物的動作和行為,讓機器人也越來越逼真。
你知道這款機器狗是誰發明的嗎?
很多人以為它肯定是國外的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校,或者像馬斯克這樣的天才創造的。
答案絕對讓你想不到!
因為它是徹頭徹尾的Made in China,創始人是一位90後的年輕人,這麼酷炫的機器狗也是中國人創造的產品!
02
這段影片不僅在我們這幫科技男的朋友圈,它在外網的Youtube上也炸了!
你看下面這個影片就是剛剛釋出在Youtube上的,僅僅過了3天,這閱讀量已經超過了100W,點贊量也超過了1.2W!

甚至下面的評論都爆了!
有人說,美國的機器狗跟它比起來就像個老古董。

有人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認為只有動畫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有人說,在不遠的將來,真實的高達機器人將來自中國。

我當時看這個影片的時候,旁邊有個美國同事正好路過。
他被我螢幕上的畫面吸引,腳步停了下來。
“太酷了,這有點像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啊”,他突然讚歎了一句,“可是比波士頓動力的狗厲害多了!”
波士頓動力是一家美國公司,他們也生產機器狗,但是和影片中的機器狗比起來弱了不少。
當我告訴他,這款機器狗是Made in China時,他瞬間睜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你們中國人太厲害了!”,他一連讚歎了好幾遍,“這款機器狗也太逼真了,感覺比馬斯克的機器人還要強大!”
03
我是2009年第一次到美國出差的,那時候去美國超市裡看,滿眼都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
不過在美國人的眼裡,“Made in China”是價廉和低端的代名詞。
就我那個外國同事,我當初見到他時,他可是對中國貨一臉的不屑。
他覺得中國人只能生產一些衣服啊、襪子啊、紙巾啊這些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日用品。
但論高科技的產品,還是美國人的天下。
但是隨著這幾十年的發展,中國人現在的創新能力,真的是讓外國人大跌眼鏡。
就像下面這個對機器狗的評論,就說的特別好:

“真是不可思議的進步,中國另外一家科技巨頭,新的大疆。”
大疆是世界上的無人機巨頭,全球任何一家企業的無人機都沒法和大疆媲美,而這家機器狗的公司被很多人稱為下一個大疆。
前段時間,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研雜誌Nature釋出了2024年的全球城市科研能力的排名。
你知道前五名的城市都是哪些嗎?
下面這份表格就是Nature雜誌的公佈結果:

前五名的科研城市裡,中國竟然佔了3座,分別是第一名的北京,第二名的上海,第五名的南京。
其餘2座則屬於美國,分別是紐約和波士頓。
中國城市的科研能力,已經超越了全球其它的國家!
這也說明,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科研成果,咱們國家很多方面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
04
我前幾天回國,去了南京,朋友邀請我參觀了一家創新基地,叫做“機御未來”。
我本來以為就是一所普通的學校嗎,但沒想到等我進了基地後,我被這所基地的教學內容震驚了!
他們有一座很大的基地,平時會帶著孩子參加各種科研活動。
我當時去的時候,老師正帶著孩子操作機器狗。
只見機器狗在孩子們中間晃來晃去,還時不時地舉起自己的一隻腳,和孩子們招手。

另外一組孩子正在全神貫注地進行機甲大師對抗賽。
你看賽場上有好幾臺機器人,它們正在場地的各種複雜的地形下工作,而一旁的孩子們則聚精會神地操作機器人完成任務。

還有一組孩子正在進行AI創作。
你看下面這個就是這組孩子用AI創作的三國故事動畫,效果真的達到了電影級水平。

那次參觀真的太讓我驚豔了!
雖然我們傳統的教育一般都是以應試為主,但我能感覺到,現在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有情懷的教育工作者,他們努力在給這一代孩子推廣創新教育。
帶著孩子去應用AI,去搭建機器人,去組裝無人機。
從小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用科技改變人類的生活!
我下週將邀請這所創新基地的校長梅老師,來我直播間一起聊一聊。
梅老師是機器人專業畢業,是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全國賽主裁判,有八年的RoboMaster技術研發與參賽指導經驗(大學、青少年組)。
我們會聊聊AI時代孩子應該如何發展,如何培養創新思維,同時也會介紹一下這所創新基地寒假舉辦的研學營。
歡迎來聽!
如果對這所創新基地的寒假研學營感興趣,歡迎新增我們客服小夥伴,加入我們STEM研學營的群。
